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玩了这么多年防守图 你可能都没放飞自我过

2020-11-18 21:41 作者:天天RPG丶  | 我要投稿

上世纪80年代,一种少数派科幻世界观被人们津津乐道,而在这之后,又被经常运用在科幻小说中,曾在国内红极一时的科幻小说《无限恐怖》的核心概念也出自于它,这便是“盒子理论”。

假设人类在某一天制造出了一台超级电脑,这台电脑的运算能力远超于当今人类的认知。逐渐的,在无止境的自我学习过程中,这台电脑从人工智能基底上诞生了自己的“思维”。而超级计算机的性能强大到让它能模拟出一个和现实无差别的世界,而在这个世界中的出生的“人”,不可能会意识到,这个世界正在被"盒子”外的人所监视。

盒子理论有许多不切实际的地方,但令人细思极恐的是,我们又如何证明自己生活的世界不是另一个“盒子”呢?

这就好像是一张张RPG地图,在预设的胜利/失败条件下,玩家所做的不过是在避免游戏失败,或是努力朝胜利迈进,即使地图在玩法上给玩家留足自由发挥的空间,也几乎不可能跳出魔兽原有的框架。即使是以自由度著称的《GTA》,你也无法走进每一桩建筑,和游戏里的NPC发生些你想要的邂逅。

特别是在防守地图中,玩家上场就被强加了一层责任:守护好这个基地,它要是爆了,游戏就输了。但这个看似没毛病的天职,十几年来玩家很为此买单,毕竟防守图,你不守家还想干嘛?

但是从游戏逻辑的角度来说,这个没有前因后果的设定是荒诞的。上来就要守卫人类最后的城堡,不然的话魔王就会毁灭这个世界,仔细一想,那又如何,关我何事?

要是让玩评选魔兽争霸中最让人记忆深刻的一场战役,那我相信海加尔山之战跻身前三应该问题不大。而这场实力悬殊的经典防守反击战,之所以能让人无法忘怀,主要原因就是它的铺垫够深。在原版战役中,我们不难看出兽人与人类之间存在着无法跨越的世仇,而在整个世界都危在旦夕时,无论是何出身,都在这场战役里放下种族间的仇恨,共同聚集在了世界之树的脚下。事实证明,海加尔山书写的史诗是有血有肉的、

可能有玩家会说,RPG地图载量有限,不可能每做一张防守图,就要塑造整个世界观。的确如此,不过也有地图明白这样的道理而选择避重就轻的。例如《幻想曹操传》,作为一张防守+角色扮演的图,以大量的剧情铺垫了之后防守城堡的前因,也让玩家在一张图中尝到了更多元的游戏体验。

或者干脆就以历史为背景,《守卫剑阁》相信不用作者去解释,玩家也懂得为什么要守护诸葛亮。再或者就《守卫雅典娜》,毕竟在原作中都知道雅典娜就是人质担当,要守护她也没有什么违和感。

第二个在防守图中束缚玩家的就是过于公式化的成长设定。现在最常见的设定就是在出新手村后给玩家一把剑和一面盾,再来一个能记录杀敌点的饰品,之后就能花钱来强化这三件套了。搭配上换汤不换药的升级路线(在有的地图中喜欢叫他转生,而有的喜欢称之为突破境界),一张可复制的公式化防守图就完成一大半了。

虽然说可以自己选择先打哪个试炼,但是难度并不相同

小鸡倒不是否认这种模式,毕竟公式化鼻祖育碧也不会如此成功。大量的防守图采用这种模式也有优点,例如玩家在新地图中学习成本大幅降低,稍微尝试个1,2把就能通关N1。

而且这样的地图能让玩家更好的感受到游戏带来的感官刺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爽快感。玩游戏,不就是为了爽嘛?

曾经何时的TD图,玩家们在游玩时无时不刻不得紧盯着屏幕,生怕漏掉一个怪,再去思考之后还有几次犯错的机会。这种漏怪不可逆的模式并不见得有多好,只不过当初市面上的TD图都这么做,它也自然而然成了主流。直至循环圈+怪物总上限的模式诞生,迅速取代了“漏怪不可逆”,成为了新时代的风向。

小鸡在想,有没有可能将来有一天,防守图能够无限降低基地扮演的重要程度,同时让现有的一些系统不再成为必要的元素,例如装备,练功房,甚至等级。在新的平衡出现之后,或许就是防守图被赋予新生命的时候。

玩了这么多年防守图 你可能都没放飞自我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