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摄像小姐姐!你们认真工作的样子特别酷(ゝ∀・)b

今天
传传要来给大家介绍三位酷炫的摄像小姐姐
技能过硬、履历丰富
在她们心中,摄像并无男女之分——
一直以来
她们从未因为自己是女摄像而骄傲
只因自己是摄像而快乐


“我觉得摄像特别酷”

胡 泊
16级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图片摄影方向),中传电视台转播团队成员,2018年记者节游机摄像、摄像总监,2019年新年音乐会转播团队制片。
2018年中传记者节落下帷幕时,已经是胡泊在转播团队的第二年。不同的是,去年的记者节上她还是斯坦尼康的摄像助理,而这一次她则变成了摄像总监。
与视频技术的同学沟通搭建系统,与导播沟通机位和镜头,进行安全检查,胡泊有条不紊地协调和统筹现场工作。在灯光照不到的地方,她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
在高中和央视的一次合作中,胡泊第一次看到索尼2580摄像机和箱式镜头就对摄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觉得摄像特别酷。”
而从摄影助理、摄像到摄像总监,追求“酷”的背后,是努力和汗水的支撑。
转播广院杯的第一场赛事时,由于设备贵重、操作经验少,紧张的胡泊有一些小小的失误——一些近景特写有所遗漏,也因对焦问题损失了一些有效镜头。通过不断的努力练习,一个月后的决赛上,同样的机位、同样的机器,她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整个转播过程中的慢动作回放和超高速集锦比之前更加精彩。
在每一次的转播中学习、领悟,胡泊正一步步变成她心中最“酷”的样子。

“转播班改变了我的人生”

贾若祎
14级影视摄影与制作(电影电视剧摄影方向)本科生,18级广播电视(电视制作)研究生。中传电视台转播团队成员,资深摄像,18年记者节制片。
2015年进入转播班至今,从索尼280等小型机器、索尼2580高清摄像机,到4K高清,贾若祎见证了转播班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而转播班也改变了她的人生。
转播班不仅承载着她的理想和热爱,更让她感受了到家的温暖。坦诚又热心的老师和同学们就事论事,对工作出色的同学鼓励表扬,对工作出现问题的同学也不过分严苛。
在初次担任直播摄像的中韩歌舞大会上,此前一直只是摄影助理的贾若祎犯了一些小错误。她自责地向导播道歉,而导播却没有指责,反而对她说:“直播完了就翻篇了,不要把错误留在心里。以后继续加油!”以后,看到工作中出现失误的师弟师妹,贾若祎也用同样的方式安慰她们,鼓励她们,大家一起进步。
原本对自己专业技能有些自卑的贾若祎在这样的氛围中越来越有自信,还结识了许多好友。学习操作沉重的游动机位,对她而言也逐渐不在话下,转播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她理想的职业方向。
贾若祎和转播班互相见证了彼此的成长。现在,她还是会去转播班帮忙,而转播班也给予了她作为一个 “转播者”的精神力量。

“需要提高的还有很多”

邓素凡
16级传播学,中传电视台转播团队成员,第五届转播部摄像总监。曾任东街1号live直播团队的视频组组长、“东街1号院”二组组长,获第五届红枫大学生记者节十佳优秀记者。
大一那年,邓素凡刚加入中传新闻,那会连架机器都不会,在师哥师姐的帮助下才开始慢慢尝试一些简单的拍摄。制作东街1号live的直播宣传片时,为了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她前后跑了五次拍摄地,和师姐扛着设备重拍素材。一次次摸索实践逐渐让她掌握了摄像手法,独当一面。
转播、拍摄、编视频,忙的时候,电视台就是她的家。每到晚上要锁门,保安一推门就笑:邓素凡,怎么又是你?快回去吧。
邓素凡总是对摄像充满热情。一到转播的中途休息,她就流连各个机位讨教不同的拍摄技巧。转播开始前,她也会与导播团队一起拉片,分析镜头中的问题。
但在18年记者节中,她还是有一个小遗憾:没能像去年的师姐一样独立安装80倍箱式大镜头。虽然,负责重要的一三号机位已经是对她能力极大的肯定。
第五届红枫大学生记者节上,邓素凡获得了十佳校园记者。而谦虚的她发了一条朋友圈,“获奖是惊喜,老实点回学校做选题了”。


那么
接下来
干货时间到!!!
成长秘籍问答
1. 最初是怎么接触摄像的?
胡泊:“高中时,学校和央视进行过一次合作。学校提供场馆,我作为观众进去观看。他们当时使用索尼2580和箱式镜头时,我就被摄像的工作深深吸引了。之后通过网络等也慢慢了解了摄像。”
邓素凡:“最开始我认为摄像特别酷,对此十分憧憬与向往。加入转播班前我也对摄像十分感兴趣,生活中经常会进行一些拍摄,所以加入转播班后目标也很明确:就是想做摄像。”

2. 为什么想加入转播班?
贾若祎:“刚上大学的时候我了解到电视台有一个转播班,不仅规模大而且很专业。因为我喜欢摄影,看到转播这两个字就觉得与它有缘,所以鼓足勇气去参与了电视台转播班的面试,并顺利通过了。在加入前我也已经亲身参与过两次转播,一次是开学典礼,一次是党代会,就觉得摄像这份工作真的很有意思,进入转播班之后也越来越喜欢转播工作。”

胡泊:“我在高三时与老师的一次交谈中了解到了传媒大学有一个转播班,在那里我可以尝试梦寐以求的厢式镜头和斯坦尼康,于是在大一下学期可以报名转播班面试时我就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3. 还记得第一次转播吗?
胡泊:“第一次是2017年的广院杯上,我担任了7号机的摄助。我除了帮助摄像拦球以保证摄像的正常进行,还从摄像的师哥那学到了机器的安装和简单的一些推拉摇移,这让我对摄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贾若祎:“2015年9月初,我报名参与了新生开学典礼的摄制,担任了摄助。当时我还没有正式加入转播班,只是恰好碰上新生开学,电视台人手不够。于是我抓住了这个机会,体验了一次摄像的工作,也从此对它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4. 经历过最长的直播是什么?
贾若祎:“转播中国网球公开赛的时候,转播班四十多名同学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了转播工作中,我们工作了七天半,每天上午11点集合,下午12点半开始直播,一直工作到大概晚上10点。那是我干过最长的活。”
胡泊毕业典礼。因为系统恢复耗时长,之后还要重新测通、跟导播开会,我们要提前一个小时或者一个半小时,所以4点就要起床集合,拍到11点多,下午两三点再把转播车运回电视台。工作时长将近12个小时,中间只有吃饭时才有空闲。

5. 转播中的工作强度有多大?
胡泊:“主要就是要保护好自己的腰,尤其在斯坦尼康机位的时候。开学典礼两个多小时斯坦拍摄结束后我只想去校医院做理疗。”
贾若祎:“我是扛游机的,去年在一个文化产业盛典上,需要一直跟拍红毯环节的人员,拍完以后又要赶紧拆开机器到4K会场继续拍。那次从晚上7点拍到凌晨12点半,总长接近6个小时。主会场还有一个魔术环节,几乎是一镜到底,我全程扛着机器拍。彩排时所有机位和导播都休息了,我也必须继续拍摄。”
邓素凡:“做广院杯足球转播时难度比较大,而且在夏天,特别晒。我们第一天就把机位架起来了,当时学生会还没有给我们遮阳棚,就等于我们在外面干晒了一天。第二天还接着晒,回去之后我的脚都晒得黑红,还有分界线。我当时还穿了冰袖,但是它只能包住我一半的手,反而晒成了“阴阳爪”。”

6. 未来有什么规划?
贾若祎:“我现在主要还是想专注于转播,以后想做体育赛事直播,理想是参加奥运会摄制,与世界接轨。所以我要向业界的专业人士学习,把握住更多的机会。”

邓素凡:“摄像是我目前最大的兴趣爱好。平时的生活中我也习惯了用视频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比如民俗活动“烧塔”,或者爷爷奶奶做艾米果、做米酒之类的生活场景。我自己也在经营一个公众号,为这些短视频提供一个展示的窗口。之后的考研和工作也会考虑往视频方向发展。”
7. 如何看待业内外对于女摄像的刻板印象?
贾若祎:“我觉得不能以性别来定义这种对体力要求较高的工作。不能因为是女生就一刀切,而要考虑个人的能力。也不能因为是女摄像,就要求低。女生的体力虽然是一个无法避免的弱点,但在其他方面女生也有很多长处。”
邓素凡“摄像就是摄像,没有男女之分。有人认为女生不适合体力要求较高的摄像工作,或认为女摄像能捕捉到更丰富细腻的画面。在体能上,通过日常锻炼,女生也能练就强健的体魄。另一方面,对画面的感知和欣赏的能力需要日常积累而形成,也不论男女。因此,一直以来,我从未因为自己是女摄像而感到骄傲,只因自己是摄像而感到快乐。或许业内从事摄像行业的女性少之又少,但我希望传媒大学转播班的女生可以通过出色完成每一次任务来改变大家的刻板印象。也希望女孩子们坚持所爱,不要因为性别偏见放弃自己喜欢的工作,希望每一个人的努力与付出都能得到回报。”
8. 对希望学习摄像的师弟师妹们有什么寄语?
邓素凡:“一定要多观察生活,珍惜实践的机会。做视频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很辛苦,但是你会收获很多,而且最后在看到结果时会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而且在这样的过程中你可能还会交到知心朋友。”
胡泊:“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一定要坚持做下去,虽然路上也许会有很多困难,但是只要肯付出就一定会有所收获,自己学习到的事物、锻炼到的能力是永远不会被辜负的。”
贾若祎:“敢想、敢问,保持细心和耐心,与朋友、工作伙伴要互相信任和关照,勇敢地抓住每一个机会,因为在每一个机会背后可能都藏着一段精彩的未来。”

相信大家都发现了
这三位优秀的摄像小姐姐都来自
中传电视台转播班

2013年9月5日,随着转播车来到学校,以《高清现场转播节目制作》实践课程为依托的第一届“转播班”应运而生。迄今为止,转播班已经成立五年有余,经历了100场转播活动,有11届总计365名学生从这里毕业。
大名鼎鼎的转播车“大白”是他们的工作之家

高大上的4K超高清演播馆也是转播班重要的实践平台

想像小姐姐们一样变身酷炫摄像吗?
快来加入中传电视台转播班吧!


转自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指导老师 | 尚新英
记 者 | 俞禾 刘钰恒
编 辑 | 俞禾
编 审 | 王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