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维斯比级护卫舰,来自北欧的神器,它是如何隐身的?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隐身”在军事上的价值,尤其是在一战前后,人们更广泛地研究装备隐身技术,战舰隐身就是很重要的课题,在那个制霸海洋就能掌控世界的时代,提升舰队实力并且隐藏战术意图,往往意味着在决战中增添一分胜算。

当然了,那个时候还没有雷达,军舰所谓的隐身还非常原始,因为海上侦察基本都靠肉眼观察,所以这些军舰的隐身技术也都是用来欺骗肉眼的,通过在军舰表面绘上不规则的图案,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远距离的分辨率,让敌方观察者有很低的可能错过目标,但这种涂装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迷惑对手,让对手误判自己的航向、航速,从而得出错误的射击参数。
当雷达技术成熟后,战舰的隐身技术陷入迷茫状态,因为战舰这么大的装备浮于水上,只要雷达自身技术没多大问题,基本不会看不到,并且人们还根据装备的红外特征开发了新的侦察手段。

现代化隐身技术运用最成熟的应该是空军,以F-22、歼-20等机型为代表,飞机开始往雷达隐身、红外隐身等方面发展,陆地上也有隐身坦克但没能成为主流,战舰隐身则是近年来发展比较迅猛的军工科技,最近二十来年新下水的大小军舰,好像没有一个带有倾斜构造的整洁外表就拿不出手一样。
北欧地区在最近一百来年没有出一个能够影响世界格局的国家,不过它们却总是在军工技术上影响着世人,时不时整出几款别具一格的装备,瑞典的维斯比级隐身舰就是这样一款装备。

维斯比级的隐身重点强调雷达隐身和红外隐身,这也是主流的研发方向。维斯比级战舰排水量并不大,仅有640吨,这对它的隐身非常重要,它的舰体得以大量采用了由PVC、碳纤维和乙烯基层构成的材料,不仅如此,舰体表面还覆盖了吸波材料,以及取消所有能够不露在外面的设备,外表也为隐身战机那样菱角分明的倾斜结构。除此之外如灯具、雷达、博福斯57毫米MK3主炮等设备也都是能够折叠或者收进专门的设备内。

在这种设计之下,设计师表示他们能将雷达反射面积缩小99%,虽然无法做到绝对的雷达隐身,但已经大幅度降低探测距离了。这里需要说明一下,降低99%的反射面积不等于降低了99%被探测到的概率,被探测到的距离还是要根据雷达型号、海况等具体情况而定。
在热特征处理上,舰艇的排气系统有点复杂,发动机废气首先经过一段管道,该管道与海水进行热交换,降低废气温度,然后废气继续移动到舰尾下方的隐藏式排气口向下排出。

除了上述几项措施,维比斯级还较多地采用质轻无磁的钛合金材料制作零部件,这样能降低自己的磁特征。
目前维斯比级隐身护卫舰算不上最优秀的隐身战舰,至少其他型号也有自己的亮点,不过它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设计至今,对不少后续的隐身战舰设计起到了影响。

但是这种战舰的实战表现到底如何,它在海上表现出的隐身性能到底能给它增添几分胜算,尤其是在卫星技术加隐身战机的联合绞杀之下表现如何,这就不得而知了,当前世界上还没有爆发一次真正隐身战舰的战斗,人们对它的了解基本来自于试验和军事训练,或许有一天隐身战舰会像隐身战机一样让我们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