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读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有感
当着我未知乾坤高远之童子时节,只道马氏学说,洗脑术耳,御民术耳。其时我自以人皆有私欲,云共产者,说梦痴人也。而后所知愈多,所惭愈甚。故写得此文,望看官阅后,万勿轻易厚薄人物。
是年(2019年)3月,我购得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自然辩证法》书籍一本,对其中恩格斯所写《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将是文反复阅读,有所思,有所想,皆录于此。姑作抛砖,大方勿哂。
人从哪里来?达尔文告诉我们:由猿猴而来。达尔文在当时所见受的白眼嘲笑,可想而知。然而,恩格斯却十分支持达尔文的学说。恩格斯对于人是如何从猿猴而来,人是因何从猿猴而来,作了一番表述。
文章名既然叫做《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恩格斯自然重点阐述了劳动的重要性。首先,作为劳动的产物,劳动促进了手的自由。而后手作为劳动的器官,自然也促进了劳动的发展。劳动的发展,促进了人与人的共同协作,使得社会成员的结合更为紧密。社会成员更为紧密地结合,自然也促进了诸如喉头等表达器官的发展。表达器官的发展,自然也会促进语言的发展。而后,发展后的语言,同劳动一起,促进了猿脑向人脑的转变。脑的发展,无疑促进了感觉器官的发展。以上这些过程,促进了人的完全形成,进而导致社会的出现。社会的发展,促进劳动方式的多样化。劳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了生产关系的改变。生产关系的改变,促进了诸如国家,艺术,科学,法律,政治,宗教等上层建筑的产生和发展。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文明的发展,使得人们愈发关注头脑与思维的重要性,并因此产生唯心主义世界观。
此外,劳动促进了劳动工具的发展。劳动工具的发展使得人们的进食习惯从只吃植物,变为既吃肉食,也吃植物。此外,肉食习惯也促进了诸如奶和奶制品等新的食物的出现。并且,人们在改变进食习惯的同时,也改变了生活习惯。人们渐渐进行了迁徙,学会了在各种气候下生活。这一切都使得人距离动物越来越远。
恩格斯的逻辑思路,何等清晰。人类数十万年的发展,就这样在纸上渐渐铺开。读者读至此处,仿佛亲眼得见人类在历史上一步一步一点一滴的发展过程。那剥离了个体特征,却又不失个体特征的,亦抽象亦具体的人,其源头就这样被追溯开来。令人仿佛看到了天地初开,一片混沌。又仿佛看到了,火山迸发,漫天血雨。就在这光暗交替之间,风雪轮回之际,就在一望无际之茫茫大海之滨,就在摩天刺云之巍峨崇山之麓,一位猿猴,缓缓站将起来。谁也不曾想到的是,当年这位猿猴只是改造了自己,如今,这群猿猴后代,已经改造了一部分世界,并试图解释世界,以使得更好地改造世界之过程得以实现。
人众成群,群众成族,族众成国。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至此才渐渐显现。而导致这一切的最主要原因,也是人类区别于猿猴的特征,就是劳动。劳动使得人类不只能像动物一般利用自然界,还能够一定程度上支配自然界,使得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如果恩格斯就此停笔,这篇文章亦足以名垂青史。然而恩格斯接下来阐述了自然界对人类的反作用。这一思想证明了恩格斯的远见卓识。试想:在当时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之呼声尚未大规模出现时,恩格斯能运用辩证法的思维工具,分析出自然界对人类也有反作用,进而呼吁人们注意保护自然,不要过分掠夺自然界的宝贵资产,要正确认识和利用规律,不要揠苗助长。
我们知道,有关环保的言论在中国大量兴起,也不过是近十几年的事。然而恩格斯在当初便已对人类作出提醒。其可谓深谋远虑,用心良苦。
为了说明自然界对人类的反作用,恩格斯举了很多例子。例如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居民,为了耕地毁灭森林;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把树林乱砍滥伐;马铃薯以及伴随马铃薯而生的疾病在欧洲的传播;阿拉伯人发明酒精的蒸馏技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蒸汽机的制造;西班牙的种植场主焚烧古巴森林。等等。此外,恩格斯还描述了这些举动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性后果。凡此种种,恩格斯都是为了使人类明白,要尊重自然规律,做到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
要发展,还是要环境?中国人最近数年也愈发意识到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意识到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取得对自然界的伟大胜利并不值得骄傲。近年来,抬眼可见的是,各种工厂排放的污染气体减少了,雾霾也得到了缓解,不少人也渐渐取下了口罩。年轻人对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推崇达到了空前的地步。网络论坛中不乏劝人当码农的网友,共享经济的发展也令人雀跃,因互联网发家之大亨亦在各种场合抛头露面,成为年轻人崇拜的对象。这一切如梦似幻的现象,仿佛说明我国的经济情况越来越好,一切宛如都渐渐走上正轨。灰蒙蒙的天似乎永远离我们远去,而既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这一古今难题,也好像得到了解决。
笔耕至此,我仿佛看到一人,骑车行于独木桥上。其心知所向未必无误,然则其举目四望,惘然不知住脚之处安在,只得骑将过去。一如崖边奔马逐日追风,又如风流浪子义无反顾。
以润公词《贺新郎?读史》作结: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2019年春 写于雁栖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