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绘画征集赛活动总结驱逐篇①
本活动鸽了好几天了,最终在群友“友善”的催促下连夜完成了这篇文章(主要是真没投稿)。那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
活泼
舰种:驱逐舰 舰级:28型 计划:1938年计划 造船厂:61公社社员船厂 时间:1940年完工,成为苏联在战前最后一艘投入服役的驱逐舰,服役于黑海舰队,在1945年接受了改造,成为苏联海军第一艘拥有雷达的驱逐舰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2360吨,满载排水量3230吨 水线长126米,全长128米,宽12.7米 吃水:标准吃水3.9米,满载吃水4.22米 动力:两台TB-6型蒸汽轮机+四台KB-28型锅炉,输出功率57420匹 轴速:双轴 最大载油:830吨 最大航速:37.5节 续航:3358海里/18节 武备:三座双联装130mmБ-2ЛМ舰炮,一座92K 85mm双联装防空炮,6座70K型37mm防空炮,4座ДШКМ型12.7mm防空机枪,两座28-H 5联装鱼雷,发射TA-533-28型鱼雷,1座Б-1深水炸弹投放器,两座БМБ型深水炸弹投掷器,40颗“螃蟹”水雷 雷达:“十字鸟”对空雷达 辅助设备:米纳-28火炮/鱼雷射击指挥仪,联合-28高炮指挥仪,天龙座-128c型水声站,КДП-4型3米级测距仪 导航设备:两台航向-3型电罗经,3台127mm磁罗经,浪花-K型无线电测向仪,一台ЛП-40测程仪,一台ЭМС-2型测深仪 编制:294人,军官18人 
作者:@被塞进炮膛的屑人 夕月
秋月级(乙型)衍生型号1942年11月开始设计建造,至1943年8月共建造三艘(夕月、出月、若月) 舰种:驱逐舰(防空直卫舰) 级名:夕月级夕月号 计划:1940年计划 造船厂:三菱重工长崎船厂 时间:1940年6月13日竣工、1944年10月25日战沉于恩加诺角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2710吨、公试3374吨 主尺度:134.6(全长)*12.2*4.3m 动力:2台舰本式蒸汽轮机、3座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功率52100马力、航速33.1节、载重油1090吨、续航力8010海里/18节 武备:四座九八式100mm双联装高平两用炮、五座九六式25mm三联装机关炮、八座九三式13mm单装机枪、四联装九二式610mm鱼类反射管(有再装填、配九三式制氧鱼类)、九五式深水炸弹54枚 装甲:无 辅助设备:一座九四式射击指挥仪 雷达:一部21号对空雷达、一部13号对空雷达、一部22号对海雷达 小艇:4艘 编制:268人 
作者:@H-Supervisor 暮月
暮月号驱逐舰,暮月级一番舰,此级仅此一艘。暮月级在1941年的紧急追加计划中开始设计在秋月级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在1942年的改五战时舰船补充建造计划中开始建造,计划建造八艘。随太平洋战争的局势恶化,除首舰暮月号,其余全部取消建造,后暮月也停止建造。在1944年末,暮月号陆陆续续地又进行了建造,在1944年完工。此后便在港内担当防空任务,在1945年的吴港空袭中被炸沉。 造船厂:舞鹤海军工厂 标排:2354t 满载:3392t 全长:130.2m 全宽:11.1m 吃水:4m 锅炉:舰本式重油锅炉三台 出力:52000匹 最大航速:33.8节 载油:880t 续航:18节/6000海里 主炮:九八式100mm联装高平两用炮5座 防空:九六式25mm三联装防空机枪3座 九六式25mm联装防空机枪2座 九三式13mm单装机枪12挺 小艇2艘 内火艇2艘 二十一号对空雷达 二十二号对海雷达 高射指挥仪 无雷装 无反潜 编制:297人 
作者:@行将就木的人 斯普鲁恩斯
舰种:驱逐舰 级名:斯普鲁恩斯级(与历史上的斯普鲁恩斯级不同) 造船厂:纽波特纽斯造船厂 设计时间:1940年 设计代号DD-X 首舰建造时间:1942年4月7日 首舰竣工时间:1942年6月14日 标准排水量:2200吨 满载排水量:3400吨 全长:131.1米 水线长:124.9米 宽:12.1米 吃水深:4.5米 动力:2座通用动力减速齿轮蒸汽轮机;5台巴布科尔&威尔科克斯M型单烟道重油锅炉;轮机输出总功率62000马力;载重油1000吨,续航7980海里/16节;最大设计航速39节;实际最大航速38.7节 武备:4座Mk.38双联127毫米高平两用炮(1961年进行现代化改装,将C、D炮塔改装为反潜直升机起降平台) 4座双联40毫米博福斯高炮 6座20毫米厄利孔高炮 1组Mk.44六联装279毫米集束防空火箭发射器(1944年9月改装) 2具Mk.35五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根据日本93式酸素鱼雷进行逆向研发的产品)(1944年9月改装为1具) 2条深水炸弹滑轨 6具刺猬弹发射器 雷达:SC-1型对空搜索雷达;SG-1型对海搜索雷达 1944年改装:将一具Mk.35鱼雷发射管改为Mk.44防空火箭 1961年改装:更新雷达与电子系统;将原C炮塔位置改为直升机库,D炮塔改为停机坪;将原Mk.35鱼雷发射管改为四联装Mk.37 Mod 1线导鱼雷发射管;将原Mk.44防空火箭改为霍克防空导弹 首舰服役动态:1942年6月服役;1944年在9月在珍珠港接受改装;1961年在本土接受现代化改装;1970年退役拆解
 作者:@奥地利来的素食者 谢尔盖·格奥尔基耶维奇· 戈尔什科夫
舰种:驱逐舰 级名:谢尔盖·格奥尔基耶维奇· 戈尔什科夫 计划:123/1工程 造船厂:华联造船厂 时间:1950竣工下水;1960现代化改装,拆除鱼雷发射架,1990退役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1600吨,满载排水量2400吨 主尺度:全长131.2米,宽12.8米,高24.2米 动力:LT3A蒸汽轮机+80,000马力燃气轮机,航速41节,航程6000海里, 作战半径2900海里 武备:主炮 B-13型130毫米舰炮,对空防御 双联装M 1939 37毫米高射炮×4,Dshk 高射机枪×8 装甲:20mm外壳,40毫米装甲部,60毫米舰长塔 辅助设备:381对空搜索雷达 雷达:381对空搜索雷达 小艇:巡逻艇×1 有两座Dshk 机枪 
作者:@T-34和他的同志
做为业余爱好者,我们肯定诸多不足仍待改善,我希望大家能多多提出宝贵意见!
文案:@H-Supervisor、@被塞进炮膛的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