我都给您递这腿了——从斗笑社第七期说杨九郎的职场素养
评论区规则:
1.不要拉踩。
2.提反对意见,请用确实的证据和严密的逻辑得出结论。我们欢迎善意理智的探讨,不欢迎人云亦云妄想臆测,更不欢迎恶意情绪的倾泻。
3.不要带素人出境,不要探寻艺人隐私。
4.不要发外部链接(我闺蜜除外)。请不要提及和德云社无关、和专栏文章无关的人。
一切解释权归我和我闺蜜所有。
不认可评论区规则的,取关、拉黑随意。

德云社成立二十多年,数经波折,屡受风雨,日渐发展壮大。
早期,德云社是一个民间班社,老郭既是班主又是师父又是顶梁的角儿。
后来,德云社是一个公司,一个企业,老郭是CEO。
老郭与时俱进,但是,别人能不能跟上德云社发展的步伐?孩子们能不能接稳、守住、壮大?
这一期团综,老郭借着要选一个COO为题,考量徒弟们的职场素养。
杨九郎依然保持着他的风格,不显不露,不洒不漏,关键时刻果断出手,一击必中。

会议开始,老郭明确指示要做会议记录。
看了徒弟们做的记录,我真想替老郭捂一捂心口,有错别字的,有画画的,九郎就算做得好的,然而也还是要兴致勃勃地画个丁老头。
老郭上辈子造了什么孽了,带这么一帮子瘪犊子熊玩意儿!

然而,杨九郎的思维高度的确是有。
杨九郎先说了COO的概念。不论做什么项目,厘清概念、搞清定义永远是第一步。
可惜,这一part没有九郎的镜头,没看出到九郎说了什么内容。
按照台本,杨九郎作为三个九字科之一,去了广告部当裁判。
看出来是自家综艺了,想要什么,给!


虽然是考官,然而最终的目的还是要组队,杨九郎作为九字科,并不适合争这个COO,所以他从一开始就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加入栾云平的队伍。
确定了方向,在做好自己广告部工作的同时,杨九郎等着栾云平来。
我们来看看,杨九郎是怎么做的。
栾云平要找人拍广告,杨九郎挑话头儿:“您想用谁,怎么拍,您先告诉我。”
栾云平顺着走:“那你看是用谁合适呢?”
杨九郎先假模假式地说了“用谁都可以,哥您随便说,什么编导、我都可以”,然后,“我都给您递这腿儿了”。

“递腿”是一个相声的术语,意思是有目的地递话,引领对方按照自己的问话回答。
栾云平心领神会:“那我用你,我用你用你。”
小羊哈哈笑着蹦跳,二人亲热拥抱,组队成功。

这个杨九郎入队、接受栾云平招募的过程,就是栾队说的“杨九郎愿意和我亲近”。
我们从书本上得来的观念里,似乎有本事的人要各色,要清高,要等着领导礼贤下士,主动前来。
但是,我们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不是那样。
三顾茅庐固然是佳话,然而我们不是诸葛亮,我们不是任何一个叫得出名字的角色。
普通的我们,凭什么让领导主动招揽?退一步说,想让领导高看我们一眼,前提是得先让领导能看见我们呀。
想让领导看得见,就得自己先往领导跟前走,表达出想要入队的意愿,才能获得领导来考量我们够不够格入队的机会。
这,才是现实的职场。
被领导看见是前提,自身有能力胜任是保证。得到机会入队了,还需要有后续的行动让领导信任,信任能力、信任态度。
擂台比赛,栾队不占优势,于是决定搬请巨大的外援。去之前,栾队让九郎和观众聊会天,把这边安排给了九郎。
杨九郎:“行,哥。”

杨九郎本来就在跟人聊天,栾队的这句话,既是工作安排,又不是明面上的工作安排。
工作安排是说,原有的风格不变,还是聊天。不是明面上的工作安排是说:我暂退,这一摊儿,你要盯着点。
杨九郎爽快接了任务。
这个交代任务、接受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栾队说的九郎帮了他不少。
从职位上说,杨九郎并不特殊。从实际的工作中说,杨九郎让人信任,的确承担了他的职位不须要承担的工作。
表态度,不谄媚不扭捏。接任务,不推诿不矫情。有贡献,不显摆不得意。
这样的杨九郎,哪个领导不会喜欢?不会倚重?
这才是正确的流程:先具备了管理者的素养,才有可能被吸纳入管理层;而不是无所作为,等着自己先被放入人才培养梯队,才去培养管理者的素养。
更不说,不管平时杨九郎怎么谦逊低调慢悠悠,关键时刻,杨九郎从来不掉链子!
两军对垒,栾云平:“杨九郎,给咱敲锣!”
然而锣锤不见了。
混乱之际,九爷飞起一脚,咣————!

emmmm……杨九郎你的皮鞋看上去很贵的样子。
哈哈哈,这一幕,多少粉丝截图截视频,捧着心喊“九爷杀我!”
平时稳如老狗,急时敏如鹰隼,出手(划掉,脚)果决,是我们的九郎没错了。
第七期是以职场为主题。
虽然总是被诟病任人唯亲,然而,老郭看人并不是看血缘看关系的远近,而是在人性的基础上,看能力。
老郭信任栾队、倚重九郎,是因为他们努力、坦诚、勤奋,被老郭看到了、接纳了,老郭才给予他们不一样的对待。
这才是正确的因果关系、前后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