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飞利浦、联影、佳能、富士胶片、奥林巴斯…多家厂商近期重要动态
1、佳能医疗斥资3亿美元加强影像业务
佳能医疗计划斥资3亿美元,在美国开设一家新的子公司——Canon Healthcare USA,旨在加强影像业务,将销售和投资重点放在美国市场。佳能医疗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泷口登志夫(Toshio Takiguchi)在RSNA 2022上宣布了这个消息。
佳能医疗的目标是在医疗行业的各个领域加强商业竞争力,包括CT、MR和超声等影像诊断技术,以及核心部件业务,包括X射线球管、探测器以及MR关键部件。同时,佳能医疗还希望扩大其在医疗IT和体外诊断领域的影响力。
新公司的成立时间将在2023年1月,预计先期雇佣员工20人,有望选址在克利夫兰,因为这里靠近美国东海岸和中西部最大的医疗市场,同时它也是2019年被佳能集团收购的MR组件开发商Quality Electrodynamics的总部所在地,Quality Electrodynamics也将被纳入新公司旗下。

此外,佳能医疗还将接管佳能集团与马萨诸塞州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和布莱根女子医院(Brigham Women’s Hospital)在波士顿医学光学研究实验室(Healthcare Optics Research Laboratory,HORL)合作的先进技术研究项目,这一项目已经进行了十余年;并将与全球营销中心(Global Marketing Center)合作,以商业化为目标促进联合研究。同时佳能也在考虑扩大在美国的开发、制造等能力,以期进一步加强美国业务。
光子计数CT的开发也是佳能非常重视的项目,其第一台光子计数CT系统已经在日本国家癌症中心(National Cancer Center Japan)进行临床应用。Hisashi Tachizaki表示,光子计数CT有望助力佳能在未来几年内做到CT市场第一的位置。
2、飞利浦探索新型磁体技术
2022年11月30日,皇家飞利浦宣布,已经与美国磁体解决方案提供商MagCorp建立了研究伙伴关系,探索用于MRI的超导磁体,这种磁体将不再需要使用液氦冷却到超低温(-452°F或-269°C),以更低的成本,开发氦冷却MRI磁体的更具可持续性发展的替代品。
双方将侧重于表征并证明能够在比目前铌基超导体更高温度下工作的合适超导材料的可行性。与氦一样,铌也是一种稀缺元素,而研究团队正在研究的一些新材料是基于储藏量更丰富的元素。除了基础材料研究,该团队还将调查材料商业化所需的步骤,以及使其能够应用于未来MRI所需的技术。
3、GE医疗光子计数CT技术进入临床评估
2022年12月,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始使用GE医疗最新一代搭载深硅探测器的光子计数CT原型机开展人体研究,这也是美国首家使用GE医疗光子计数CT的临床评估机构。
研究将聚焦在基于GE医疗光子计数CT的临床研究并提供技术反馈,包括评估影像后处理、成像工作流,以及在特定的疾病或病理方面的临床优势,确定如何对采用深硅探测器的光子计数CT进一步优化,并提高性能。
此前,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和 MedTechLabs于2021年11月对GE医疗光子计数CT进行了首次临床评估。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使用了全新的系统原型,特点包括:
更大的光子计数探测器,旨在加快扫描速度、扩大扫描范围;
用于冠状动脉成像的ECG门控心脏扫描功能;
更快的采集速度,降低运动伪影影响。
2020年,GE医疗收购了一家瑞典初创公司Prismatic Sensors AB,其专门研究用于光子计数CT的硅探测器。
虽然硅材料无论是纯度、丰度和制造方面都适合用于光子计数CT探测器,但从以往经验来看,它太薄了,无法收集到足够数量的X射线光子。
GE医疗的探测器是由纯硅制成的,被放置在“边沿”(edge on)上,以管理来自CT球管的非常高的光子通量(信息量)。它们可以吸收非常高能量的光子,速度快到足以每秒计算数亿个CT光子,从而产生更清晰的图像。
4、联影医疗生产研发基地二期项目开建
2022年12月5日,联影医疗生产研发基地二期总承包项目奠基仪式在上海举行,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强、时任总裁谭国陞、时任副总裁包峻等出席仪式。
该项目位于上海市嘉定工业区05-06地块及01-02地块,总建筑面积约27.3万平方米,与于2022年1月启动建设的02-02地块项目共属联影医疗产业化示范基地。这一示范基地将建设为集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国际交流培训、全球品牌展示、生活服务、中央公园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园区,可容纳8000至10000人办公。
今天(2023年1月3日),联影医疗发布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实施进展的公告,披露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

“下一代产品研发项目”:截至目前,现有产品技术的迭代升级与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按照预计进度推进,整体技术研发平台的开发推动与产品管线相匹配。
“高端医疗影像设备产业化基金项目”,包括:
新建高端智能制造工厂,购置和安装必要的产线生产设备、自动化升级设备、自动控制设备、立体仓库和物流设备以及搭建厂区智能化系统,建成后主要用于生产高端XR、CT、PET/CT、MR和PET/MR 等系列产品;
新建生产研发楼;
新建配套综合楼以及其他配套设施。
目前生产研发楼已完成第一层土方开挖,正在进行第一道支撑施工。高端智能制造工厂及综合配套楼也已于2022年12月初正式开工,目前正在进行试桩施工。本项目建成后将用于生产高端XR、CT、PET/CT、MR和PET/MR等系列产品。
“信息化提升项目”:主要包括IT基础建设、信息安全、数据治理中心、销售运营系统、生产运营系统、产品研发系统和行政管理系统等。截至目前,已完成销售及售后业务机会及订单管理系统一期的升级改造,生产运营系统、产品研发系统等其他业务系统的升级改造均已立项并按计划处于不同执行阶段。
5、奥林巴斯收购英国公司
2022年12月20日,奥林巴斯宣布,收购基于云AI的内镜技术开发商Odin Vision,交易总金额高达6600万英镑(约为7900万美元)。
Odin Vision公司位于英国,旨在通过其创新的云AI平台,在AI集成到内窥镜套件的方式上实现范式转变,支持结肠镜检查和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等临床程序。
奥林巴斯引用的资料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超过5000万例结肠镜检查,诊断出近200万例结肠癌新增病例,而目前的检查方法可能导致高达25%的息肉漏诊和分类错误。Odin Vision的高级AI-CAD临床决策和分析解决方案,能够在手术过程中实时检测息肉,并对其进行分类,还提供手术质量监测和术后分析。研究表明,AI辅助结肠镜检查能够增加检出率,更准确地检测结肠直肠癌,从而挽救更多生命。
此次收购是奥林巴斯内窥镜数字化战略的一部分,完善了奥林巴斯建立数字内窥镜系统的愿景——利用AI和其他数字技术来扩展内窥镜治疗的范围并改善患者护理路径。
奥林巴斯希望通过建立一个平台,由奥林巴斯和第三方开发合作伙伴的生态系统,共同构建起广泛的云连接(cloud-connected)软件解决方案,引领数字健康的未来。
6、富士胶片拓展数字病理学业务
日前,富士胶片集宣布收购Inspirata公司旗下的数字病理学业务,预计在2023年初完成交易。
此前,早在2020年,富士胶片和Inspirata就已经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富士胶片可在全球范围内独家销售并服务Inspirata的数字病理工作流程软件,包括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等国家。
富士胶片的此次收购就包含了Inspirata公司的Dynamyx数字病理技术,其已经获得美国、加拿大、欧洲和英国等地监管部门的批准。Dynamyx是一款开放、独立的端到端数字病理学解决方案,可以使用来自多家供应商的整张图像,为更多病理学实验室创建更为简单的路径,实现更加快捷的患者结果、集中的成像记录和所有临床医生对图像的企业级访问。
数字病理学是病理切片的数字化,它能够做到对标本的软件可视化分析,从而不必再使用显微切片。像病理学这样需要大量图像和数据的专业,数字化是关键。病理学家、临床医生、患者、研究人员和生物制药公司都将从中获益,比如改善工作流程、提高效率、加强协作、实现远程解读、节约成本以及提升诊断精确度等。
2021年,数字病理学的全球市场规模为3.2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6.4亿美元。全球癌症患者数量的不断攀升,数字病理学显示出来的巨大优势,都使得行业需求增加,从而推动市场的持续增长。据富士胶片公司表示,全球绝大多数供应商都还未进入数字病理学市场,各国大部分医疗机构仍在使用模拟技术,其中美国大约为85%、欧洲为86%,亚洲更是高达90%。
收购完成后,Dynamyx将被纳入富士胶片的Synapse Enterprise Imaging产品组合中。Synapse Enterprise Imaging是富士胶片于1999年推出的一款医疗IT系统,整合了成像、数据访问和工作流程等。随着数字病理学软件Dynamyx的加入,Synapse Enterprise Imaging将成为最全面的企业成像产品组合之一,包括VNA、放射学PACS和心脏病学PACS,以及企业信息系统、云服务和3D高级可视化。未来,Dynamyx还有望支持为药物开发进行毒性测试数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