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原之战期间,为什么说福岛正则一手促成了东军的组建?
庆长五年(1600年),日本爆发了决定全国最高统治权归属的内战——关原之战。以德川家康为首的东军最后取得了关原之战的全面胜利,为江户幕府统一日本奠定了基础,也为丰臣家的灭亡创造了条件。正因如此,加入东军的丰臣家大名在后世被认为是“背主求荣”之人。

在加入东军的丰臣家大名中,最挨骂的人当属丰臣家“武断派”的代表人物、“贱岳七本枪”之一的福岛正则。不少人觉得是福岛正则一手促成了东军的组建,如果没有福岛正则,可能就没有“东军”了。那么为什么说福岛正则一手促成了东军的组建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

丰臣秀吉生前制定了以“五大老五奉行”为主体的重臣合议制,一方面将年幼的儿子丰臣秀赖托孤给德川家康,另一方面以此限制德川家康的权势。然而丰臣秀吉刚一死,德川家康就开始破坏“五大老五奉行合议”。前田利家死后,德川家康更是肆无忌惮地破坏“五大老五奉行”。

经过一番操作,“五大老”之中的前田家沦为德川家康的附庸,宇喜多家因为内乱而实力大损,毛利家噤若寒蝉;“五奉行”中资历最老的浅野长政被德川家康收服,影响最大的石田三成被迫隐居,剩下三个奉行无力抗争。只有上杉谦信的养子上杉景胜没有屈服于德川家康。

庆长五年(1600年)五月,德川家康以丰臣家执政的名义号召全日本的各大名讨伐上杉景胜。因为上杉景胜的领地位于日本东北的陆奥国会津,所以德川家康命令各大名率军到自己的领地关东集结,他本人也率领绝大部分家臣和军队离开丰臣家的主城伏见,前往江户城。

德川家康抵达关东后,石田三成、大谷吉继、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组成讨伐德川家康的西军,控制了近畿。因为毛利辉元和宇喜多秀家的实力、控制了丰臣秀赖的居城大阪、三大老四奉行联合,所以大部分日本西部大名都加入了西军,甚至加藤清正都曾表态要加入西军。

德川家康当时虽然是丰臣政权之下的最强大名,但还没强到单独对抗整个西军的程度。德川家康必须争取丰臣政权的其他大名的支持,越多越好。而德川家康此时最需要拉拢过来的就是已经率兵抵达关东的大名,只有争取到他们的支持,德川家康才有足够的兵力对抗西军。

庆长五年(1600年)七月,德川家康召集抵达关东的各大名开会,史称“小山评定”。参加“小山评定”的大名要么是丰臣秀吉的亲信嫡系,要么是见风使舵的,德川家康此时又拿不出真正的利益拉拢。德川家康拉拢他们的难度其实不小,而拉拢的失败就意味着东军组建的失败。

关键时刻,福岛正则主动跳出来支持德川家康。福岛正则是丰臣秀吉一手培养的嫡系中的嫡系,他的表态让在场的丰臣秀吉的嫡系大都选择支持德川家康,而见风使舵的大名也就随之倒向了德川家康。于是在福岛正则的积极表态之下,本来难度不小的东军组建顺利完成了。

正因如此,后世不少人认为是福岛正则一手促成了东军的组建。而随着东军通过“小山评定”完成了组建,全日本的整个形势开始朝着有利于德川家康的方向发展,最终导致了关原之战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