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荀子,中国两千年制度的无名设计师【百家争鸣12】

确实理想化,但
荀子推崇圣人治世,其中举得一个例子就是周公旦,经过荀子制度中的圣人、君子、士子的选拔,终究是权力阶层被贤人逐渐取代。
届时皇权倘若失礼违法,失去了合法性你又需要担心什么皇权血统呢?倘若没有,你又担心什么圣人难以成为实际统治者呢?
其二就是,君子是指能将礼化为内向志在的人,他们与圣人的差别在于成就,属于是璞玉,君子将礼刻在了骨子里又怎么会反礼然后又为自己牟利呢?
包括士子,士子倘若不能维护好礼法甚至于违反礼法,那他们不就是不化之人吗?
你与其将这套制度理解为等级制度,不如把他的当成是反腐公署,反腐公署里没有腐败的人吗?当然有。
但他们天生就是为了反腐而存在的,当一个国家的反腐公署里的人都是腐败的人的情况下,这就已经不是反腐公署的问题了。
一句话,一个思想到底实不实用?
思想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分。
荀子本人并不反对仁,也不反对儒家理想的王道政治,只是在现实上和孟子达成的途径不一样。荀子认为人应该通过礼来达成仁,孟子认为仁是人本然之性,只需要让他自然表现而形成礼。除了这一部分孟子极大的发扬了孔子的理论,其它很大一部分孔子思想都被传到了荀子那里,之所以后世这一部分内容逐渐地位下降甚至不被重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些思想具有鲜明的现实性,指向的就是当时的伦理、社会和政治,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部分内容逐渐的就不适用,进而地位下降了。荀子确实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但是先秦儒家的本然面目是什么样往往被人忽视。儒家之所以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不仅仅是因为仁义礼这些思想性的东西,还有很重要的原因是儒家教授的内容直接继承自王官学,学了可以直接在社会中做事
(打这么一大段字累死我了[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