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书屋,艾丝,星期六》Side Story 1

2022-08-16 11:35 作者:凭依华  | 我要投稿


1. 《蓝瓶咖啡的匠艺》

       “耶加雪啡,花月夜,瑰夏,还有阿拉比卡铁皮卡......这几种,对吧。”

       我一边说着,一边从袋子中将各种咖啡取出来,摆在桌上。

       “是的,劳烦您费心了。那么请稍等一下。”

       看着艾丝穿梭于各种有些奇异的咖啡器具之间,我随手拿起外盒装饰的最为华丽的耶加雪菲,端详起来。

       “【埃塞俄比亚】【科契尔产区】,看起来是产地的样子,茶叶倒也会这么详细的去标注产区就是了。【heirloom种】【耶加雪菲】,,,,,,这个大概是品种吧,不过这名字是不是怪了点。【水洗】【中度烘焙】,看样子是处理方法。还有......【风味:柑橘,桃子,茉莉花】?”

      “艾丝!咖啡有柑橘味,桃子味,以及......茉莉花味的吗?”

      “您是在说......风味吗?风味和味道并不是同一种东西。”

       随着细长的水流自一个长颈水壶中缓缓的流出,在用滤纸承载的咖啡粉上画出一个个小小的圆圈,艾丝不慌不忙的回答道。

       “与其解释,您不妨自己试一下。您之前喝的都是速溶咖啡对吧。”

       大约两三分钟过后,艾丝便递给了我一个纯色的咖啡杯。里面的咖啡液体并非我所以为的棕黑色,而是清澈透明而略带橘色的样子。

       我将咖啡缓缓含在嘴中,试图去寻找着所谓柑橘味。

       “这个......嗯,有些酸苦味,整体还是偏酸一点,和我平常喝的那种咖啡饮料不太一样,苦味比我想象中淡一点,但,这真的叫柑橘味吗?”

       “风味并不是一种具体的味道,而是一种比喻。也就是说,用柑橘作为比喻,来代替这种味道,是为了方便顾客筛选。举个例子,说到酸味,您会想到什么水果。

      “柠檬?”

      “在此之上,再甜一点呢?”

      “猕猴桃?或者是杨桃?不过杨桃还有点涩的感觉。”

      “这就是风味的含义,用一些水果的味道来代替咖啡给人的感觉,杨桃给人一种酸涩的感觉,于是用杨桃作为风味来描述同样有着这种酸涩感觉的咖啡,并不是说咖啡本身是杨桃味的。”

      “因此一个咖啡豆往往会有多种风味,毕竟单一的比喻难以确切的刻画咖啡的风味。而且,如果您真的喝出了柑橘,茉莉花之类的的味道,那可能是咖啡豆,或者您的味觉,出问题了。”

      “可是同样一种味道,不同人感觉上不太一样吧。可能我觉得是柑橘,别人觉得是橙子什么的。”

      “所以,风味的说法更多的是一种约定俗成。并且有一个叫做‘风味轮’的标准。但,不是所有风味都是咖啡应该有的。”

      “......什么意思?”

      “有一种咖啡风味叫‘石油味’,还有一种叫‘臭鼬味’。当然,人们不会喜欢这种风味的咖啡,咖啡种植者也不希望自己的咖啡是这种风味,但,由于冲泡,处理,烘焙以及保存时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可能会出现这种风味,虽然是失败物,但人们还是给了这种失败物自己的风味名字。”

       “啊?冲泡也会影响咖啡的风味吗?”

      “是的,从咖啡的处理,烘焙到冲泡,每一步都对咖啡的风味有着不小的影响。您还记得【水洗】这个标签吗。水洗就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它形成的咖啡豆大多都会有着柑橘,绿茶类似的风味,果香和果酸味都会比较明显。除此以外还有着日晒和密处理两大主要方法,最近又诞生了有着地域风味的半日晒和酒香味的酒桶发酵之类的方法,不过这些我就不清楚了。”

      “这么想的话,之前看到的咖啡豆上都标注了产地,也是因为气压,海拔,温度,地域差距都会对咖啡豆风味产生影响,对吧。”

      “嗯,确实如此。但由于这种影响有些复杂,许多时候都是人们是发现这里适合怎样的咖啡,而不是根据想要的咖啡风味而去选择地区。而烘焙则大致分成轻度,中度和重度,程度越重,咖啡豆的风味就会约倾向于烘焙类的风味。对于冲泡手法,能改变咖啡风味的要素就更多了。如果有时间,我再一点点告诉您吧。而且,您也可以试着自己冲泡一杯——所以,咖啡真的是相当私人化的享受呢。每一杯与每一杯之间,甚至每一口与每一口之间,都会有着或大或小的不同。仔细调整着冲泡的参数,想象着下一杯咖啡的风味,追求着所谓的‘最佳咖啡’,都是泡咖啡的乐趣。因此,能有一同品味同一种咖啡的人,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过,还是先专注于手中的咖啡吧。如果时间长了,风味也会淡去。”

       略带钝色的咖啡在唇间流转,仿佛掺杂了些金桔汁的热巧克力味在口中温柔的散开。“可以从茶叶中体会到泡茶人的心境,”我在许久之前便听过这种说法,但对于咖啡,或许同样适用。苦涩,柔软,以及隐约的回甘......

      “对了,刚刚我所提到的都是手冲咖啡,除此之外,还大概有摩卡壶和意式咖啡机两大泡咖啡方法,您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了解一下。”

      “以及,如果您想考虑在外面体验一下其他种类的咖啡,可以去名叫‘蓝瓶咖啡’的咖啡店体验一下。”

       “蓝瓶咖啡?”

       “是的,它的创始人詹姆斯·弗里曼,还专门写过一本名为‘《蓝瓶咖啡的匠艺》’的书,来作为咖啡的介绍。”

       “事实上在几年前,咖啡仍是一种提神用的饮料。人们热衷于用几分钟时间买到一杯根本无味道可言的咖啡。”

       “但很快,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需求不断提高,一场革新势必发生。而站在这场革新最前方的,就是蓝瓶咖啡的创始人詹姆斯。”

       “有趣的是,詹姆斯本职并非咖啡师,而是一位单簧管演奏家。或许正是因为流淌在他血液里的艺术家血脉,才让他对咖啡的追求有了艺术式的色彩。他开始自己试着烘焙咖啡并出售,即使人们根本无法理解‘用着摇摇晃晃的滴漏装置’泡‘十五分钟一杯的咖啡’。”

       “但人们学会了等待,而他赢得了成功。或许正如他自己所言的‘一切在于不必要的美,以及为此付出的不懈努力’。他对于咖啡生产的每一个细节的不懈追求,构筑起了蓝瓶咖啡的大厦,而这些,浓缩在了《蓝瓶咖啡的匠艺》之中。”

       “这本书对蓝瓶咖啡成功的原因,对咖啡的选取,烘焙,冲泡甚至与咖啡相关的食物的介绍与指导,都有着相当高的价值。而且......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詹姆斯借咖啡体现出的态度。”

       “‘我喜欢咖啡里确凿的一切。单簧管带给我练习、练习、练习,彩排、彩排、彩排。演奏时,你锻炼着自己无法看到的肌肉,从而使空气发生振动。咖啡是确凿的。我实际上在改变我顾客大脑的化学反应。做一杯意式浓缩咖啡的演出时长90秒,一场结束后紧接着下一场,我在掌声或是嘘声里前进。’我喜欢这句话。如果您有机会去到这个咖啡店的话,请帮我带一杯美式回来,可以吗。”

       “如果有机会的话。不过,能先把这本书借我吗,有点好奇。”

       “这本书是精装书,还配有大量插图,有些重,可能不适合带走。如果可以的话,您可以在这里看。以及,如果您有什么问题的话,也可以问我,如果想实践的话,我也有各种器具,我可以一点一点的告诉你,所以......”

       “那,打扰了。”

       “,,,,,,谢谢。”


《书屋,艾丝,星期六》Side Story 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