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黄芪补中,使中焦枢纽正常,能上通下达,温阳益气,通利三焦水道,故能利水。主要用于

2022-08-13 16:22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黄芪补中,使中焦枢纽正常,能上通下达,温阳益气,通利三焦水道,故能利水。主要用于气虚,水液运化失常及阳虚不能化气行水之气虚、阳虚水肿,如急慢性肾炎、黏液性水肿、特发性水肿、肝源性及心源性水肿等均可用之治疗,尤其是黄芪有显著利尿作用,又能加速尿蛋白的消失,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而对肾炎及肝源性水肿效佳。

辨证要点:水肿皮色晄白、按之凹陷难复、神疲乏力、四肢不温、喜热饮、大便溏。

《金匮要略》中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的黄芪量最大,用五两,主治黄芪生用,利水消肿 。 常用于脾虚失运,水湿内停所致的肢体水肿,小便不利。东汉名医张仲景用黄芪治多汗水肿。 “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风水,是全身性水肿;汗出可沾衣,说明出汗的量比较多 。《金匮要略》中配伍最简单的黄芪方为防己黄芪汤,药共6味,主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外台秘要》则主治风水,“其人或头汗出……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 可见也有出汗与水肿 °简单的说黄芪主治汗出水肿。

黄芪的确有很好的消肿功效。 所谓肿,主要为全身性的水肿,但以下肢为明显 。 由于体位的变化,早晨面部有水肿,而下午则下肢水肿 。 有些人虽无明显的水肿,但鸡肉松软,体型肥胖,犹如水肿貌。由于水肿,患者常常自觉身体沉重,活动不灵活,关节肿痛。清代陆定圃《冷庐医话》中记载:王某患肿胀病,自顶至踵,大便常闭,气喘声嘶,二便不通,生命垂危,求医于海宁许珊林。许氏用生黄芪120g,糯米30g,煮粥一大碗,令病家用小勺频频送服。药后喘平便通,继而全身肿消而愈。近代名医范文虎治疗一例产后水肿,腹大如鼓,后渐及全身,按之软,皮肤不起亮光。病人气喘脉弱十分危急。范文虎遵照以上方法,用生黄芪30g煎汁,煮糯米半杯,成粥,淡食,5日其肿自消。

临床应用发现,黄芪不仅对肾炎病人有利水消肿作用,而且对消除肾炎蛋白尿有极佳的效果 。 可用于急、慢性肾炎水肿,用于阳气不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己、茯苓、白术等合用,方如防己黄芪汤;治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者,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同用 。


黄芪补中,使中焦枢纽正常,能上通下达,温阳益气,通利三焦水道,故能利水。主要用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