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个棋子(张国荣)

讲真,看过一些张国荣的电影,没有一部是因为他而看。同时代的香港男性演员里,我比较喜欢梁朝伟;男歌星喜欢张学友。都没张国荣的事。对张国荣有印象,始于他死后。每年的四月一日,媒体都会有一波悼念哥哥的热潮。
诈死这个念头闪现后,度娘了关键词,还真的就有相关传闻。娱乐界大嘴宋祖德有过爆料,说张国荣活得好好的,已经出家。

虽然大嘴的网络诚信度不高,在这件事情上,我还是信的。我相信的是没死的这个结果,对于网传的死亡原因或炸死原因,我也是不太相信的。
最官方的版本是:抑郁症。不谈也罢。
宋祖德的版本是:

热心网友版本:

热心网友的这个版本里,有很多值得关注的东西。我想,这些境况,应该就是张国荣抑郁症的起源,同时也是诈死的原因吧。
为什么我会怀疑张国荣是诈死呢?自杀的日期太愚人。在愚人节自杀,要么是以死蔑视世人,要么是假死嘲弄世人。

下面,我就尝试从我以为的逻辑来解读张国荣的炸死。
热心网友的版本里,有句话非常一语中的:张国荣高估了中国人的思想开放程度。透过这句话,我似乎看到,意气满满的张国荣,在一众支持同性恋和准同性恋的群体的鼓动下,半被动半主动的出柜,成为了那个时代同性恋的明星代言。出柜的结果却是不可成承受之重。
死亡是最有效的切割。这是诈死最合理的解释。
除了准同性恋群体,媒体和资本是事件的幕后推手。媒体从来都是浮夸的,无事也要生非是媒体天生自带的属性。资本的成分比较复杂,可以是影视资方,也可能是人工生育的资方。张国荣当年拍摄了两部脍炙人口的同性恋影片《春光乍泄》、《霸王别姬》。影视资方炒作的动因极强,人工生育的资方相对隐性。但是资本从来都是长线布局。资本在研发了人工生育技术后,一定会考虑商业化运作。对于自然生育主流的人群,人工生育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无生育能力的群体和同性恋这样的小众群体,就是人工生育的准客户群体。也只有这些准利益获得的资方,才有持久的动力去助推同性恋的平权运动,且以人权的名义。
据估计算,中国同性恋人数在5600万至8400万之间,全世界同性恋人口约有3亿。几倍于无生育能力的家庭的数量。中国无生育能力的家庭约有1000万,全世界无生育能力的家庭约5000万至8000万。




这里需要特别声明,笔者无意贬低公益,只是更为客观的反应现实。为公益去魅,非我本意。
英雄大概率总是以悲剧收场。利益既得者躲在英雄的背后,让英雄站在台前,替他们去承受各种明枪暗箭,而他们躲在背后进退自如,收割利益。这是英雄的悲哀!自古莫不如是。
所谓英雄,亦摆脱不了棋子的命运。
最后附上张国荣的绝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