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社会工作者考试第七章 矫正社会工作摸底自测

2023-04-03 18:04 作者:liaojiaohong  | 我要投稿

第七章    矫正社会工作摸底自测

一、单项选择题

1.老赵结束强制隔离戒毒回到社区,发现妻女已搬家,不知去向。邻居对他避而远之,找工作也屡屡碰壁。老赵找到社会工作者,要求获得经济补助。当得知无法马上获得补助时,老赵突然情绪失控,指责社会工作者不负责任,扬言要复吸报复社会。面对老赵这种情况,下列社会工作者的做法中,体现社会工作接纳原则的是(     )。(2021)

A.对老赵的境遇表示理解,请他坐下慢慢说

B.让老赵冷静下来,并告知申请补助的流程

C.向老赵宣讲禁毒法,并强调复吸的危害性

D.向街道禁毒工作部门反映老赵的具体情况

2.社会工作者小梁在为社区矫正服务对象开展就业能力提升小组工作中,邀请已成功就业的服务对象担任辅导员、分享就业信息、负责就业面试辅导的活动策划、带领情景模拟活动等。小梁在小组工作中的上述安排,目的是(        )。(2021)

A.促进服务对象的社会融入                 B.提升服务对象的就业技能

C.发挥服务对象的正面影响                 D.提高服务对象的自决能力

3.社区戒毒人员大李在一次个案访谈中向禁毒社会工作者透露,他已被吊销驾照,但仍然偷偷开车帮朋友运送货物,他运气很好,从未被交警发现。根据矫正社会工作的保密原则,针对大李所说的事情,禁毒社会工作者合适的做法是(      )。(2021)

A. 告知大李会向警方报告此事               B.严厉批评大李的无证驾驶行为

C.肯定大李“助人为乐”的行为                 D.为大李保密,提醒其注意安全

4.大刚因吸食毒品被责令社区戒毒。社会工作者小林家访时发现,大刚对吸毒的危害知之甚少,认为小吸无碍;大刚的父亲和几位邻居也曾是吸毒者;大刚居住的社区周边有许多网吧,一些青少年流连其中。小林计划采用社区工作的方法帮助大刚戒毒。下列做法中适宜的是(     )。(2020)

A. 以父亲吸毒的前车之鉴激发大刚的戒毒决心

B.让大刚从模拟影像中看“吸毒10年后”自己的样子

C.与相关部门会商,联动治理大刚居住周边的生活环境

D.采用青少年拓展训练的方法,助其增强体质,调节情绪

5.赵某因琐事与邻居发生纠纷,将对方打伤,被判处拘役6个月,缓刑6个月,成为社区矫正对象。赵某参加公益劳动时,常被社区居民指指点点。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老李发现这一问题后,在社区中举办了社区矫正专家讲座,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矫正知识,以改变居民的偏见,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老李在上述社区矫正服务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是(      )。(2020)

A. 开展社区宣传教育                        B.挖掘矫正志愿力量

C.制订矫正工作计划                         D.培育矫正互助小组

6.大李因盗窃罪被判处拘役5个月,缓期5个月执行。大李对判决不服,认为自己犯罪是受人教唆,一时好奇,冲动而为,不应承担全部责任。针对大李的这些想法,社会工作者在帮助大李时,主要工作任务应是对其进行(      )。(2019)

A. 监管           B. 矫正              C. 帮因              D. 执法

7.社会工作者小王受法庭委托撰写服务对象李某的社会调查报告。该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李某,于2018年6月18日以欠债不还为由,将被害人张某扣留于一辆商务车内。两天后警察介人,张某获救。李某以前没有犯罪记录,此案件主要因经济纠纷而致。”小王上述社会调查中还应补充的信息是(      )。(2019)

A.小王的工作简历                                   B. 非法拘禁的认定标准

C.李某的现实生活状况                            D. 社区矫正的帮救建议

8.25岁的小新因吸食冰毒成瘾被责令社区戒毒,成为社会工作者小林的服务对象。小林通过评估发现,小新“溜冰”是为了“助兴”,他身边很多朋友也这样,小新没有什么改变动机,持续吸毒的可能性较大。对此,小林拟运用激发小新内在动机改变的方法为小新进行个案辅导,以帮助其戒除毒瘾。下列小林制定的干预策略中,有助于激发小新内在动机改变的是( )。

A.与小新探讨远离毒友的方法

B.与小新探讨持续吸毒的好处与坏处

C.与小新探讨如何调整不良的生活方式

D.与小新探讨如何遵守社区戒毒的相关规定

9.为了预防被监禁人员犯罪思想观念和行为的“交叉感染”,社会工作者拟采用“现实治疗法”,对新入监的青少年初犯开展“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小组工作。下列小组工作的服务目标中,正确的是协助这些青少年(     )。(2019)

A. 戒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B.改变偏差扭曲的心理结构

C.了解合法公民应具有的素养               D.为自己行为负起完全的责任

10.狱中服刑人员老张已有多年未见女儿,十分想念,由于女儿远嫁外地,老张不忍心让女儿长途奔波来探视他。矫正社会工作者小何在得知老张的情况后,协助老张女儿申请了远程探视,老张父女通过视频“见了面”。交谈中,女儿告诉老张,今年她又生了个儿子,女婿也升了职,日子过得很好,老张很欣慰。小何的工作回应了老张的(        )需要。(2018)

A. 社会适应           B. 教育            C. 家庭生活            D. 经济

11.研究表明,涉毒家庭大多存在对未成年人子女监护不当的问题,同时,孩子在学业和生活上取得的进步是一种支持服刑对象戒毒的正向力量。据此,禁毒社会工作者计划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为有未成年人子女的吸毒人员提供帮助,激发他们关注子女成长的动机,提升其对孩子的监护能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最适宜开设的小组是(      )。(2018)

A.“爱如明镜”亲职教育小组                 B.“涅槃重生”同伴教育小组

C. “生命如歌”戒毒康复小组                 D. “无毒人生”社会适应小组

12.矫正社会工作者小林针对有些矫正对象因长期服刑不适应出狱后的生活这一问题,为其开办了以“生活适应”为主题的小组。在小组过程中,小林模拟西餐厅的情境,让服务对象分别扮演“主厨”“侍应生”与“顾客”,尝试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和需求,以提升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能力。小林的上述做法回应了服务对象(       )的需要。

A.再社会化       B.正常家庭生活        C. 基本生存保障      D.就业权益保障

二、多项选择题

13.王某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回到社区后,自暴自弃,既没有收入来源,又不出去工作,也不与家人和邻居来往。一天,王某找到居委会,要求居委会给予其经济救助,并扬言自己身患传染病,若不给钱,就会做出过激行为。居委会工作人员耐心劝导,却遭到王某的恶语攻击,遂将王某转介给社会工作者小张。从王某的上述行为表现可以看出,王某具有矫正社会工作服务对象(    )。(2002)

A.冲动好斗的人格特征                  B. 吸毒人员的生理特征

C.自卑消沉的心理特征                  D. 多重困难的生活特征

E.与社会脱节的社会特征

14.小刚高中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工作,靠父母养活,最近因交通肇事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为此,小刚情绪十分低落,躲在家中足不出户,拒绝与外人交往。小刚父母也因此事经常发生争吵,家庭关系十分紧张,本案例中,小刚的服务需求主要有(     )。(2019)

A. 正常家庭生活的需要                    B.再社会化的需要

C. 教育、就业的保障需要                 D. 法律维权的需要

E.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

15.小王因涉嫌欺诈罪被起诉,社会工作者撰写了小王的社会调查报告提交法院作审判参考。该调查报告陈述了小王的“犯罪”过程,呈现了小王以前的犯罪记录;描述了小王的家庭、教育和工作经历等状况;分析了小王“犯罪”的原因及其对自己行为的认识。上述社会调查报告包括了(    )等基本内容。(2017)

A.审判建议               B.小王的前科                  C.小王犯罪事实的记录

D.小王的生活史        E.社区矫正的目标和任务

16.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

A.司法判决前               B.监禁场所中                C.社区矫正中

 D.刑满释放后             E.重返工作后

17.社区矫正是矫正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中国内地矫正社会工作制度起步阶的重要建设内容。下列关于社区矫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与“监狱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

B.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监狱内

C.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进行

D.目的是促进罪犯顺利回归社会

E.行政的主体是专门的国家机关

 


社会工作者考试第七章 矫正社会工作摸底自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