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ゆれる」TK 第三章 第四节 ベルリンの一閃

第4节 ベルリンの一閃
柏林的一闪
2013年,我去了柏林。
在那之前,我和Polaris的大谷友介进行了交流。他移居到了柏林,那时正因为工作而暂时回国。
“柏林是个对艺术十分宽容的城市,绝对会给你带来很多刺激的。”
原本就喜欢欧洲也曾多次去过的我,在和住在柏林的大谷友介对话的那一刻,我就感觉缘分到了,而犹豫已久的目的地也最终决定为柏林。本打算在之后过几天便坐飞机出发,但连要落在哪里都未商定。
与此同时,我开始考虑在海外录音。
“日本湿气重,所以在空气干燥的国家诞生的乐器,无法在日本发出其原有的声音”“洛杉矶天气晴朗,所以乐器也显得很明亮”“国外的电压……”这样的对话,在乐器店和熟悉乐器的人之间理所当然地展开。我思考着:“在日本调整湿度、升高电压的话,结果不也一样吗?”像这样投以怀疑的目光。
其实这些都无所谓,我只是想跑到什么地方去寻找新的声音吧。回过神来,已经拿到了一个人的机票。
环视着欧洲的备选目的地,进行着各种想象,是最幸福的时光。明明没有什么特别想去的地方,却想象自己在街景中摆好了取景器。在谷歌上看了在线街景地图后,我决定去柏林。
借住的地方选择了有钢琴的合租房间。那是朋友的两个女业主住的房子,因为她们都是对艺术很了解的人,所以爽快地把空房间租给了我。
虽然对关于海外和音乐的众多信息半信半疑,但如果有灵感涌现的话还是想当场创作。选择有钢琴的地方就是这个原因。
因为过去也有过几次这样的尝试,所以知道出国时作曲的困难。因为一出房间就充满了陌生的景色,却需要闭门不出地在房间写歌,这种奇妙的矛盾让我无法忍受。
特别是第一次去的国家,我从住下的第一天起就会拿着胶卷相机走遍大街小巷。也就是说,我分明就是为了寻求些新的视角,对待在房间实在提不起兴致。尽管如此,当时的我已经把柏林之旅和音乐创作放在一起考虑了。
令人向往的干燥空气中,绿色和黄色鲜艳地散落在一起;10月的柏林显得十分宜人。从主干道穿过可爱的小巷,旅馆坐落在拥有厚重大门建筑物的顶层。窗边的取暖炉似乎在翘首等待冬天的到来,气候令人心情舒畅。
柏林作为城市非常多样,既不过分华丽,也不过分沉重,森林、湖泊、河流等自然景观与城市共存。尽管如此,作为艺术和创意源泉的高敏感度,无论在街道何处都能感受到。在爱尔兰的离岛、苏格兰的湖区等脱离现实的地方,某种意义上来说会被隔着快门的灵感洪流所吞没;如果不把所有的瞬间都拍下来,似乎就将遗漏重要的灵感。当然那是因为景色优美,但与之相比,柏林的街道正适合创造些什么。在略显琐碎的街道中,无论是拍照还是创作音乐,感觉都与我的旅途自然契合。
得益于邻居们几乎都不在家,我才能尽情地在客厅里弹钢琴、唱歌。第一次在国外弹钢琴的声音,感觉和在日本的完全不一样。果然是空气在作祟吧。带着些许兴奋和期待,偶尔在曲子完成前会有灵感迸发的预感。
若是平时,作曲会在“在找到正确答案之前打开门又关上”的状态下反复,但这天不知为何,无论打开哪扇门,其中都必定有正确答案。
地板是柏油路,房间里到处都有缝隙,阳光毫无保留地透进毫无遮挡的顶层。我一边俯视着石板路上被银杏染红的黄叶,一边编织语言。由于钢琴学习的半途而废,难度较高的乐句也弹不出来,只留下安静的空白,而语言则流畅地落入其中。在激昂的乐曲中,单词和发音很容易变得奇怪,但相对的在那之中易于充沛感情。
回过神来,我已经完成了《tokio》这首歌。那时房间主人还没回来。窗外,散落在小巷里的咖啡店点着蜡烛,热闹非凡。
天才总是这样声音和歌词从天而降的吗?
我觉得自己的指尖稍稍触碰到了,心里多少有些激动。
如果是在这片土地完成的曲子,我想就在这里录制。乐队的话需要鼓和贝斯,但作为独唱弹钢琴的话,我一个人也能完成。我无法抑制内心的欲望,开始寻找录音室。虽然不知是什么驱使着我,但我有一种近乎傲气的想法,无论如何都要制作出录像和乐曲。
不愧“对艺术宽容的城市”的名号,柏林有着很多小型录音室。我在其中找到了一家,和网上看到的一样很有韵味,我立刻就喜欢上了。在普通的公寓里居然有可以敲鼓的录音室,这在日本是难以置信的。
录音台背后有很大一片视野,可以俯瞰被银杏染红的街道。虽然也想马上录音,但那里只有不同于我平时使用的软件,所以我用拙劣的英语拜托“让我一直录下去吧”。简单来说,就是不停地录下、收听,直到令我满意的版本为止。而且,为了分开电脑的房间和弹钢琴的房间,所以我录音键每次只按一下。钢琴和唱歌先录一遍,然后架着三脚架全部拍下来。
虽然兴致勃勃地开始了录音和摄影,但是自己摆弄器材、演奏、唱歌并非容易的事情。每次都一边检查声音和录像一边录4分钟,拍完影像的时候已经过去3个小时了。
因为行李很多,在录音室里还要做准备,以及需要用不习惯的钢琴弹唱,我像暴风雨一般完成了录制,根本没有时间仔细确认声音。回到日本后,我才真正体会到声音的差异。
在录音的过程中,我当然也被钢琴的声音迷住了,但我本来就容易被钢琴的声音迷住,在录音方面是个外行。而且自己在录音室听到的声音,和实际收录的东西传到别人耳朵里是两码事。回国后在自己的录音室里重新听了一遍,感觉“完全被柏林的空气包裹了”,受到了冲击。电压、空气、乐器的状态、录音室的声音都完全不同,虽然不知道原因在哪里,但这些都无所谓。是啊,其实根本都无所谓的。那天推动自己前进的冲动、创造和灵感,就这样被收归原处。它的爆发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声音里包含着那个地方的空气。
无论是录音的瞬间,还是回到合租房间收听的时刻,因为自己仍身处那样的空气所以未能发觉,而渡海回到日本,回到自己经常待的地方时,才终于第一次发现了其中的差异。
不仅如此。录音室、乐器、麦克风等各种音响的要素重叠,都成为了那首曲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那种异质更加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作为再也无法追上的东西,越来越深刻地刻在我的心里。
但为什么,能瞬间回想起当时的感觉呢?也许是被柏林的录音室里感受到的刹那间的热烈空气所深深包裹住了。
或许正因为只有钢琴伴奏才能感受到这一点吧,但如果是乐队的话,就能遇见至今为止没有过的声音。
这种确信,和時雨的迷你专辑《es or s》联系在了一起。
我想把我看到的景色展示给别人。
時雨三人能做到这一点,让我感受无比高兴。
“tokio”——我在遥远的地方窥视着自己的位置。
以下为tokio歌词(原文作为后附出现):
tokio
馬鹿みたいだな この場所はなんか違うって思い始めてきて
欲しいもの 見たいもの 全部思い通りで
クリック一つで世界も買えるんだろうな
一つだけ君にお願いだ 僕が見たいものって何かわかるかな
幸せのガラクタに紛れて 今日も星が見えづらいな
馬鹿みたいだな この場所はなんか違うって思い始めてきて
輝くものには蓋をしたくなるし
穴の空いたバッグはいつも空っぽなんだ
一つだけ君にお願いだ この世界に無いもの何かわかるかな
幸せのガラクタに紛れて 今日も僕が見えづらいな
どれだけ自分を追い越しても
朝になれば全てが巻き戻ってさ
手を伸ばせば答えが溢れ過ぎてて
ふいに僕は壊れて迷子になる
見慣れない場所を追いかけて
無理やり僕の居場所を探したりして
ありのままじゃ嫌われる気がして
誰かの中の自分を飲み込もうとしたっけ
変わり果てた時代だなんて
変われない僕にはまだ言えもしないな
なんか不思議だ この場所は
欲しいもの 見たいもの 全部叶えてくれるの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