嘈杂:胃热证


胃热:舌红口苦臭
主症:嘈杂,胃中灼热
嘈杂:是指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莫可名状,时作时止的病证。可单独出现,又常与胃痛、吞酸兼见。
似饥而不欲食(胃阴不足,胃失濡降),口燥咽干不欲饮,大便干结(燥、干结,典型的阴液不足)。

舌诊上焦:
心烦、头晕:舌浅红,心火旺盛。
慢性咽炎:舌尖中部凹陷,多为慢性咽炎。
舌诊中焦:
口干苦,善食易饥:舌中部为脾胃,舌红为胃热炽盛。
胁肋胀痛:舌两侧红,为肝火横逆犯胃。
舌诊下焦:
腰膝酸软:舌根质红,凹陷,为肾气不足。

主症:嘈杂,胃中灼热。
证机:胃热炽盛。
治法:清热和胃。
清胃脘之热,安中除烦:黄芩10克、黄连10克、竹茹10克。
降逆和胃:陈皮10克、枳壳10克。
甘淡渗湿宁神:茯苓40克。
调和诸药:甘草10克。
7剂、水煎服,日1剂

嘈杂
是一种症状,特指胃脘部一种似饥,非饥,似痛非痛,难以名状的一种病证。往往时作时止,或者病人叫做有点烧心的感觉,嘈杂烧心感。
病因有胃热、胃虚、和血虚,病机是胃气的阻滞,所以治疗上面,如果是胃热的,我们要和中清热,用温胆汤。温胆汤的方子很有意思,加黄连,叫黄连温胆汤,方名叫温胆,治疗的方法实际上是清胃、它的作用实际上是清胃。如果胃虚的用健脾和胃,用四君子汤。如果血虚的,用归脾汤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