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喜欢把“谢谢”挂嘴边的,往往就4种人

2021-04-27 15:49 作者:旺旺屋  | 我要投稿

听过这么一句话:

 

“为人处世,谨言慎行,礼行天下,福在眼前。”

 

深表赞同。


一个人表达的语言就像一把量尺,它能衡量出一个人修养的高度。


信口开河的人,往往缺少真诚与信任;

趾高气昂的人,往往缺少人性与温暖;

自私自利的人,往往缺少赞美与安慰;

懂得感恩的人,往往让人真心以待。



而那些喜欢把“谢谢”挂嘴边的人,往往是以下这4种人。


家风优良的人


有人说:

 

“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父母的格局,儿女的方向。”

 

深以为然。


父母和家庭,从来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和家庭的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家庭的氛围就像一种无形的力量,时刻滋养孩子生命的底色,让他谦恭有度,礼貌有佳。


家风优良的家庭,必然能够陶冶孩子的情操,塑造孩子的人格,养出一个知礼貌,懂恩情的孩子。


若人品是立世之骨,那家风便是传世之根。



一句“谢谢”,看似平常,却时刻彰显着一个人良好的修养和家风。


这样的人,必定受人欢迎,让人喜欢。


情商极高的人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越来越不爱说话,彼此的距离似乎也越来越远。


习惯了遇见,也熟络了告别;看透了凉薄,也放下了温暖。


感动仿佛成了奢侈品,“谢谢”这两个字,也开始变得难以出口。


可是即便如此,在人们内心深处,仍然向往真诚,渴望信任,而表达感谢,往往是拉进关系最有效的方法。


对于那些高情商的人来说,一句“谢谢”,便能让彼此迅速熟络,一声“辛苦”,便能让人心生好感。


小事见人品,细节见人心。



“谢谢”两个字看似简单,却能让人感到真诚与友善,让人在付出后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而这样的感觉,往往让人经久不忘,也会让彼此的关系,更加密切。


有距离感的人


有句话说得好: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也就是说,君子要在其位,谋其职,待人得体,言语有度,不生非分之想。


这是一个人距离感的体现,也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人与人相处,最难就是把握距离感,有时自以为相熟,跨越了边界,反而惹得彼此不悦,心生嫌隙。


而所谓的距离感,不是要求相互疏远,而是要让彼此在适当的距离相处舒服。


那些喜欢说“谢谢”的人,往往有着自己的准则,那些“谢谢”看似是客套,却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有分寸感的人,总是能体会对方的难处,知道对方的顾虑。


一句感谢,既不让对方尴尬,又留给他人几分体面,这样相处起来,彼此才会越来越舒服。



说话有尺,为人有则,才能让人心有好感,相处久远。


多表达一些谢意,多留下一点空间,感情才会不被辜负,真心才会换来真心。


懂得感恩的人


喜欢把“谢谢”挂嘴边的人,往往心怀感恩。


他们明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受人馈赠,应没齿难忘。


感情从来都是相互的,就如《诗经》中所说: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越是真心的朋友,越要珍惜对方的价值;

越是真心的帮助,越要感恩对方的付出。


人生在世,无论成败,总会遇到无数的帮助,而每一句“谢谢”,都应该是内心真实的情感写照。


那些收获感动时表达的谢意,得到帮助时铭记的恩情,都应该藏在心底,让它缓缓流淌。


而人与人之间,也就在这份恩情中,将善意传递下去,将美好涂染到世间各地。



生而为人,可以不完美,可以不富有,但不可以不懂感恩。


那些懂得感恩的人,才值得一生去交往,一生不相忘。



生活是一场场人山与人海的相遇,人生是一次次日出和日落的更迭。


行于人世,偶有困境,彼此伸出的援助之手,便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纽带。


面对陪伴我们,对我们好的人,请不要吝啬这份感谢。


他人的善良,要懂得赞美;

他人的真诚,要懂得呵护;

他人的付出,要懂得感恩。


一声“谢谢”,是品行修养的体现,让人舒服的同时,又心生暖意。



有距离也有感恩,有修养也有诚意,久处不厌,闲谈不烦,这才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状态。

来源于:旺旺屋


喜欢把“谢谢”挂嘴边的,往往就4种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