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斗法降三怪》的最大bug:鹿力、羊力的混淆

2022-02-13 10:38 作者:绿柳山庄灵芙醉客  | 我要投稿

车迟国这一单元在原著里占了三回的篇幅,剧情也比较丰富。86版电视剧里,这一集片长不仅达到了一个小时,而且还删改了大量的情节。在《西游记》剧本改编的时候,杨导演和邹忆青、戴英禄两位编剧最介意的就是“重复”二字。原著中雷同的情节太多,所以说如果不是实在躲不开了,轻易不会设计相同的情节。比如因为人参果那集有了“油锅”的内容,所以这集就没有安排雷同的情节。而且求雨、坐禅、隔板猜物、砍头等,比试的内容已经很多了,就更没有安排“滚油锅里如同洗澡”和“掏心挖腹照样长全”具体画面的意义了。羊力大仙和鹿力大仙逃走这一段重新制作过。首播版两个人物逃跑时缩小的比例不对,导致效果不好看,所以通行版改成了变作两道光逃走。

影视和文学是两回事,文学可以有相似文笔前后照应,但影视这样拍,容易让人审美疲劳。所以,86版剧本其实删除了很多相似桥段,对一些有“重复”元素的剧情进行了改编甚至魔改。这一特点在之前没有拍、续集补拍的那几集剧本中显现得尤为突出,但补拍续集时,杨洁导演似乎有了新想法,正剧都按原著拍了,甚至故意把初版的一些台词和设定加到续集里拖时长凑集数,让人感觉重复而冗杂,人物也没有了原著中的成长历程,彻底脸谱化了,这也是续集评价不如初版的原因之一。

但是,我个人认为,简化剧情没有问题,但把结局改成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逃跑,就不太对劲了,虎头蛇尾的感觉过于明显。张纪中版《西游记》也没拍“砍头”之后的比赛项目,但干脆利落地让双方打了一场,让孙悟空打死了两个妖怪然后劝化国王,感觉就好多了。浙版《西游记》基本按原著还原了后续情节,也很赞。

这一集是在戒台寺和七王坟拍摄的,是为数不多的、没有离开北京拍摄的整集。这一集是原著中的一个闹剧,跟之前的喜剧氛围相比,无厘头成分更多,甚至“屎尿屁”相关的元素都出现了,所以从制景、到演员、到服装,还有一些细节上的处理,剧组都是往这个“闹”字上靠。但有一点剧组搞错了:剧中的场景、物品都不是很有气势,剧组要刻意营造一种小家子气的感觉,让人感觉车迟国就是一个小国。但这不对,原著中,车迟国是一个大国。唐僧等人早春季节走到了车迟国都城,不觉的春尽夏残,又是秋光天气,才走到车迟国的边境,边境上还有八百里通天河。即使不算“领河”疆界,车迟国也是很大的,这也回答了为什么三个妖道要在这里搞封建迷信蛊惑君王,因为油水多。

这一单元的性质也非常特殊。平话《西游记》虽然已经失传,但是平话《西游记》里的车迟国的故事梗概,因为一部韩国古书《朴通事谚解》得以流传至今:

唐僧往西天取经去时节,到一个城子,唤做车迟国。那国王好善,恭敬佛法。国中有一个先生,唤伯眼,外名唤烧金子道人。(《西游记》云:“有一个先生到车迟国,吹口气,以砖瓦皆化为金,惊动国王,拜为国师,号伯眼大仙。”)见国王敬佛法,便使黑心,要灭佛教。但见和尚,拿着曳车解锯,起盖三清大殿,如此定害三宝。一日,先生们做罗天大醮,唐僧师徒二人,正到城里智海禅寺投宿,听的道人们祭星,孙行者师傅上说知,到罗天大醮坛场上藏身,夺吃了祭星茶果,却把伯眼打了一铁棒。小先生到前面叫点灯,又打了一铁棒。伯眼道:‘这秃厮好没道理!’便焦燥起来,到国王前面告未毕,唐僧也引徒弟去到王所,王请唐僧上殿,见大仙打罢问讯,先生也稽首回礼。先生对唐僧道:‘咱两个冤仇不小可里。’三藏道:‘贫僧是东土人,不曾认的,你有何冤仇?’大仙睁开双眼道:‘你教徒弟,坏了我罗天大醮,更打了我两铁棒。这的不是大仇?咱两个对君王面前斗圣,那一个输了时,强的上拜为师傅。’唐僧道:‘那般着?’伯眼道:‘起头坐静,第二柜中猜物,第三滚油洗澡,第四割头再接。’

说罢,打一声钟响,各上禅床坐定,分毫不动,但动的便算输。大仙徒弟名鹿皮,拔下一根头发,变做狗蚤,唐僧耳门后咬,要动禅,孙行者是个胡孙,见那狗蚤,便拿下来磕死了。他却拔下一根毛衣,变做假行者,靠师傅立的。他走到金水河里,和将一块青泥来,大仙鼻凹里放了,变做青母蝎,脊背上咬一口,大仙叫一声,跳下床下来。王道:‘唐僧得胜了。’

又叫两个宫娥,抬过一个红漆柜子来,前面放下,两个猜里面有甚么。皇后暗使一个宫娥,说与先生,柜中有一颗桃。孙行者变做个焦苗虫儿,飞入柜中,把桃肉都吃了,只留下桃核出来,说与师傅。王说:‘今番着唐僧先猜。’三藏说:‘是一个桃核。’皇后大笑:‘猜不着了!’大仙说:‘是一颗桃。’着将军开柜看,却是桃核,先生又输了。

鹿皮对大仙说:‘咱如今烧起油锅,入去洗澡。’鹿皮先脱下衣服,入锅里。王喝采的其间。孙行者念一声‘唵’字,山神、土地、神鬼都来了。行者教千里眼、顺风耳等两个鬼,油锅两边看着,先生待要出来,拿着肩膀☑(左“风”,右“彡”)在里面。鹿皮热当不的,脚踏锅边待要出来,被鬼们当住出不来,就油里死了。王见多时不出时,‘莫不死了么?’教将军看。将军使金钩子,捞出个烂骨头的先生。孙行者说:‘我如今入去洗澡。’脱了衣裳,打一个跟斗,跳入油中。才待洗澡,却早不见了。王说:‘将军,你搭去,行者敢死了也。’将军用钩子搭去,行者变做五寸来大的胡孙,左边搭右边躲,右边搭左边去,百般搭不着。将军奏道:‘行者油煎的肉都没了。’唐僧见了啼哭。行者听了跳出来,叫:‘大王,有肥枣么?与我洗头。’众人喝采,佛家赢了也。

孙行者把他的头,先割下来,血沥沥的腔子立地,头落在地上。行者用手把头提起,接在□(左“孛”,右“页”)项上依旧了。伯眼大仙也割下头来,待要接,行者念‘金头揭地,银头揭地,波罗僧揭地’之后,(《西游记》云:“释迦牟尼佛在灵山雷音寺,演说三乘教法,傍有侍奉阿难、伽舍诸菩萨、圣僧罗汉、八金刚、四揭地、十代明王、天仙地仙。”观此,则‘揭地’神名,然未详何神。)变做大黑狗,把先生的头拖将去。先生变做老虎赶,行者直拖的王前面□(左“风”,右“彡”)了,不见了狗,也不见了虎,只落下一个虎头。国王道:‘元来是一个虎精。不是师傅,怎生拿出他本像。’说罢,越敬佛门。赐唐僧金钱三百贯,金体盂一个。赐行者金钱三百贯打发了。这孙行者正是了的,那伯眼大仙,那里想胡孙手里死了。古人道;‘杀人一万,自损三千。’

可以看出,《西游记平话》的车迟国单元大的情节脉络跟百回本《西游记》几乎一致,说明百回本是在平话基础上改编来的。主要改编如下:

《西游记平话》中,国王原本是敬佛的好皇帝,但百回本里一直都是迷信邪道士的昏君。国王刚一见到唐僧师徒,就想安排他们给妖道打工,斗法比赛过程中也是各种“黑哨”,一直向着妖道。赌求雨的时候,国王让妖道抢先,明摆着不公平,所以孙悟空主动质疑比赛的公正性,要虎力大仙说清楚求雨的过程,然后很机智地用“呼龙使圣”法让国王没有了吹黑哨的机会,否则妖道的耍赖言论真的可能成立。赌坐禅的时候,国王也在偏袒妖道,直接提出道士跟和尚比坐禅没优势,建议不要比,还完全按照妖道的要求设置了他们最擅长的“云梯显圣”。比隔板猜枚的时候,前两局都是妖道先猜,如果不是孙悟空作弊偷梁换柱,根本没机会赢。第三局是国王跟妖道串通好的放道士进去,如果不是孙悟空出千手段更强,唐僧输定了。比砍头、挖心、下油锅的时候反倒每局都是孙悟空先来,孙悟空在油锅里装死的时候,国王立刻翻脸,要抓唐僧师徒。国王要三个国师去送死,也是无奈之举,尤其是羊力大仙下油锅的时候,国王已经被孙悟空挟持了,且亲眼看见监斩官在孙悟空手里死得有多惨,为保命才牺牲国师。国师死后,国王还因为长生不老的美梦破灭而哭得稀里哗啦,十足就是个昏君。

百回本《西游记》里,此时唐僧师徒四人已经凑齐。但在《西游记平话》里,这时唐僧还没收沙僧和朱八戒(平话里的八戒还没有跟着颜值姓“猪”),只有唐僧和孙行者师徒二人。

百回本《西游记》里三个妖道,《西游记平话》里只有一只老虎精,且不叫“虎力大仙”,而是叫“伯眼大仙”,也叫“烧金子道人”,跟百回本《西游记》的三妖道一样有点石成金术。老虎精还有一个跟班叫“鹿皮”,可能就是鹿精,羊精是真的没有。《西游记平话》里的伯眼大仙被孙行者打了一棒,百回本改得比较恶俗,是妖道受骗喝了尿。比赛项目方面,平话里只比四项,百回本比了六项,且过程更复杂一些。细节方面,二者也有很大不同。平话里,唐僧还在车迟国得到了国王赠送的金钵盂,这在百回本是李世民送的。按照《朴通事谚解》的记载,平话《西游记》中的孙行者在取经成功之后修成正果,称号就是“大力王菩萨”。百回本《西游记》中和尚干苦力的时候一起喊“大力王菩萨”,就是在召唤“救世主”孙悟空。

86版《西游记》这一集的剧本和正剧几乎一致,区别在于正剧比剧本少了一些细节,且比剧本少了一个国王给通关文牒盖印的收尾镜头。剧本则比正剧少了三妖道在三清观向孙悟空动手、孙悟空带着两师弟跑路的情节。最明显的不同在于:正剧把原著中的“破烂流丢一口钟”简单理解成了一口破钟,首播版这一段就是错的,但通行版已经改成了和尚袍。剧本里明显有关于“一口钟是一种和尚袍”的科普。有理由认为剧本原先也写错了,当年《俚雅剧作集》出版时候做了修改。

对比原著,剧本和电视剧除了删除后续情节、改了结局以外,多数情节都跟原著有着极高的贴合度,区别仅仅体现在细节上。

电视剧这一集的开头,是唐僧师徒到了破败的智渊寺,感慨着庙里一个人都没有,随后传来了一群人在干活的痛苦吆喝。而原著进入故事情节的方式更快一些:师徒们在路上,游观景色,缓马而行,忽听得一声喝,好便似千万人呐喊之声。孙悟空施法戏弄两个小道士的情节,是剧本和电视剧加的,暗中用法术帮助和尚们搬砖的情节,则是电视剧自己自己加的,剧本没有。

原著里,车迟国幸存的和尚都是神仙预先安排孙悟空去救的,剧本和电视剧把这些都删了,加了一场国王和三位道长的戏,交代了今晚三清观有重大活动的消息,但这场戏的剧本把鹿力大仙、羊力大仙写混了,导致演员在表演的时候也罢角色弄错了,国王称呼羊力大仙为“二国师”,让观众误以为他是鹿力大仙,且羊力大仙最后说过自己有“掏心挖腹照样长全”的技能,这在原著里完全是鹿力大仙的特点,很容易让观众认错人。这些都是剧本的锅,不但在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第一次出场的戏份中把两个人写混了,还把兄弟俩的神通技能写反了,安错了台词,鹿力大仙说自己会油锅洗澡,羊力大仙说自己会掏心挖腹,这样一来,不单是观众,就连86版《西游记》剧组人员都容易把他俩搞反,三清观里,鹿力大仙依然在说“老三”的台词,把其他两人称为“师兄”,自己被二人叫“师弟”。现在网上说86《西游记》里是曾革演鹿力大仙,蔡渝歌演羊力大仙,其实是不对的,但真的很洗脑,连连86《西游记》摄像王崇秋老师的分镜头稿和公众号文章都把跟唐僧比坐禅的道士说成了鹿力大仙,其实剧本写的是羊力大仙,鹿力大仙是跟唐僧比试隔板猜枚的道士。剧中,曾革饰演的妖道从云台掉下来,其他两个道士称他为“三弟”,说明这个前面所谓的“二国师”其实是老三。而且蔡渝歌饰演道士的原形明显更接近于鹿,剧本里也写的是孙悟空在鹿力大仙隔板猜枚时看出了他的原形,而羊力大仙的原形剧本和电视剧根本没提。最有力的证据是:在这一集首播版的演员表里,就是蔡渝歌演鹿力,曾革演羊力。

原著中,两个监工小道士被孙悟空打死,电视剧改成了被捉弄。另外,原著中孙悟空给和尚的毫毛并不是用来召唤他本体的,而是用来召唤他的分身,这一点剧本和电视剧似乎理解错了。

剧本和电视剧里,和尚们和唐僧的对话补充了一些信息,其实,原著里这些信息在孙悟空问话的时候就已经交代了。剧本和电视剧把原著的“禳星”改成了国王参加的一场祈祷活动。原著里,国王、王后并没有参加,孙悟空看到仪式后也没有搞恶作剧,而是按落祥云,径至方丈。电视剧里,三个妖道作法攻击孙悟空三兄弟,但原著里这三位虽然有一些抗物理攻击的神通,但打架不行,估计连八戒、沙僧都能把他们拿下:

那道士闻得此言,拦住门,一齐动叉钯、扫帚、瓦块、石头,没头没脸,往里面乱打。好行者,左手挟了沙僧,右手挟了八戒,闯出门,驾着祥光,径转智渊寺方丈。

完全就是流氓打群架的既视感,真不知道道教人士看了会怎么想。所以,百回本《西游记》的作者不可能是清朝人说的正宗全真教弟子长春子丘处机,要说是他师叔“老顽童”周伯通写了这一段,说不定有人相信。

朝见车迟国王的情节,原著和剧本、电视剧又有不同。剧本和电视剧里,三个国师先告状,唐僧师徒随后才到。原著里则是先唐僧师徒朝觐,三个国师才到。这样一改动,唐僧形象就好多了,至少不那么怂。原著里一直都是孙悟空在辩解。结果是:那国王本来昏乱,被行者说了一遍,他就决断不定。

在国王的演员选择上,86版选择了战友文工团话剧团的演员赵玉秀,开场的一个老和尚也是他演的。他真的把老和尚的质朴、懦弱和国王的糊里糊涂、拿不定主意、听风就是雨拿捏得恰到好处。另外,剧本和电视剧给车迟国王后大量加戏,把她塑造成国王的“贤内助”,行事明显比国王更稳重,且有些袒护唐僧师徒。车迟国王后也是“小品王”赵丽蓉老师塑造的经典荧幕形象之一。

求雨环节中,剧本和电视剧把降雨的神仙作了简化。推云童子、布雾郎君被彻底删掉,雷公、电母的领头人邓天君消失了,负责降雨的四海龙王也被“雨神”代替。原著中,降雨就是龙王的任务,没有专职雨神。原著安排四海龙王出场也是对前文的照应:

行者又将前项事说了一遍。道:“向日有劳,未曾成功;今日之事,望为助力。”龙王道:“遵命!遵命!”行者又谢了敖顺道:“前日亏令郎缚怪,搭救师父。”

这里既照应了红孩儿,又照应了小鼍龙。但作者此处把西海龙王写成了“敖顺”,后面“下油锅”环节出场的北海龙王也是“敖顺”,跟前面黑水河一样,作者总记不准自己设计的西海龙王名字。

后面的比赛,剧本和电视剧情节跟原著差不多,但参赛选手不一样。原著中跟唐僧比坐禅的是虎力大仙(照应《西游记平话》的伯眼大仙),剧本和电视剧是羊力大仙。86版电视剧实拍过程中,坐在云台高处的那不是真人,是两个假人。下面用杆子搭成的“高台”是没有承重能力的,真人坐不了。两位演员是坐在离地面有些高度的地方,摄像师躺在地上仰角拍他们,再带上周边的树梢,看上去就好像演员坐在高处一样。从云台上下来的不是徐少华,而是迟重瑞。这个镜头是后来补拍的,补的时候徐少华已经离组了,只能让迟重瑞来代替。原著中孙悟空是变成蜈蚣反击,剧本是变成蜜蜂。

剧本和电视剧中,跟唐僧比隔板猜枚的一直都是鹿力大仙,原著是三妖道一人猜一局。剧本中,孙悟空是让砍下来的头自动接回脖腔,但原著是鹿力大仙作弊,求土地扯住了孙悟空被砍下的头,孙悟空又自己长出一个头。正剧虽然没展现这一段情节,但明显有鹿力大仙悄悄念咒和孙悟空长着一个头、手捧一个头的镜头,有理由认为,剧组最初是想按原著拍的,只是没拍完善。

故事的结尾,作者升华了一下主题:行者将身一抖,收了毫毛。对君臣僧俗人说道:“这些和尚,实是老孙放了。车辆是老孙运转双关,穿夹脊,碎了。那两个妖道也是老孙打死了。今日灭了妖邪,方知是禅门有道。向后来,再不可胡为乱信。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


《斗法降三怪》的最大bug:鹿力、羊力的混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