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的学术渊源丨关于拉康你要知道的几点

拉康从索绪尔的启示中铸造了自己的能指概念,从科耶夫的黑格尔那里提炼出了欲望的辩证法,从列维-斯特劳斯和马塞尔·毛斯那里发展了自已的无意识和象征理论。他将这些领域的启发创造性地与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学结合起来,从而以一种由人意料的方式重新阐释了弗洛伊德,并形成了拉康式的精神分析学。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知识背景,就不可能全面理解拉康。所以我们先简要了解一下这些方面的知识。一、索绪尔:语言、言语与能指。索绪尔的现代语言学的重要贡献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将言语与语言区别开来,其二是将一个符号分解能指与所指,其三是从共时性我和历史性两方面来进行语言学研究。1、言语与语言:言语活动是一种个人行为,而语言本身是一个整体,一个分类的原则。“它既是言语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所采用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①不仅如此,语言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与它所使用的符号没有必然的关系
这就是说,语言作为一套拥有确定价值的符号体系,一套约定俗成的规则,它超越了个人意识的控制,直接与个人的言语行为对立;对索绪尔而言,个人的言语行为就是对被无意识地决定了的结构的有意识应用。虽然索绪尔没有考虑到个人言语行为中的无意识现象,我们仍然认为这种认识在原则上是正确的,毕竟个人的言语行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种意识行为(但正如安东尼·维尔登所说的那样,索绪尔的这种区分只是形式上的,而非存在主义式的,因为言语和语言始终处于一种辨证的相互作用中,言语总是语言规则指导下的言语,语言规则不存在于词典中,只能通过言语活动来实现。)2、能指与所指:所需而将声音形象称为能指,将概念称为所指,于是我们便得到了一个新的图示(符号=↑所指/能指↓) 从这个图示可以看出语言符号所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声音形象。“这两项要素都是心理的,而且由联想的纽带连接在我们的脑子里”。“后者不是物质的声音,纯粹物理的东西,而是这声音的心理印迹,我们的感觉给我们证明的声音表象。”②声音形象的心理性质可以从默读和沉思得到证明,我们即使闭上嘴,也能在心里默念一首诗。索绪尔在论及语言的价值时进一步阐释了二者的关系。“语言对思想所起的独特的作用,不是为了表达观念而创造一种物质的声音手段 而是作为思想和声音的媒介,使它们的结合必然导致各单位间彼此划清界限。思想按其本质来说是混沌的,它在分解时不得不明确起来。因此,这里既没有思想的物质化也没有声音的精神化,而是指的这一颜为神秘的事实,即“思想-声音”就隐含着区分,语言是在这两个无定形的浑然之物间形成时制定它的单位的。”③3、共时性与历时性共时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状态中各项共存要素间的关系,是语言领域中的集体性的语法;而历时语言学研究的是在实践上彼此代替的各项连续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构成言语领域的个人性的语音。罗曼·雅柯布森进一步明确地在具体的语句层次上发展7这两个的概念的效用,他认为,语句,也就是能指链,虽然是沿横轴进行的,但它同时还涉及另一条隐蔽的纵轴。下图表示的就是能指链的这两条轴线。雅柯布森认为,如果没有纵轴上那些潜在存在、可供选择的、与呈现在横轴上的能指相似的能指,横轴上呈现的能指其意义就无法确定。能指在横轴上根据邻近性原则进行组合,在纵轴上根据相似性原则进行选择。横轴表示的是能指链的历时性,纵轴表示的是能指链的共时性。二、科耶夫的黑格尔:欲望的辨证法对欲望的关注并非精神分析的独家发现,至少在莱布尼兹、叔本华、尼采、克尔凯郭尔等人的哲学中,欲望与存在的关系就已经成为一个重大问题。但是在科耶夫之前,无论是在形而上学的传统里,还是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那里,欲望都只是一个虽然具有普遍意义但仍然局限于个人的问题。科耶夫的贡献之一就是他使欲望超越了个体的局限,从更宏观的视野,也就是从欲望与文化、欲望与历史的关系去理解欲望。正是在这种基础上拉康将欲望定义为需要以要求的形式表达出来时所产生的衍生物,并由此发布了那句令人震惊的格言:“人的欲望就是他者的欲望。” 科耶夫从欲望入手,别开生面地解释了黑格尔的历史观:历史已经终结,现代世界是一个后历史的世界,从此以后,这个世界上将真正不再有任何新的事情发生。这种观点简直可以说在思想界引起了一场巨大的地震。对大多数人来说,历史终结论确实是一个骇人听闻的理论;但是科耶夫游刃有余地向我们证明,历史的终结不仅是思想发展的必然,而且还有一个具体的标志,那就是法国大革命。科耶夫解读黑格尔时关心的首要问题乃是欲望与历史的关系,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认为主奴辩证法才是理解《精神现象学》乃至全部黑格尔哲学的关键。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重点关注的时间与自我可以在科耶夫《黑格尔导读》影响最为巨大的第一章中找到源头。在这一章中,科耶夫集中阐释了黑格尔关于主体间以承认为终极目标的欲望的辩证法,这种辩证法也就是主奴辩证法。科耶夫认为,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寓言,寓含着人类历史的发生、发展和终结的全部动力学。人类历史开始于一场血腥的战斗,战斗的双方不是为了像动物那样争夺领地与交配对象,而是为了取得只有人才需要的那种承认:让对方屈服,承认自己的主人身份和地位。科耶夫认为,欲望作为虚无的揭示,本质上是某种现实之缺席的显现,它完全不同于实际的欲望对象。如果说人的欲望不同于动物的欲望,人的欲望之所以能够升华出自我意识,那就是因为人的欲望指向的不是一个现实的、既定的对象,而是另一个欲望这个欲望不是别的,就是获得承认的欲望。科耶夫的意思并不是说人绝对不会欲望一个现实的对象,而是说使人成为人的关键在于,首先,人的欲望在终极意义上指向的不是一个现实的对象,而是一个本身只是一种虚无的欲望。其次,人也会像动物那样为了争夺食物或者交配对象而争斗,但当这种争斗纯粹是为了满是生物性欲望时,这种欲望就依然没有上升到人性的高度。 基于以上认识,当科耶夫说“人的欲望必须指向另一个家望”时,我们可以将其简化表达为:人的欲望就是欲望的欲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拉康一再强调“人的欲望就是他者的欲望”“欲望就是一个换喻”。)三、列维-斯特劳斯和马塞尔·毛斯:象征与无意识1、象征列维一斯特劳斯认为,社会是由一些特定的法律建构起来的,这些法律最初规定的就是氏族间妇女交换的原则,由此规定了亲戚关系和礼物的交换;社会文化就建立在这些法律的基础之上,而这些法律则内化为无意识的结构体现在语言之中。因此,如果一定要对象征秩序作一个定义,那么我们可以扼要地说,象征秩序就是符号的世界,语言的世界,意义的世界。2、无意识:列维-斯特劳斯认为个人的无意识最终来自于集体的传统, 来自一个给定的无意识的结构模式,这样的无意识结构本质上是一种符号功能,只有人才具有这种功能。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列维-斯特劳斯区分了在弗洛伊德那里尚且含混的前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因为前意识作为在一生中积累起来的回忆和表象的仓库,仅仅是记忆的-个方面.前意尽管具有持续多年的性质,但也有其局限性,因为即使记忆可保持,但对个人而言并非永远都能做到。但是,无意识却始终是空白一片,它与意象的不同,犹如胃与通过其中的食物的差别无意识作为一种特定功能的器官,仅仅将结构规律强加于在别处产生的、不能用言语表达的那些成分,如脉搏、情绪、表象和记忆。“因此,我们可以说,前意识是个人的词典,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积累个人经历的词汇,但是对于我们和其他人来说,只有无意识根据无意识的规则对这种词汇加以组织之后,它才具有意义。……词汇不如结构重要。根据这种认识,前意识可以比作一本字典,而无意识则好比支配词汇的语法;不同的主体其字典的内容是不同的,但所有人都必须根据相同的语法规则运用这些词汇。正如语法是集体的一样,无意识也是超越个人的。正是这些洞察使拉康受到了莫大的启发:无意识不像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仅仅是一种个人性的东西,无意识就是他者的话语,人人都是一个神经官能症患者,人只有进入象征秩序才能获得其主体性。当拉康发布这些宣言时,我们可以看到来自列维-斯特劳斯的影响。那么这种无意识的语言结构或者语法来自哪里呢?在《亲戚关系的基本结构》这本书中,列维-斯特劳斯回答了这个问愿在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他详细探讨了乱伦禁忌的问题,认为伦禁忌不可思议地处于自然和文化的交界处。在此他重申了泰勒的观点,将乱伦禁忌视为一项积极的法律,其内涵就是一个家庭必须将其中的某些成员与别的家庭进行交换,我们知道,这首先是妇女的交换。根据这种观点,我们才有可能将原始社会的婚姻法则解释为一些交换体系,因为这就是一个被无意识地规定了的交流体系。文明的建立与社会的形成都有赖于此,乱伦禁忌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法律,它直接规定了语言系统最基本的语法。列维一斯特劳斯探索的全部重心就在于此。列维一斯特劳斯在这个问题上直接受到了马塞尔·毛斯的影响,受毛斯礼物理论的启发,列维一斯特劳斯在社会结构、亲戚结构以及支撑了语言的音位结构的特征中发现了至关重要的密切关系。在其最重要的论文《礼物》中,毛斯在对大洋洲和美洲几种土著文明进行深人研究之后认为,礼物的交换是将社会联系起来的最初形式。首先,这种交换不是在个体之间进行,而是在集体之间互设义务、互定契约和互相交换;其次,这种交换是强制性的,是一种义务,不仅有赠送礼物的义务,还有接受礼物和回报礼物的义务;再次,交换的礼物并不限于物质财富,首先要交换的是妇女、儿童、礼节、宴会、仪式等等”。毛斯认为,社会的宗教、道德、法律和经济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