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欧洲人穷得只能吃黑面包、炖豆子的时候,中国人在吃啥?

2023-05-18 10:55 作者:高音镜面  | 我要投稿

谨由我与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这篇与饮食文化有所相关联的资料并看看其中所藏有着的知识点以及亮点在哪里,接下来的内容是这样描述的,如下:

欧洲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古典时代、中世纪、近现代。其中中世纪是一个家喻户晓的“黑暗时代”,当时的欧洲人的生活目标基本就只有一个——活着。

宗教禁锢着欧洲人的思想,科技和生产力也已经停滞不前,平民的努力仿佛都是为了欧洲贵族的享乐主义,毫无疑问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



好莱坞大片肯定没少看,不少关于中世纪得取材都可以看到,当时的欧洲平民都是蓬头垢面,破衣褴褛。

而且他们餐桌上的食物也很简单,两三块硬面包,配上一盘洋葱炖豆子,撕着面包蘸汤吃。

而且当时吃的面包,根本不是现在烘焙店买到的香甜软糯的面包,而是没有经过酵母发酵的“死面”面包,烤出来是沉甸甸的,放一段时间后会更硬。

所以他们只能一块块撕下来,蘸着菜汤吃。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种硬邦邦的面包,当时的很多欧洲妇女还会用来当防身武器。

很多人可能会疑问,他们为什么不去打猎钓鱼呢?

因为欧洲中世纪,河流和森林都是贵族的领地,平民就算是捡一根柴火也要经过贵族的允许,更别说钓鱼打猎吃肉了。

平常只有贵族能吃到肉,而平民只有过节时才有机会吃上肉,而且对于肉的种类也毫不在意,除了牛羊肉,他们的餐桌上还会出现各种禽鸟:天鹅、八哥、布谷鸟、鹌鹑等等……

而且对于玉米和土豆西红柿之类的蔬菜,因为没有流入欧洲,所以平民只能吃豆子了。


天鹅成为美食


再加上他们当时香料匮乏,更不用想能做出什么美味的食物。

你看现在的西方人,基本不吃动物内脏,可能是从前没有香料做出来的内脏很难吃,所以富裕后干脆就不吃了。

而与欧洲中世纪同时代的中国,正是唐宋时期。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都像我一样,想到了北宋文人大家苏轼了,因为苏轼不仅诗写的好,还是个地地道道的美食家,东坡肉和东坡肘子都因他的喜爱,远近闻名以致今日也家喻户晓。

苏轼的一首《猪肉颂》,描写出了与今日“天价猪肉”完全不同的景象。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短短两行字,已经说的人向往无比。

那么我就来聊一下唐宋时期的平民饮食。


东坡肉


盛唐文化向来是影视大制作的常客,不可否认那种繁华喧嚣,是现代人看完后都向往的,再加上唐朝热衷于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时期,所以饮食也相对来说更多样。

唐朝时期的主要烹饪方式有:蒸、烤、煮,虽然炒菜还没有出现,但是花样也很多,主食主要以面食为主,尤其是胡饼,是绝对不可错过的。

而且唐朝还有生鱼片,称为“脍”,鱼片上搭配翠绿的蔬菜丝,漂亮又精致。

像馄饨,粽子,樱桃毕罗,鱼肉汤也都是个顶个的美味。

对于山林野味,唐朝人也没放过,那些喜欢游走四方的文人雅士,对于河鲜野味都不在话下。

就连今天许多小伙伴爱吃的田鸡,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记载过了。

到了宋朝开放宵禁时期,夜市小吃迅速登场,古代的生活也不乏味嘛。

各种瓜果蜜饯,冷饮点心应有尽有,烤鸭烧鸡,肉干也都不在话下。

小吃的话,像“角子”(饺子)、“索饼”(面条)、“焦碱水锥”(炸元宵)、“浮团子”(汤圆)等等也不在话下。

而且宋朝时期不仅发明了炒菜,还发明了膨化食品!

很多人可能不相信唐宋的伙食会有这么,这就要科普一下:宋朝GDP比当时西方国家的GDP总和还要高,而且宋朝比唐朝更富裕!

宋朝美食录

同时宋朝也就出现了一种“人傻钱多”的假象,因为太有钱,周围虎视眈眈,蒙古、契丹等轮番的来挑衅。

但当时宋朝也不在意,甭管打仗打赢了还是打输了,都赔给你钱,这可能就是有钱任性吧。

而这些赔给边境的钱,最终也会靠着外贸交易翻倍赚回来……简单来说,只要不打仗,给多少钱都没问题。

这样同时期和欧洲对比一下,原来我们的饮食文化有这么大的悬殊,心中也有了一丝自豪。


欧洲人穷得只能吃黑面包、炖豆子的时候,中国人在吃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