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启示之启示——“胡言乱语”
启示,指从某种事物有所启发指示,有所感悟。
人类似乎总是妄图从外部世界得到什么来补全或者证明自己。有时我们学习到知识,但有时候这些“启示”,又太唯心。
人们用外界的一部分来构成自己,又用另一部分来证明自己。
到我们面临重大的“是与否”的抉择忧心如焚时,看过莎士比亚的人或许会想起那句话,“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在斗争中结束这一切,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是更勇敢的?”……
我们学到一些知识,认识到世界的一种被他人描述的模样和可能,我们就会用我们的现实世界来试图证实。反之,“他看着我的眼睛,说我说谎。”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难免会怀疑。就算处于相同的境地,也会有不同的感受,“感同身受”事实上无比困难。
人认识世界本质是极主观的,人主观的认识这个世界,对绝大多数事物有一个自己的评价。但人怎么认识自己,怎么确定自己的存在,怎么决定自己意识的边界,怎么确定这一切不是一个遥远的梦?
人的思想可以走很远,譬如飞往遥远浩瀚的星河或者溯回古时的秣兵厉马,铁马冰河。但这些想象同样也需要自我的一部分现实来填充。
自我的边界是由他人来确定的,准确说,是由自己眼中的他人来确定。“他人”这个客体是我们存在的一部分的“锚”。但萨特亦说过“他人即地狱”,这个“客体”也可能让我们“倾覆”。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把“人”进一步复杂化的同时,或许也指向了某种答案——一种唯物主义,即人类的一切尊严,思想和历史,只不过是人类传承下来理解,解释世界和自己一座长桥,一座横跨人的生与死的长桥,人本质只是一种更聪明的动物。
世界只是这样的形成,或许有一天我们可以明白这世界诞生的原理,但我们已经诞生于这个世界。毫无道理的出生,生与死之间并无所谓意义。
但这并不是“虚无”,对一个人来说,真正的虚无只有“死亡”。人类见到一些事物会自然诞生情绪,这些是刻在我们遗传片段中的。人类被自己的身体控制着,从不完全属于“自己”。
或许只有走过那横亘于生与死的长桥,走到尽头,走到彻底的虚无中,一切才完全属于“自己”。
这就是我的启示之启示,一些胡言乱语,徒增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