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我上青云》观影体验
今晚,终于看了上学期被安利的《送我上青云》。看完以后,心情有点沉重,同时也被触动到心坎。现在就说一下让自己觉得沉重的几个情感表达:
1.虚荣心:在与母亲跟阿姨们的聚餐上,盛男喝醉了时,母亲总是拿盛男小时候靠丰厚的家底穿名牌,长大了也能靠自己的努力穿名牌来炫耀,获取心理的虚荣心。
2.白活:在跟盛男吵架时,盛男说母亲蠢,什么都不知道时,母亲因为觉得被女儿说得好像自己白活了,觉得很难受。可这时盛男却觉得,自己一直那么努力,到头来居然还是因为生病而快要死了,突然觉得很可悲,觉得自己才是白活了。
3.在靠近死亡时,对死亡的恐惧,对生的渴望的那种无力感。
4.渴望性爱与被爱:盛男想要在做卵巢手术时跟自己喜欢的人做一次爱,好好地体验一次性爱的感觉,但后来才发现,那个满嘴人生哲理,那个看似很智慧,那个自己喜欢的人,原来是一个败给金钱,败给现实,甚至活得没有什么尊严与骨气的一个可悲的男人。最后,她与自己的朋友做爱了,让人欣慰的是,她做得很满足。同时,在去做手术时,也得到了家人的陪伴,站在山峰上时,听到别人说对她说:我爱你。哪怕这句“我爱你”是出自于疯子的口中,她也很重视,因为,她真的很希望听到别人说:我爱你。
5.想要被尊重:盛男喜欢的那个“光明”在欣赏自己的人人面前,在那个可以平等相处,且可以得到对方的尊重,有尊严地交谈人生智慧的人面前,不得不迫于现实而被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不得不卑躬屈膝的窘迫感,以及他最后选择自杀未遂,反而落得自己一身残疾。可他明明同时也是一个追求智慧,追求精神,追求平等的人,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他,对学历有着执着的追求,甚至他后来为了得到那牵强附会的尊重,来到岳父父亲的灵前,接受不属于他的鞠躬。除此之外,盛男的同事,之所以可以对那些仗着自己有钱就不尊重别人的人点头哈腰,也不过是为了有一天能成功,能出人头地,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6.到了别人眼中的结婚年龄,会面临来自家人,社会各方面的催婚压力。这一方面给人焦虑感,另一方面也让人更加意识到自己的缺爱,对爱的渴望,对懂自己的人的渴望与孤独。
7.婚姻的不忠所带来的孤独感:盛男的父亲背叛自己的母亲出轨了,但他们没有离婚,而盛男又要工作,母亲经常一个人,觉得孤独,觉得自己是多余的,或许母亲经常去购物,保养自己,也是为了用其他东西来填补内心的空缺,想要挽回自己的丈夫,于是她在李伯说自己年轻时,觉得感动,也很在乎陌生人安慰的短信。
8.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有些深藏内心的想法也很容易被误解:盛男觉得自己的同事只追求成功很可笑,可当同事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她才知道同事不过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尊重这一基本的东西。
除了这几个沉重的情感表达,剧情中让自己有哭点,鼻子很酸的镜头就是盛男跟母亲吵架后,李伯跟盛男说如果盛男死了,母亲以后会很难熬的话,于是总是很刚的盛男,拿着相机,主动(母亲之前好几次让盛男给她拍,她都不肯)去给在一边发呆与难过的母亲拍照,而母亲面对镜头,不管上一刻多难过,总能做出好看的笑脸,这个笑脸似乎在说:不管日子多难,还是要学会去笑。
同时该剧情还有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人物,就是那个精神有问题,总是呆在山上的人,按理说,因为他精神有问题,可能会引起作为观众的我的同情,可能会让我觉得压抑,但看完影片,觉得他虽然精神有问题,但却自由自在,没有烦恼的,反而活得很逍遥。
总体而言,这部剧表达了很多东西,且要表达的东西也很有深度,很有社会性,但这些东西,感觉综合起来过度与衔接得不够自然,很多情感表达,觉得还可以更清晰,更细腻,更深刻一点。但该通过怎样的画面,怎样的镜头剪辑,怎样的渲染与怎样的台词,才能让它达到想要的效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