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花满市

2020-08-15 22:48 作者:盆成括  | 我要投稿

8.15  周六 阵雨
细雨一天 下午停
天凉  气温二十度左右

慎厥终  惟其始

夜 1.00-10.00
午 13.45-15.00

一天
上午打扫卫生 阅读
中午看韩综rm 午睡
下午阅读
晚上羽毛球  一个半小时 买粥归

整洁房间  √
阅读五时  未完成  三时
细嚼慢咽  未完成  
体育锻炼 √  羽毛球一个半小时
学习成长 √
1心理账户如何把损失转变成收益
遇到一件糟糕的事情,能否以积极的角度去看待它
从而使糟糕事件不再持续对自己造成损失

2修正的巨大作用
为什么完美的预设是不存在的

我常常驾驶一架无自动飞行系统的小飞机消遣时光,此时,进行微小修正的任务便属于我的双手。只要我放开操纵杆一秒钟,飞机便会偏移。你在开车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经验:即便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双手也不能离开方向盘,否则你将会偏离行驶路线,并面临出事的危险。

改正错误和时刻纠正的能力
要时刻保持清醒
保持一偏离正轨就恢复原轨的能力
不允许对错误拖延和放置
发现错误然后改正
治之于未乱
《清醒思考的艺术》

艺术是可以通过练习进步的

心不正 人不正
正其不正 复归其正

雀鸟营巢 不择泥草

《遇见日本》徐静波  
二类 日本社会

《悲惨世界》维多克 雨果
李丹、方于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二部 珂赛特
三卷 完成他对死者的诺言

《清醒思考的艺术》 罗尔夫 多贝里

遇见日本第二类
喜欢章节
1两个学校的不同 教育甚至是社会的差异
3提现日本男人的脸面 见微知著
4机场丢失物品寻找指南 惊叹
7在外留学暖心寄语
8二十岁在日留学产子
9八个规定
10日本人长寿的秘密 很多借鉴 不科学很多 但对其制度社会的描述
很是羡慕 爱民如子 心动欲亲眼见识一番 亲身感受一次  验证其实
11午餐为何先让校长吃 .....
12为什么不喜欢分家产
14道歉为啥这么难
15杯子
16重建为啥慢
17单身赴日旅游注意事项
18女性最在乎异性什么  整洁自身无论在家在外这都是基本
19星期五下午三点下班
20如何扔垃圾
22筷子是尖的
24警惕的四个问题
25出租车司机指南
27银座的前世今生
29照顾后辈
33第一杯和啤酒
34樱花圣地

文句摘抄

他说,“家”是一个什么概念?在日本人心中,那是一代一代人的精神家园。因为兄长继承了家业、继承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土地,你不管走到哪里,无论天涯海角,心中永远有一个“家”的归宿。因为祖传的土地在,祖传的房子在,祖传的果树依然在开花结果,自己儿时的记忆都留在这个家里

日本这个社会有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无论是学校还是媒体,都不提“爱国主义教育”。问及原因,高桥的回答很简单,而且不带任何政治色彩。他说,日本人很喜欢用“国家”的“国”来问别人你的家乡在哪里,“你的国在哪里?”这一问法看起来很奇怪,但是日本人都很习惯,因为日本以前都是由一个个众多的诸侯国组成的。所以,对于许多的日本人来说,爱国首先就是一个爱家乡的概念。而家乡之所以成为“家乡”,是因为在那里,你的家人还在、你的家还在、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东西还在,不管人在何处,根依然留在那里,你的心里,永远有这么一个归宿。

NHK电视台的标准名称叫日本放送协会。由于日本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严格控制了媒体,并因此煽动民众参与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结果导致日本这个国家差一点毁灭。正因为有这个血的教训,日本战后严格限制政府与媒体的关系。所以,日本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电视台、电台,没有一家是政府出钱办的,也就是说,日本没有官方媒体,所有媒体都是民营的,而且都不上市,以避免媒体的公正性遭到股东们的左右。有人问过我一个问题:“徐先生,你们亚洲通讯社的主管单位是谁?”我说:“我们没有主管单位,日本任何一家媒体都没有主管单位,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董事会。”所以,NHK也没有政府主管单位,它的最高决策机构,是自己的经营委员会。

日本全国播放的电视台共有6家,NHK是属于特殊的一家,它不属于公司制,而是属于协会制度,所谓协会制度,它是一家公益性电视台,为了保持电视台的报道的中立性,NHK是唯一一家从来不做商业广告的电视台。那么它靠什么维持呢?日本国会制定了一部《放送法》,允许NHK向收看电视的家庭收费,每个月是1260日元左右,大约是76元人民币。不够的部分,由政府从国家财政中予以补贴。2017年,NHK的预算是7000亿日元,政府给予的财政补贴是36亿日元,大约是2.1亿元人民币。虽然政府的补贴经费不多,但是,NHK是日本6家全国电视台中唯一一家接受政府财政补助的电视台,因此,它具有半官方电视台的性质。

NHK电视台有一大批具有民主主义情怀的记者、编辑,他们认为客观报道是媒体人的职业道德,更是一家媒体的生命与公信力所在。教育国民不走战争老路,维护和平生活是日本最大的利益所在,因此反省历史是时代的必需,也是日本国家未来的必需。

美好的生活需要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婚姻也是一样,创造的过程才是最美好的。依靠父母或男人的财富,一夜进入中产阶层的生活,会让人失去奋斗的意志。

20多年前我刚到日本留学的时候,住在学校的寮里,那是一个很有历史的木板楼,隔壁室友打呼噜,全寮的人都可以听到现场直播。

管理这个寮的是一位70多岁的日本老太太,每天早上的一件事,就是通知各个房间扔垃圾。我们当初不知道垃圾要分类,于是把所有的东西都扔在一个塑料袋里交给老太太,老太太马上说:“だめだめ”,这是我刚到日本时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意思是说“不行不行”。为啥だめ?老太太打开垃圾袋,把所有寮里的人叫到一起开了一个会,告诉我们:易拉罐是资源类垃圾,必须单独放;矿泉水瓶的商标纸必须扯下来,因为那是不可燃垃圾;瓶盖是有色塑料,必须拧下来单独放;白色透明的塑料瓶才是资源类垃圾。老太太还拿出一个同学扔的中华牌香烟的烟盒,说这个烟盒不能一起扔,外面的塑料纸必须扯下来与塑料袋放在一起,那个纸盒是可燃垃圾,里面的铝箔是金属,必须单独拿出来。

半年后,从学校的寮里搬出来自己借房子住,房屋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把房门钥匙交给我时对我说:“一定要仔细阅读一下垃圾分类册子,你是这栋楼里唯一的中国人,希望你能协助大家一起扔好垃圾。”在确认我听懂他的话并且能够保证执行的时候,他才放心地把房门钥匙交给我,还深深鞠了一躬:“那就拜托你了。”

我记得那本垃圾分类手册足足有三十页之多,一共有518条,我实在是记不住,最后一页页扯下来贴在冰箱上,拿出当年记英语单词的劲头,但是经常会有大楼管理人来敲门:“徐君,这袋垃圾是你扔的吗?”好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敢跟管理人打招呼。

许多刚到日本的留学生嫌麻烦,常常抱着侥幸的心理去扔垃圾,却不知道周边有许多邻居是垃圾监察员,他们的职责任务就是检查分类不合格的垃圾袋,然后把垃圾袋送到你的家门口,告诉你必须分类。你也许可以装着不懂日语,但是市政府的扔垃圾手册,除了日文,还有中文、英文和韩文,你就糊弄不过去了。日本很少有职业歧视,但是不遵循公共卫生道德就会遭到别人的白眼。

日本人为什么会如此严格地实行垃圾分类呢?一方面,日本是一个岛国,他们很担心传染病的发生,因为传染病一旦发生,人就没有地方躲。因此,日本从明治时代开始就对垃圾进行管理,以杜绝传染病发生源。另一方面,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比较紧张,所以很注重废弃物的再生利用。

在马路边乱扔垃圾如果被“抓现行”,会被处以10万日元罚款(约6300元人民币);在垃圾收集区乱扔垃圾,则根据《废弃物处理法》第25条14款规定:胡乱丢弃废弃物者将被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000万日元(约63万元人民币);如胡乱丢弃废弃物者为企业或社团法人,将重罚3亿日元(约1810万元人民币)。

除了国民溶于血液的自觉性和严格的法律法规之外,父母的言传身教和从幼儿园抓起的扔垃圾教育是成就日本成为垃圾分类大国的关键。

从幼儿园到高中,学校都会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垃圾处理厂,告诉学生每天得有多少垃圾送到处理厂里,每天的处理能力是多少;如果没有做好垃圾分类,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让孩子们从小接受这样的教育,而且要不断地去写作文,强化年青一代对于垃圾分类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在日本小学里,孩子们都要集体吃午餐,午餐中一定会有一盒纸包装的牛奶,每个小朋友把牛奶喝完后要把牛奶纸盒洗干净,而且不能用自来水洗,这样浪费水,而是排队在一个水桶里洗。洗好后,放在通风透光的地方去晾晒。到第二天,把前一天晒好的牛奶纸盒用剪刀剪开摊平,以方便打包收集。这样日复一日,在珍爱环境、珍惜资源中长大的孩子,不仅不会乱扔垃圾,同时还知道,许多垃圾是需要清洗干净之后才可以扔弃。

来过日本的游客都会由衷地称赞日本环境的干净、整洁,殊不知人家背后的付出。目前中国大中型城市的公共场所的垃圾桶大部分已经开始实现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分类,虽然和日本相比分类还显得比较简单粗暴,但是这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只要我们能够虚心向日本学习垃圾分类的经验,提高国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制定必要的垃圾分类法律法规,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中国也一定会成为垃圾分类大国和资源再利用大国。

在日本的公务员队伍中,各个政党的党员有多少?应该说,一个都没有,因为日本《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不能参与政治活动,不能为某个政党服务,必须公平公正地为国家和国民服务。因此国家公务员不能是某个政党的党员,更不允许在机关内成立党的组织,只允许成立工会组织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日本法律规定,要成为出租车司机,必须要过三道关。

第一,必须要有三年以上的驾驶经历。

第二,过去三年没有严重的违章和交通事故记录。

第三,必须考取出租车司机特别驾驶证。日本的驾照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刚学完车的临时驾照,然后是一般性的第一种类驾照。第二种是运送人的驾照,主要是出租车司机、旅游大巴司机、公交车司机的专用驾照,叫“第二种类驾照”,日本人把这种驾照叫作生命驾照,也就是运送生命而不是货物的驾照。

除了以上三关之外,在东京、大阪、京都、福冈、仙台等大城市里当出租车司机,还必须参加地理地形考试,而且这种考试的合格率只有40%,一般需要考三次才能过关。如果想在东京当一名出租车司机,需要自己开车把东京的每条道路都兜熟了,才有可能获得90分以上的过关成绩。

如果要申请个人出租车营业执照的话,还有两个更为苛刻的条件:第一是必须在同一城市里当过10年以上的出租车司机;第二是从申请日开始之前的10年间无违章无事故。

所以,在日本开出租车,并不是有驾照就可以开,而是必须要考取专门的出租车专用驾照,同时必须具备较好的驾车技术,并且严格遵守交通法规,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去承担运送生命的工作。

沙青青是复旦大学历史系的高才生,但是却十分喜欢英美分析哲学,这让他对于历史有着更多冷静分析的思维。当大多数同龄人热衷于买房买车挣钱外游的时候,虽为“80后”,他却喜欢待在上海图书馆附近的一个公寓里,每天只与书和电脑为伴,过着种极其简约的生活,而且对于这种生活是乐此不疲。这让我想起我的青春时代寒夜里披着棉被读书的光景。在浮躁的环境中,沙青青还能如此静心做学问,这让我对这位学弟产生了格外的尊敬之心。

他最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军国日本》这本书,从国民性、民族性着手,全面分析了日本军国主义形成、发展与狂妄直至败亡的历史,对于残留在日本肌体中的军国主义阴魂也提出了警示。我对于这本书的欣赏,不仅在于其学术价值详于历史细节资料,而且在于其文学价值、在于情节的跌宕。一本好的著作,之所以能够让人久读不厌,就在于学术与文学之间的游离,引人入胜而不枯燥无味。沙青青做到了这一点,这就是他的学问功底。

读懂空气”这句话,已经成为日本社会文化中的一种道德伦理要求。也就是说,每个人必须按照社会的道德伦理,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性子来决定自己的言行。所以,能不能读懂空气,作出一个符合大众要求的决定,考验一个人的智慧,可以考验他的观察力和他的判断力。

在吉野山,最美的景色不只是樱花烂漫的时分,而是4月中下旬樱花飘零的时节,你可以看到难得的“樱吹雪”的美景。

3万多棵樱花树上的樱花齐齐飘落,吉野山变成了粉色花瓣的海洋,山风吹落了一场又一场的落英缤纷。如果你沐浴在山林间的樱花海中,让清冽的山气裹着花瓣雨一片片落在你的身上,你的心中一定会嵌入最美好的记忆。





小珂赛特遇到了天使
小珂赛特和天使的命运会如何

《论语》
【八佾篇】第三
二十六章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一个人没有仁的本质,则无谦让敬人、和谐无夺等美德,即便行礼奏乐,也不具有实质意义。所以,人而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人而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这里即是说不仁之人,是用不了礼乐的。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礼”是以真诚的情感为基础的,而不是虚文浮饰的事物。林放问礼之本,孔子在这里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但仔细一想,孔子明确说明了礼之根本的问题不在形式而在内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仪式上,真实、真诚、真心才是礼的根本。

礼之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心,治丧的核心是内心哀痛,而不是仪式上的面面俱到。

礼贵在得宜适中,铺张奢侈和俭约节省代表两个极端,都不是尽善尽美,但俭可以避免繁文缛节,比较接近礼的本源,就是真诚的心意。丧礼强调要真诚心意,更甚于其他的礼,所以孔子特别加以说明。知道礼之本后,就不会为虚荣心所驱使去做舍本逐末的事了。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反映了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强调谦逊礼让而反对无礼的、不公正的竞争。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君子无所争”,这个“争”指的是争斗,而不是合理的竞争,合理的竞争应该是有法则、有秩序的,这才是孔子所提倡的。

君子谦谦,向来与人无争。一定说有的话,也就是射箭了。射礼在堂上举行,在走上堂和走下堂时,都会揖让作礼,无论胜负都会饮酒,负者先饮,胜者陪之。只有在射箭时,各显示其技艺,以求射中正中心,这就是所谓的“君子之争”。整个过程依礼而行,重点在参与人际互动,而不在胜过别人,不同于小人之争,显得雍容和谐。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孔子博学多识,但是不轻易下断语,对于有关文献典籍和历史事实则更是十分谨慎。夏朝的礼,孔子能说,但须取得证明。然而夏朝灭亡后,子孙封于杞国,积弱不振,多次迁徙,其文史记载不足以为证。殷朝的礼,孔子也能说,然而为殷朝后代的宋国,国势也每况愈下,其文献资料也不足以为证。夏、殷之礼,孔子虽然能知能言,却尚须寻求文献,以为征信,由此可见孔子强调言必有所据的一面。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问别人。所以,有人就对他是否真的懂礼表示怀疑。孔子听到后,不以为忤,亦不以为耻,还很坚持:这就是礼啊。孔子这种“每事问”的行为体现了他谦逊好学的态度,认为学无止境,故虚心向人请教。同时也说明他对祭祀大典的诚敬谨慎,不以问人为耻。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等,君子无所争,君子尚礼不尚力。而主皮之射就是崇尚武力,流于粗野及争胜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木铎是用来敲响警惕人心的。天下之无道也久矣,人心渐已倦怠,但只要还有人在不倦地追求,这世界就还会有希望。天下不能永远无道,既然无道已久,上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来警醒世人,以先王之道来施教于天下,进而唤起民心。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在这一章里,孔子所说的实际上是“礼”要以内在的真实感情为基础,认为人的道德内在性是自我实现的必要条件,不能化为一套外在的力量

“礼”的根源在于人的心灵的自然感情。如果这种礼的规定寓于其中的感情是冷漠的、丑恶的,甚至是残酷的,那么规定这种礼和执行这种礼的人就是虚伪的和丑恶的。从孔子的学说来看,“礼”是外在的形式,而“仁”是内在的内容,没有仁的内容而徒有礼的形式,那么这个礼就没有了积极的意义,没有了价值。“仁”是什么呢?仁的核心是爱,是对人要有爱心。怎么爱?爱,不仅仅是亲人之爱、恋人之爱,它的基础是道德的理性和感情的真实性,是一种自觉的对于他人的尊重和爱护。

花满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