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师妹的故事376
这只是一个故事, 无真实人物关系, 无准确时间线,切勿当真,切勿入戏,切勿上升。

下午场顺利进行,事实证明,张九龄没有误场,并且真的也被朱子言骂死了。
下了场张九龄真的累惨了,主要是实在没得着空休息。在朱子言宿舍睡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可是窝在沙发上也是真的难受,几乎就没睡踏实;还不到十点朱子言就把他叫起来,开着他的车送到了北京南站,好不容易朱子言陪着他候车,更是一会儿也舍不得闭眼了;上了车就更别说了,怎么睡也睡不好,那是肯定的。
好不容易午场下来了,王九龙这个缺德的还不让他消停,逮着他问东问西,听说他被骂惨了,笑得那叫一个开心。
曹鹤阳也跟着起哄,俨然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架势,还把其他人也招呼回来,一块儿“笑话”他。
好事儿不出门,坏事儿传千里,这个千里追“妻”人家不答应不说,还给臭骂一顿,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反正张九龄自己挺美,哥几个听的也挺开心。
放下他这边不说,朱子言心里还是乱糟糟的,思来想去还是犹豫不决,多少双眼睛看着呢,她不得不多想。
好在今天是没有场,送了张九龄从火车站回来,朱子言就回了宿舍再也没出来。门窗关了个严实,打着御子唱了三个多小时的太平歌词,会唱的唱一遍,不会唱的瞎唱一遍,都唱遍了就再唱一遍,唱到卢晓益给她打了三个电话都没听见。
“喂,干嘛呀?”
“诶呦姑姑您再不接电话我都要报警了!”
“有事说事儿!”
“您这是怎么了?怎么听着这么累?”废话,唱了三个小时太平歌词能不累吗,只不过卢晓益是不可能知道的。
“我练功来着,你到底有啥事儿?”
“我能有啥事儿,祝您生日快乐呗!”
“啊,谢谢啊。”
“诶诶诶先别挂呀,我妈邀请您到我们家来吃饭!”
“……”卢晓益的妈妈以前是唱评剧的,为人特别的热情,爱聊天,知道朱子言一个人北漂不容易,经常叫她到家里一起吃饭,性格倒是和师娘很像。卢妈妈邀请,还真不好拒绝,朱子言只好答应了。
怎么说呢,酒逢知己千杯少,遇到聊得到一块儿的人也不容易,别看岁数差了得有十岁,这俩人还越聊越开心。卢晓益跟他爸爸还有师父反倒被晾到了一边儿,女性话题还真是插不上嘴。
朱子言也是这些日子确实心烦,难得找个人聊天,甭管说点儿什么吧,有个出口总是好的。这姐俩是聊完评剧聊京剧,聊完京剧聊河北梆子,从河北梆子聊到河北美食,什么金丝小枣、驴肉火烧、玉田白菜、香河肉饼……也是架着朱子言吃的多见的广,要不还聊不下去了。
总而言之,也算是过了个不错的生日,尤其是卢晓益送的老唱片,虽说不能听,但也是很宝贝的纪念品,朱子言喜欢的不行。
冯照洋晚场还有演出,早早的出来了,朱子言刚好搭他的便车,可是其实一点儿都不顺路。“诶师妹啊,你在北京有五年了吗?”
“今年正好五年。”
“那行啊,你能买房了!”
“诶呦您别逗了冯师哥,我能买得起北京的房子?那不是开玩笑吗?”还别说她了,就说别的师兄,哪怕是早就红了的那些也是买不起,一个个的天天努力出去蹦跶,月月还是一样房贷车贷儿女债,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