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北工商打造全面复合型人才
在过去的几年里,数字化已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经济、生活等方方面面。数字化已成为全球发展的新趋势,已全面向各个产业渗透,成为诸多企业的核心战略,在未来,能融会贯通的互联网从业者,才是数字化时代真正的人才。

互联网行业发展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也经历了几个时代,随着技术的发展,闭源软件逐渐转为开源软件,当下,越来越多的基础开源技术应运而生,开源也有了技术革新和商业革新的良性循环。这对于程序员们来说,技术将不再是天花板,综合素养、全面发展成为了未来发展方向。
在未来,互联网行业在5G、人工智能、云等技术的加持下,将会与各行各业融合。比如,工业经济与5G、人工智能、云等技术融合就会形成工业互联网;汽车产业与5G、人工智能、云等技术融合就会形成车联网;电力能源与5G、人工智能、云等技术融合就会形成智能电网或能源互联网等等。
可以看出,在数字经济加持下诞生了很多新机遇,但这同时也给从业者带来了新的要求,互联网技术与其他行业的融合也间接印证了未来互联网相关技术将成为底层技术。
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创立于1994年,至今办学有30年的历史。2014年,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院已转型发展成为北京地区一所以数字化专业、新信息技术专业为特色、致力于数字化素养和技术技能才人培养为目标的现代高等职业院校。多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数字化技术人才,得到了社会和企业的高度认可和赞誉。
我院坐落于北京市美丽的昌平区,八达岭长城如巨龙一般在崇山峻岭之间沿山脊蜿蜒曲折,“开通春天的地铁”北京市郊S2线穿行而过,这里交通便捷、科教资源富集,生态环境良好,人文景观荟萃,区位优势明显。有人说,这里远离市区的喧哗,依山傍水,天蓝水清,是一处宁静唯美,可以净心研学的圣地。
对接新职业,打造数字化专业群
我院瞄准新一代数字经济前沿主流技术,构建了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新业态新专业群,开设虚拟现实(VR)、视觉设计、WEB架构、跨境电商、移动智能开发、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大数据开发八个重点专业。专业设置与产业、行业发展需求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对接,重点培养符合现代企业需求、能胜任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数字化人才。
对接新岗位,构建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
我院基于数字技术岗位人才新需求,对专业进行数字化赋能,构建了“互联网+专业”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以“成人成才同步教育”为理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程、专业课程、项目实践教学中有机融入数字素养教育的内容,从数字知识、数字素养和数字能力三个层面培养符合新时代数字职业和数字岗位的人才。
对接新素养,拥有强大的师资队伍建设
数字化时代需要“数字素养”,加快数字化人才培养势在必行。我院建设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骨干教师大多来自IT企业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项目总监和项目经理,他们拥有最新的数字专业技术、敬业精业的工匠精神和以育人为己任的师德素养。教学过程以“项目教学法”为主导,岗位实践学生在“大学生企业体验中心”实战演练,保证所学即所用,毕业即就业,实现高质量就业。
对接新环境,强化数字化创新创业教育
培养“敢闯会创”核心能力的人才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我院坚持以“互联网+”大赛回归教育为关键抓手,高度重视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到数字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立足“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产业建设,深化思创融合、专创融合,科创融合和产创融合,连续三年组织和鼓励学子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今年在第八届大赛创历史最好成绩,共16个项目获奖,占北京市赛参数总数比为11%,其中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8个。《助农兴农计划——农牧医生交流平台》项目成功入围国赛。实践证明,我院数字化“双创”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在北京市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对接新体系,畅通人才培养立交桥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在从“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我院构建了“高中-专科-本科”贯通培养、无缝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保障学生数字化素养和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为广大学生开辟深造通道,让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上普通高中的孩子,实现“大学梦”,让每一个努力的孩子享有公平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实现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未来所有的行业、职业都脱离不了数字技术,数字人才将备受尊重和认可。面对滚滚而至的数字经济洪流,紧跟潮流、主动求变,提升数字化素养和技术能力,成为数字中国建设强有力的数字人才,将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佳机遇,也是奔向美好幸福生活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