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一则不引人注意的讣告浅谈一下中国动画的历史

2023-06-09 10:41 作者:雷特男孩  | 我要投稿

前天,也就是6月7日,laterboy从网上看到一则讣告,著名动画艺术家、《雪孩子》导演林文肖老师去世了。


老实讲,laterboy也不知道林文肖老师,只知道上海美影厂更著名的万籁鸣兄弟和严定宪等,但是她导演的《雪孩子》小时候还是看过的。看了一下林文肖老师的履历,她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先后在《骄傲的将军》、《萝卜回来了》、《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大闹天宫》、《草原英雄姐妹》、《哪吒闹海》等三十余部美术片中担任动画设计,还导演或合作导演过《画廊一夜》、《金猴降妖》、《夹子救鹿》、《回声》、《不怕冷的大衣》、《补票》、《鹿女》、《舒克和贝塔》、《自古英雄出少年》等二十余部动画片。虽然并非每一部都有印象,但绝对大都看过。基本上和严定宪是一个时代的中国动画人。上海美术制片厂的历史,基本就是90年代以前的中国动画史。






在他们那个时代,中国动画不逊色于任何国家。尤其是《大闹天宫》(1961-1964年)和《哪吒闹海》(1979年),绝对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动画作品。虽然那样的精品数量也不算很多,但质量上限很高,也很有中国特色。但那是动画行业在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巅峰,和当时中国其他行业一样,中国动画也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上海美术制片厂也是国营企业,从全国吸纳优秀的人才进厂,然后不需要过多考虑市场收益进行创作,只需要完成国家的动画创作任务就行了。在这样的体制下,动画艺术家们可以全身心的进行艺术创作而不用考虑市场问题,代价就是产量不算高,题材选择有限。

在进入80年代后,中国已是市场经济时代,中国动画的水平和美日等先进国家相比已经肉眼可见的走向衰弱,即使是上海美术制片厂在80年代也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流失的问题,面对时代的变化也有些力不从心,动画创作者们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端着国家的铁饭碗安心创作。但其实说句公道话,中国动画那时的衰弱是相对的,80年代中国也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动画作品,比如《崂山道士》(1981年)、《天书奇谭》(1983年)、《九色鹿》(1981年)、《邋遢大王》(1987年)、《葫芦兄弟》(1986年)、《黑猫警长》(1984-1987年)等,laterboy也都非常喜欢,但主要是80年代美日动漫水平变得太强了,比如《变形金刚》、《圣斗士》等作品,无论质量、数量还是题材的丰富度和在全世界的风靡程度,都碾压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所幸,在最近这些年,中国也在慢慢赶上来。

80年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对动画行业来说,堪称分水岭的时代,不论是从中国动画历史,还是从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成长都能看得出来了。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世界动画强国,宫崎骏是日本动画的标杆式的人物,70年代宫崎骏就开始导演动画作品了,laterboy最早看过的宫崎骏动画作品是《鲁邦三世》(1971年)、《三千里寻母记》(1976年),无论从制作上还是内容上,根本看不出是宫崎骏作品,因为那时候的动画风格和后来吉卜力工作室的画风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画面上要简单很多,未必能领先中国动画。

但是到了80年代,宫崎骏导演的《风之谷》(1984年)就让人眼前一亮,美术质量和题材都非常好,简直就是划时代的作品。而且宫崎骏随后还非常高产,质量也越来越好,每隔两三年就能制作出一部高质量的作品,比如随后的《天空之城》(1986年)、《龙猫》(1988年)。无论是从美术画面上,还是题材和剧情上,和中国都逐渐拉开了差距。更大的问题还在于,中国动画行业在面临人才流失,而日本动画行业人才辈出,像宫崎骏那样出色的动画导演,还有好几个,比如押井守、大友克洋、庵野秀明、今敏等,漫画领域的差距就更大了,漫画可以给动画提供源源不绝的IP。从中可以看出,动漫领域无论是作品数量、质量、题材丰富度、人才数量、人才梯队……到了80年代中国已经全面落后。

对于80后的laterboy来说,从小就是看上海美术制片厂动画长大的,但看得更多的是美日流行动漫长大的,默认美日动漫就是比中国强。但随着年龄长大才逐渐认识到,中国动画也曾经有过辉煌。中国动画起步非常早,早在1941年万氏兄弟就创作了第一部长篇动画《铁扇公主》,早期的日本动漫人对中国的动画作品和制作人都是充满崇敬的。1980年有日本漫画之神美誉的手冢治虫就访问过上海美影厂,见到过万籁鸣、严定宪等中国动画前辈。1984年创作出《风之谷》的宫崎骏以学习的态度访问了崇拜已久的上海美术制片厂,希望能与中国同行们交流动画创作的问题,结果却失望而归,从此再也不来中国了。因为那个时候中国方面已经不关心艺术创作,和宫崎骏交流最多的问题不是艺术,而是薪酬问题。

80年代中国制作的那些动画如《九色鹿》、《葫芦兄弟》、《黑猫警长》、《邋遢大王》等,剧情上都很不错,但总体上老实讲,已经相对落后于美日了,论国际影响力甚至比不上60-70年代的《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美术质量上比不过,动画数量上更拼不过,剧情上还是以传统文化说教为主,题材太过于单一。

到了90年代,值得一提的作品甚至更少,与美日动漫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不过美术上有较大差距,但在制作技术上倒是没落后太多,最值得提一嘴的《宝莲灯》(1999年)是中国制作的第一部电脑制作的二维动画作品,距离美国的动画《狮子王》(1994年)和宫崎骏动画《幽灵公主》(1997年)都不算太远,《宝莲灯》在动画插曲方面也毫不逊色,三首插曲张信哲的《爱就一个字》、李玟的《想你的365天》、刘欢的《天地在我心》都非常经典。而央视版的《西游记》(1999年),《海尔兄弟》(1995年),《蓝猫淘气3000问》(1999年)这几部TV动画,虽然产量不小,但跟同时期的美日动漫相比,差距明显,甚至制作公司要靠国家补贴才能生存的地步。

所幸,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和中国国力地位一样,中国的动漫领域也在复兴,《大圣归来》(2015年)、《大鱼海棠》(2016年)、《白蛇缘起》(2019年)、《雾山五行》(2020年)、《哪吒魔童降世》(2020年)等作品,让人看到了中国动漫的希望,而且,现代和过去已经完全不同了, 中国动漫在题材上已经百花齐放,制作技术上二维、三维的都有,尤其是三维动画,与国外的差距看起来也不那么大。今年上映的《中国奇谭》,《镖人》都非常好,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动漫领域的不断市场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资本的进入,各种漫画网站和漫画APP平台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相信中国动画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从一则不引人注意的讣告浅谈一下中国动画的历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