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企业向老板借款出大事了!即日起,企业向个人借款一定要按这个来

2023-04-07 09:04 作者:花姐说会计  | 我要投稿

中小企业中有很多这样的老板:“公司是我开的,我的钱就是公司的,所以,我的钱=公司的钱”


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公司会借老板的钱。


遇到这种情况,可是难为我们一大波财务人员,咱们学员就来问翅儿:“老师,公司借老板的钱,安全吗?要交什么税呢?”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关于“公司借老板的钱”这件事儿。


我们先来看看“是否安全”这个问题,换句话说就是看这个行为是不是合法?


直接看这个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法人之间、非法人组织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为生产、经营需要订立的民间借贷合同,除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以及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的情形外,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在本单位内部通过借款形式向职工筹集资金,用于本单位生产、经营,且不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以及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的情形,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通过这个规定我们可以得出:“公司借老板的钱”,只要用途合法,借款行为就是合法的。


那知道合法了,另一个就是涉及的税金问题了。


带大家从以下几个税金来分析:

1.增值税:

如果是有偿的情况,按照老板收的借款利息,计算缴纳增值税


老板是自然人按小规模纳税人缴纳增值税,由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到2023年12月31号前3%征收率减按1%征收,并且月度10万内季度30万内免增值税,所以老板是有偿借款的话直接去税局代开利息发票就行。


觉得咱们老板收的借款利息也不可能超过这个优惠政策的额度,所以增值税基本是不用交的。


那无偿呢?根据财税〔2016〕36号文第十四条规定,下列情形视同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一)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提供服务,但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


在这里,我们的出借人是老板,老板就是自然人,文件里视同销售的出借主体是“单位或个体工商户”,不包括自然人。


所以,如果是无偿的情况,不用按视同销售处理,当然也不涉及增值税了。


2.印花税


我们知道大部分情况,签订合同就需要缴纳印花税,但是这里的借款合同是老板和企业签订的,他们双方都不是金融机构,在印花税法中税目表关于借款合同的说明如下图


这里总结一句话就是:老板和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不交印花税。


3.个人所得税


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与自然人签订的借款合同支付的利息,需要支付方按照20%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套用在这里就是:公司借了老板的钱,在给老板支付利息时需要按“利息股息红利”个税项目按20%代扣代缴个税


这时候肯定会有同学产生疑问️,如果是无偿呢?不就没有利息,同时也没有个税了吗?


我们来看看个人所得税法的第八条规定



规定里很明确的说了,这个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税务机关有权进行纳税调整,所以个税风险还是存在的。


有的学员可能会说他们一直都没有申报这部分个税,税务机关也并没有找过;


这里提醒一下⚠️这种情况是偶然,风险隐患埋下了,爆发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4.企业所得税


谈到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首先要以“用于生产经营”为前提。我们可以假设公司借老板的钱符合这个条件,然后再继续谈论下面的问题。


站在公司角度,如果是无偿借老板的钱,那肯定没有利息支出,也就没有所得税前扣除的金额;

但是有偿借款呢?有利息支出就一定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吗?


我们知道这种借款产生的利息支出发票是必要条件之一。


这种情形下需要老板开具利息发票,有发票了再继续看是否可以税前扣除,翅儿这里分情况来说:


(1)第一种情况:老板把企业注册资本在章程规定的时间内缴足的:


由于公司和老板是关联方,在借款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时还要符合一个条件:



2008第121号文规定如下:


从文件中分析得知同时满足:


A.关联方税前扣除比例为2:1

B.利息不能超过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金额


举个:


假设甲公司(非金融企业)从自然人股东C借款1000万,约定年利率8%,并在支付时C给甲公司代开出利息发票。自然人股东C对甲公司的投资已实际全部缴纳,投资金额300万,同期同类的借款利率为6%,并且利息支出全部符合费用化的条件。

根据这个案例,甲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利息为:


A.关联方税前扣除比例为2:1 300*2=600万

B.利息不能超过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金额 600*6%=36万


所以,即使合同约定的利率是8%,实际借款金额是1000万,财务账上体现的利息为1000*8%=80万,我们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时仍然要遵循所得税法的规定,按照36万进行扣除


(2)第二种情况:老板没有将企业注册资金在章程规定时间内缴足的:


来看这个文件



由于现在大部分的企业都是认缴制,所以很多股东就会把认缴出资的时间写的很远。


再举个帮助大家理解一下政策:


假设甲公司2022年1月1日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认缴出资的截止时间为2032年1月1日,甲公司2022年从自然人股东C借款500万元用于生产经营,约定年利率8%。2022年12月31日支付利息40万元(500*8%),并且利息全部符合费用化条件,2022年利息40万元能否税前扣除?


根据文件政策分析:认缴时间是2032年1月1日,2022年的利息满足条件,参照上面讲的"第一种情况"处理。


如果把案例条件换一下


假设甲公司2020年1月1日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认缴出资的截止时间为2022年1月1日,但是在这个出资截止日期前自然人股东C并没有进行出资。甲公司2022年从自然人股东C借款500万元用于生产经营,约定年利率8%。2022年12月31日支付利息40万元(500*8%),并且利息全部符合费用化条件,2022年利息40万元能否税前扣除?


还是从文件中分析:认缴时间为2022年1月1日,但实际没有出资,所以这个利息“不属于企业的合理支出,应由企业投资者负担,不得在计算企业所得税额时扣除”。


在这里就不涉及债资比问题,也不涉及同期同类利率问题了,所有的利息全部不可以税前扣除。

“免责声明: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仅用做交流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企业向老板借款出大事了!即日起,企业向个人借款一定要按这个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