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塔序幕:大灾变(五)
观前提示:本同人有大量个人臆想与放飞自我的瞎写(其实是大部分剧情都忘了doge),不保证与幻塔原剧情的契合性。有自己增设的角色且存在大量致敬与玩梗,如果无法理解不必太在意。 (序幕篇所有内容为个人瞎写,不保证与幻塔设定的完美契合。) ———————————分割线———————————— 门后的景象相当符合旧时代人们对未来科技的畅想:全息投影,简约的白色墙壁与天花板,各种看不出用途的机械物件,还有飞船。哦,或许这一切都应该叫飞船,因为这些东西都在飞船中。 门后大门关闭的声音将陷入呆滞的岩绪惊醒,她连话都说不利索了:“what……is………up……?” “还真是惊人啊……”北海也不由得感叹,不过当前的首要问题仍然是如何离开。 尽管看不到除全息投影以外的光源,但整个空间内都散着柔和的白光,给人以些微的安全感。没有人,只有无数信息流在交织缠结,显得异常忙碌。 这时,白光暗淡一瞬,信息洪流中便分出一条涓涓细流,淌到二人面前,化为箭头指向正前方。 “走吧。”轻拍岩绪的肩膀,北海格外镇静地走向前,女孩立刻赶上,手中枪柄被汗水浸湿,微微发热。 二人跟随指引登上一个圆形台面,奔腾的数据流将他们包围,几道蓝光穿透身体,上下来回扫动一会后消失。 “我感觉很不好,像被看透全身一样。”岩绪不自在地缩起身,抱怨道,“下一步不会是切片研究吧?”话音刚落,她面前的数据流就变换为一行字符: ——【抱歉,为了避免原能辐射影响,身体检查是必要的。不过您也不必担心被解剖研究,我被设置不允许这样做。】 “……你是?”北海沉声问道。 ——【我是这艘飞船的内置AI,您可以称呼我为“逆旅”。由于节能需求,我只能以文字方式提供信息,对此我深感抱歉。】 岩绪立刻询问:“你是什么组织造的?来自哪里?目的是?” 一串紊乱的字符出现,飞船内闪起红光,几秒后又变回原样。 ——【抱歉,无可奉告。】 “你知道外界的情况吗?”北海再度提问,令人惊讶的是,逆旅几乎是瞬间就给出答案: ——【亚夏大陆内平均时空稳定度:99.9997%,平均原能辐射浓度:47.8876%,超出安全阈值;星岛区域平均时空稳定度:98.6974%,平均原能辐射浓度:32.4785%,超出安全阈值。是否调取详细监测数据?】 “原能浓度变化趋势?” ——【由于未知原因,五小时前原能辐射浓度达到峰值67.1681%,在此之后持续降低,若无特殊情况,十小时后将回落至安全阈值以下。】 “你能将我们安全送出吗?” ——【可以,但为了您的生命安全,出口将在当地辐射浓度降低至安全阈值以下,且持续12小时后才会开启。】 岩绪举起手:“那我们在这安全吗?” ——【系统自检:无异常,应急食品库:无异常,核心区隔离立场:无异常。至少你们待在这的这段时间内,绝对安全。】 “等会,这里是核心区?那我们之前……” ——【为飞船内部的环境模拟区,为了给乘客提供放松场地准备的。目前处于废弃状态。】 “那…你还能飞么?” ——【没有这个必要。但如果要执行相应指令,可以进行短途航行。二位并无相应权限,无法下达被系统认可的相应指令。】 “除了我们以外,这里还有其他活人吗?” ——【飞船编制共计109人,可调查区域无存活船员,冷冻仓已全部离线,结论:全体船员无一生还。】 “……好吧,那………”岩绪看向北海,“有休息的地方么?” ——【请跟随引导箭头前往船员宿舍。】 “嗷!”女孩的手刚触上识别器,指尖处便传来触电感,吓得手一缩,叫了一声,“静电?” 北海皱眉看着自己的手掌,他也一样被电了。可是这时候怎么会有静电呢?但他还没来得及思考女孩的惊呼声就吸引了他的注意: “哦哦哦!去特异化设计,怎么做到的!!” “早就想问了,这种隐藏光源又是什么原理?还是说整面墙都是光源?不对那也不可能这么均匀……” “这是做什么的?那又是做什么的?完全猜不到嘛!” ——【由于节能需求,除基本生活功能外,其他功能暂不开放】 “节能?”第二次提到这个词,北海敏锐的感知告诉他有哪里不对。 ——【是的,除保密任务外,我还有在大型灾害爆发时为幸存者提供暂时性避难所的任务,为了尽可能接纳尽可能多的幸存者,我必须保持节能状态。】 “有多少艘像你一样的飞船,也有幸存者吗?位置在哪?” ——【亚夏时空22艘,其余时空链接中断,数量不明。其余信息权限不足,无法查询。】 看一眼正东摸西按,兴奋异常的岩绪,北海提出最关键的问题: “你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造物,对吧?” ——【抱歉,无可奉告。】 看着微微闪着红光的字幕,青年点点头:“我大概明白了,这是一场豪赌。可惜,看样子不是很成功。” ——【现在没有成功,不代表未来不会。】 “因为你们有无限个过去?” ——【不,是因为你们有无限个未来。】 “前提是有蝴蝶扇动翅膀,你们就是蝴蝶。” ——【而你们是蝴蝶扇出的微风。】 与此同时,飞船某处。 两滴血液分别被装入试管,机械臂灵巧的动着,将它们送入解析仪器内。数据飞速流动,被解构为0和1的字符,按照一定顺序排列之后,又分为无数小段被提取出来并重组,穷举法的巨大计算量在几微秒内便被完全消解。海啸还未近岸便已停息,但数字海面仍不平静,不时就有巨大的浪涛产生,回落,拍击在海面上,溅起无数碎银。这一切数据吞吐的奇观在宏观上来看,仅仅只是进度条的缓慢增加,从0%到50%,再从50%到99%,再到100%。 比对完成,与预设最为接近的组合被挑出:99.9674%,已经是很高的匹配率,但从基因的角度来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哪怕风险低到近乎为零,那也是“近乎”而不是“等于”,它依然存在。 向血样中加入些许化学试剂使其保持活性。“逆旅”的决策系统高速运转,最终做出了决定。于是机械臂又一次操作起来,在加入各类化学试剂后,一根细的几乎看不见的针探入其中,将被分离出来的片段吸附,另一份血样也如法炮制,二者一同被放入小培养皿中用分子钳固定住,需要切断的部位被特异化标记,再用靶向药物使其断裂,并用另一段基因片段将之替换,最后利用分子间作用力将二者拼接。这个流程被执行了几千次,最终组合成的药剂经过化验后被封装,装入注射枪。 就这么一个小玻璃罐,里面装着的东西却是延续文明薪火的火种。 药液顺着软管流动着,昏暗的灯光不时照出周围错综复杂的装置,它们形态各异,但都连接着远方的一处台面,输液管就从天花板上垂下,跨过这些仪器,直抵圆台中央上放着的冬眠舱。一旁的仪器上显示出几乎不再波动的心率和各项数据,随着药物的注入,数据开始波动。 ——【阶段三完成,进入阶段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