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欧洲人对火器的重视,火药武器在欧洲的传播和改进应用

2023-02-12 23:42 作者:史唠客  | 我要投稿

在中国发明出可用于实战的火器后,这种战争利器便以一种无法想象的速度开始传播,1356年,朝鲜人开始配备火器;又过了一个世纪,火器传到了印度,到1500年,缅甸和暹罗开始使用火器;1542年,日本人也拥有了火器。而遥远的欧洲人,在更早的时间便开始派人采购火器了。


在1326年,也就是距离我们发现的最早的中国火器仅仅不到40年,在中国以西5 000英里的佛罗伦萨,就已经有两名官员受命购买火器和弹药。第二年,牛津的一位插图画家就在一幅手稿中描绘了小型火炮。在古代,从未有哪种发明的传播速度如此之快。火器在遥远的欧洲取得了迅速的成功。


在这一迅速传播的过程中,供给一方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13世纪进行的野蛮征服之后,蒙古大汗们在草原上确立了某种意义上的“蒙古统治下的和平”。在这个环境里,商人们可以将货物从亚欧大陆的一端运送到另外一端,马可·波罗不过是这些商人中最出名的罢了。商人们运输着货物,传播着信仰,将东西方联结在一起。同时,他们也在传播着微生物(比如黑死病),把灾难带给所有人。但不论他们传播的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都没有一样东西像火器那么重要。


与此同时,需求方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对于火器,欧洲人比这个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都更有热情,他们很快发现了它们的使用方法,并投身到对火器的改进工作当中去。1331年,也就是佛罗伦萨人第一次提到火器的短短5年之后,另外一些意大利人就在围城战中使用火炮了。到了1372年,正是火器轰倒了法国各地的城墙。


大约在1350年后,东亚地区对火器的改进进程放缓了;而在欧洲,对火器的改进正在加速进行。随着需求的增长,欧洲人发明了开采硝石的各种新方法。到了15世纪的第一个10年,硝石的生产成本已经下降了一半。与之相呼应的,金属工人开始制造规模更大、造价更低廉的熟铁火器,这些火器可以装填更多的火药,发射更重的炮弹。就在阿金库尔战役发生的7年后,英国的炮手们就展示了重炮的价值——他们把诺曼底的石头城堡炸成了碎块。


不过,英国人的经历也展现了大型火器的弱点。大型火器过于沉重,移动不便,而且发射速度太慢。这些缺点在攻城战中无关紧要,但是在野战的战场上就使得大型火器变得基本无用武之地了。就算一支军队能把火炮拖到合适的位置,再开上一炮,但在他们完成装填之前,敌人的骑兵早就冲上来了。因此,虽然亨利五世本人就曾在1415年利用大型火器迫使哈夫勒尔的敌人投降,但他在阿金库尔战役中却没有携带任何火器。


但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不懈思索的炮手们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简单方法。捷克宗教改革家扬·胡斯的追随者们制造了几十门小火炮,并把它们绑在马车上。随后,他们驾着马车开赴战场,再把这些马车连在一起,组成一个小型的可以移动的堡垒,即马车堡垒。而火器的发射一如既往地缓慢,但藏在马车阵后方、手持长矛或剑的士兵可以抵挡冲锋的骑兵,为火器赢得再次发射的时间。


欧洲人对火器的重视,火药武器在欧洲的传播和改进应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