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 | 同等学力法学综合考试近20年历年真题解析(节选)
#考研真题资料

2000年真题节选
1、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补偿或接受惩罚的( )。
A.不利后果
B.否定性评价
C.特殊义务
D.强制措施
【答案】C
【考点】法律责任的概念
【解析】法律责任是由于责任主体违反法定或约定的义务而必须承担的具有直接强制性的特定义务。我国法理学者们通常把法律责任分成广义法律责任和狭义法律责任两类。按照这种区分,广义的法律责任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法律义务的同义词;狭义的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补偿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即由于违反第一性法律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法律义务。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为( )。
A.禹刑
B.吕刑
C.《法经》
D.《九章律》
【答案】C
【考点】战国时期的主要变法活动及其成果
【解析】A项,“禹刑”,是夏代法律的总称、泛称。B项,周穆王为革新政治,推行了一系列改革的措施。在法律方面,命令吕侯作“吕刑”。C项,《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传统成文法典,是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公布成文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D项,《九章律》在原秦律六篇《盗律》《贼律》《囚律》(又称《网律》)《捕律》《杂律》《具律》的基础上,增加《户律》《兴律》《厩律》三篇,形成九篇体例。汉《九章律》成为两汉基本法律。
3、北宋时期为加强地方司法监督,在州县之上,设立( )。
A.提点刑狱司
B.三司推事
C.三司使
D.察院
【答案】A
【考点】宋代的司法制度
【解析】A项,宋太宗时期开始,州县之上设立“提点刑狱司”,作为中央在地方各路的司法派出机构。提点刑狱司定期巡视州县,监督审判,详录囚徒。凡地方官吏审判违法,轻者,提点刑狱司可以立即处断;重者,上报皇帝裁决。
BC两项,三司推事和三司使均是唐代的司法制度,唐代中央或地方发生重大案件时,由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大理寺卿组成临时最高法庭审理,称为“三司推事”。有时地方发生重案,不便解往中央,则派大理寺评事、刑部员外郎、监察御史前往审理,为“三司使”。
D项,察院属于唐、宋御史台下属机构之一。
4、明代将传统的御史台改为( )。
A.大理寺
B.刑部
C.法部
D.都察院
【答案】D
【考点】明代的司法制度
【解析】明代把御史台改称都察院,扩大监察组织和职权,设立左右都御史及监察御史等官,负责纠举弹劾全国上下官吏的违法犯罪,并且参与重大疑难案件的审判工作,监督法律的执行。都察院附设监狱,关押皇帝直接交办的重要案犯。
5、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的职权属于( )。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D.最高人民法院
【答案】A
【考点】全国人大的职权
【解析】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的主要职权是:①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②制定、修改基本法律;③选举、决定和罢免最高国家领导人员;④决定国家重大问题;⑤监督由其产生的国家机关;⑥其他应当由它行使的职权。
6、属于国家机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 )。
A.人民
B.公民
C.国家元首
D.政党
【答案】C
【考点】国家机构
【解析】国家机构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有机联系的国家机关的总和。根据《宪法》的规定,我国国家机构可分为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军事机关、国家监察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ABD三项均不属于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7、我国刑法规定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刑罚的情节之一是( )。
A.防卫过当
B.未遂犯
C.自首犯
D.预备犯
【答案】A
【考点】正当防卫
【解析】根据《刑法》第20条的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所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对防卫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项,第23条第2款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项,第67条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D项,第22条第2款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节选自识库学习网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历年真题及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