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音乐会拍摄入门

在所有的舞台摄影中,交响音乐会可以说是最简单的。因为演出过程中,整个舞台的人员位置、灯光强弱都是基本不变的,并且参演人员的着装也是一致的色调与款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使用手机也能够拍到还可以的照片。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能够轻松的拍到精彩照片。

交响乐拍摄的难度主要在于场馆的管理制度。交响乐作为从西方传入中国的舞台艺术,相对来说较为严肃,最基本的一个原则是拍摄不能影响到观众的欣赏。通常情况下,在获得拍摄许可后,摄影位被安排在观众席的最后方,这是与常见的舞台摄影不同的地方。位置的变化导致拍摄时的器材也有所调整。除此之外,拍摄交响乐要求摄影不能发出声音,尤其是快门声,这就对拍摄器材提出了新的要求。
下面我就从拍摄位置、器材选择、拍摄风格三个方面谈一下交响音乐会的一些拍摄技巧。
===================
一,位置与镜头焦段
大多数音乐厅给的摄影位通常是位于观众席的最后方。如果场地较大,也会在前场与后场之间的过道第一排提供部分摄影机位。部分场地会有二楼的座位,那么在二楼的正中位置也可能会留一个机位给摄影师。
如果没有专门的摄影位,那么在购票时,摄影师可以优先考虑前场后场间过道第一排的正中位置。因为这个位置对器材的要求不高,常用的标准变焦镜头就可以覆盖全场。

在这个位置使用50mm的定焦镜头就可以覆盖全场。如果使用变焦镜头选择标准变焦即24-70mm或者24-105mm即可。
如果拥有比较专业的器材,可以选择最后一排座位的正中。这样不会打扰到其他观众,并且也方便用三脚架固定相机。但是这个位置对器材的要求稍微有些高,基本上只能使用长焦镜头来拍摄。

通常情况下,在这个位置使用135mm定焦镜头或者70-200mm变焦镜头比较合适。对于更大的音乐厅来说,可能会用到70-300mm的焦段。
如果是普通的相机或者手机,可以考虑二楼第一排的正中位置。因为交响音乐会的参演人较多,在二楼拍摄时可以较为方便的拍到全部参演人员。而舞台灯光多为顶光与面光,二楼的位置可以充分利用舞台灯光,保证画面的亮度。

通常情况下,二楼的拍摄位置也相对靠后,镜头选择50mm定焦或者70-200mm变焦镜头比较合适。
二,拍摄器材与摄影附件
拍摄交响音乐最重要的问题在于解决快门音。为了能够达到真正的静音拍摄,通常有两种方法。
第一,使用无反相机拍摄。无反相机去除反光板系统后,快门音小了许多。对于某些品牌的无反相机,还具备全电子快门的功能,这样就可以实现完全安静的拍摄过程。这是传统单反相机无法做到的。



第二、相机防寒罩。相机防寒罩是去寒冷环境拍摄照片时准备的,常见于拍摄雪乡、雾凇、冰灯的时候。除了防寒功能,它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隔音效果很好。所以,在拍摄交响音乐会这种对声音比较敏感的舞台活动时,可以使用相机防寒罩来降低拍摄时的快门音。虽然会在拍摄时带来一些不便,但能避免对现场干扰。

相比微单机身来说,300元不到的防寒罩更加经济实用。
三,拍摄风格
交响乐是一个整体,交响乐团的灵魂是指挥,首席是领头羊,乐队是羊群。在大多数情况下,交响乐的拍摄以整个乐队全景为主,这一点可以从大多数的交响音乐会的宣传海报看出。

指挥作为乐团的灵魂人物,由于演出时绝大多数时间背对观众,所以很难有合适的照片。通常情况下,拍摄乐队指挥推荐从舞台的背面或者侧面进行拍摄。

首席的拍摄通常以肖像特写为主。大多数情况下,首席出场后会在聚光灯下,并且着装会与其他人有所差异。拍摄起来相对比较容易。

综上所述,交响音乐会属于舞台摄影中难度相对较低的一种。只要位置与器材确定下来,绝大多数情况下,拍摄是没有什么难度的。但是这种常规拍摄很难拍出乐趣,所以在拍摄交响乐演出时我更推荐在带妆彩排时进行拍摄,因为这时的机位会更加灵活,可以深入到乐团中间,为每一个参与演出的小伙伴拍摄特写。


舞台是严肃的,舞台是活泼的。无论在什么地方拍摄,都要尊重作品,遵从管理。
==============
我是龙翔可乐
一个专心写教程的键盘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