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在起跑线上,可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可能输掉人生
Be yourself, go your own way, take the course of it

每个瞬间,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
教育孩子,也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
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
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赶了晚集。
输在起跑线上,可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可能输掉人生。
欲将取之必先与之是大智慧。
父亲拿什么去教育孩子?是用自己的风度。
在遇到逆境,遇到自己接受不了的人,遇到别人犯错误的时候,父亲如何表现风度,是带给孩子内心的一种力量,也是带给孩子的一个空间。
母亲的情绪、性格与脾气,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
母亲性格温和,孩子性情也趋于平和,内心世界稳定。
母亲性格暴躁、喜怒无常,孩子也心浮气躁,遇事情绪化。
母亲要学的第一个字是:虚。
很多母亲很精明,一眼就能看出孩子的问题,且忍不住很快指出来,这不是母亲的内涵。
孩子需要空间去自己成长,母亲随意过多的评价,往往使孩子丧失内在的动力,而更多在意母亲的反应。
有的家长很纳闷,孩子在别人面前都很好,一回到家,一看到自己的母亲就变了另一个人似的,变得急躁又不可理解。
为什么这样?可能就是这个“虚”没做好。

做不到不露声色、不能够“虚”下来的母亲,无法给孩子的情绪提供一个空间。
孩子的情绪得不到母亲情绪的包容,要么变得谨小慎微,要么对抗性强,亲子关系难以顺畅。
母亲在孩子面前要学会示“弱”。
母亲强势的孩子很难自信,孩子的自信会在母亲一直强势的状态里,一点点削弱。
能够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亲,实际上是通过示弱实现对孩子的托举,孩子的内心会逐渐自信而坚强。
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就要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
凡是对孩子一直强势的父母,实际上是在压制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母亲要学的第三个字是:柔。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个母亲真正的教育力量在于“柔和”。
越柔和的母亲,带动孩子的能力越强,越是扯着嗓门整天对孩子叫嚷的母亲,往往难以真正引导和带动孩子。
家庭教育有情有礼,情在礼前。
每位家长都重视孩子的学习,但是,家长的心态应该放在哪?
不要急着报班、着急找家教、着急找一些方法层面的东西来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
教育需要有情有礼,这是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须遵守的原则。
教无定法,对待不同家庭的孩子以及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需要的方法是不同的。
现在家庭教育的现状是什么呢?有情无礼。

家长爱孩子的时候爱得没边,关心孩子的时候,连孩子的袜子都要给他穿、给他洗。
另一个现状是有礼无情,尤其是家长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没有感情铺垫。
任何层面的教育,首先是要给被教育者传达教育者本身真实的内在情感。
感情做足了,等到孩子渴望我们讲一些东西的时候,家长再把道理点出来。
一定是情感交流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孩子才会主动说:“妈妈,那我该怎么呢?”
这个时候一个小道理过去,才有可能实现带给孩子的一种引导能力。
家长内心焦虑与浮躁,比孩子有学习问题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