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习笔记]虚幻与现实——由《希忘Hope》引发两个角度的感悟

2023-07-16 12:53 作者:罄难知  | 我要投稿

和朋友聊五专的产物,越说越觉得五专真的是成人必修课级别。

角度一:最初的我与现在的我——人的社会化过程

这个角度是结合《好想我回来啊》以及一些杂志采访的内容等等想到的,即虚幻代表的是人们经常在回忆过去的时候感慨的未被生活“改变”的“最初的我”,也可以理解为自己(可能一直被压迫或约束)的天性,对理想、善良、纯粹等的美好抽象概念的追逐等等。但是除了极端的与世隔绝的人以外,大部分人在成人以后的生命中要大量地持续地面对社会,不断接受由众人构成的外界的冲刷和洗礼。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或主动或被动地修炼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对外模式”,或者说是一个保护自己足够应付外界的“壳”,我暂时在此将这个过程定义为社会化。现实的生活往往不是单纯的是非,网状的人情纠葛、利益纠葛与竞争让我们很多时候面对的是一个妥协、反天性、非理想的局面,举例来说,我们可能会陷入一成不变的生活,受到攻击或恶意,我们也一定会面对身边人的生老病死。有的人可能没有在这个丰富但混乱的世界看重什么,因此而活的洒脱。但大多数人都因为在这里有所求而有牵挂,因为有牵挂而不能脱身。持续暴露于社会中,不停地依靠外壳,接受社会的“改造”、命运的推动,压抑着自己心中那个渴望自由、追求理想的人格,很可能就会产生一种割裂感:在一天的大部分时间中,我都没有在按我真正的想法说话与行动,同时我发现,这样的外壳在逐渐的侵染我,变成我真正的一部分。回顾过去,我一直在被命运推着走or我一直在做违背本心的妥协的选择。我一向自持的那个“最初的我”实际上在“我”的组成里占比越来越小,在现实的世界里,那个“最初的我”好像虚幻的泡影在逐渐流失,甚至无法找回。

在和朋友聊的时候,我一直在强调这种过程不应该是像糟糕的原生家庭或者极端的周围环境那种激烈的压迫而产生的痛苦,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无奈和骑虎难下。社会化是大多数人一定会经历的一个过程,尤其当我们放不下在世界中找到的爱(or自己看重的东西)。



角度二:网络与现实生活——如今网络时代的基本特征

这个角度是受《虚幻与现实》以及杭州场talk时的一句“其实现实生活没有网络上说的那么夸张”启发。现在是网络与现实并行的时代,绝大多数人每天都在接触网络与现实——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常识。同样,“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要理性分辨,正确地使用网络”也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道理。但是,“我知道”和“我理解并感受到”是全然不同的两个程度,这一点很多人都弄错过,也包括曾经的我。让我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这个角度:网络就像汪洋大海,我们每个人都在海上。根据我们学过的上述道理,在面对海上的暴风雨、漩涡、巨浪等等极大的冲击时,我们选择了躲避与远离,在远处欣赏这样的海上极端天气。但我们本身仍然在海里,而海上的波浪不停,即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受到来自各种安全程度大小的波浪的细小推力。用现实例子来说,面对网络上面突然冒出的一个又一个热点事件以及随之掀起的一波波庞大的舆论浪潮,自认为理智的人会选择避其锋芒,不去关注或依靠自己搜索到的资料得出结论但不发言,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达到“不被众人牵着走,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目的。但实际上,我们使用网络的时候无时无刻不在接受观点,微博评论、视频弹幕以及各种文章、游戏、短视频等等文化产出本身。这种无孔不入、无声无息、每时每刻、随时随地的推力实际上很难抵抗,我们因此在潜移默化中给一些事物带上标签,产生被期望产生的观点或偏见,即使我们自诩理性。

现在,网络与现实生活基本上就是融在一起的,而且很容易把自己的注意力重心放在网络上,这样做的结果要么是忽视现实生活,变得更容易被推动,从而产生各种焦虑或者摆烂心态,也即不在现实中感受,而通过网络认识世界和自己的生活;要么是把在网络上的思维习惯或行为方式不自觉地带到现实中来,如更习惯给人贴标签而不是真正接触,面对事情很容易二极管,习惯追求快速和效率等等。



总结:我与众人要求的反差——疯狂与自守

这两种角度综合给出的结论是很双标的:我们在成人过程中变得满身泥泞,但网络上的世界却要求每个人纯洁完美。同时,这两种角度呈现的两个“侵染”过程都是不可避免的(一个是个人命运一个是时代特色),更应该说是两种现状,而不是两种答案。五专给我的感觉就像我带着生活来问答案,华晨宇把题更深层的解读了一遍还给我。虽然这些东西就算不说清楚也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但眼睛看的清和蒙着眼走还是区别很大的。至少我学到了在生活大部分都是应酬的时候时不时给自己喘口气放飞一下,以此留住灵魂里的活性;感受到了生活里多有的无奈,虚幻与现实混淆的如今与疯狂的世界;最重要的是,我深刻认识到了在这样的世界里仍然去追求爱、善良、纯粹、梦、热烈的人的可贵,也决定以此为人生的方向。

五专不仅仅是治愈的药,因为它在拉你起来之后还为你讲明自己对前方道路的理解,让你不会害怕地重新启程。


[学习笔记]虚幻与现实——由《希忘Hope》引发两个角度的感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