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世界的明白人》-短评
内容简介:
作者九边,作为世界500强企业高管和拥有千万粉丝的自媒体大V,在这本书里与你分享他的见识。 帮你打造个人破局“快速通道”: 《为什么你会过上痛苦而抑郁的生活》:一直做容易的选择;保持孤僻;准备好了再开始。 《人生的三道窄门》:把自己变成一个讲道理、能吸收新东西的容器,机会到来的时候,才不会本能地去忽视。 《这些年混江湖的一些心得》:别做流量的奴隶,静下心研究点价值输出。提供长久价值,创造网络,微小迭代,价值就会塑造你。 《寒窗苦读和财富之间有啥关系》:寒窗苦读只是让你拥有了武装的头脑。走上社会的无规则竞技场,拼的是心劲。 …… 助你在变化着的大环境中,提前看到趋势: 《被热议的“内循环”到底是什么》:老路走不下去才有了危机。要跳出舒适区,去做那些艰难的事。解决复杂问题,才是进步之源。 《疫情寒冬,新的势力正在茁壮成长》:技术从来不只是技术,技术迭代改变了人类的整体面貌。接下来的十年是意想不到的十年。有些东西在衰落,更多东西在崛起。 《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我们该怎么看》:艰苦奋斗的目的不是一直艰苦,搞低端制造业的目的不是一直低端。产业升级既是被迫,也是顺势而为。
好句举例:
1、让选择变得精准 让机遇不再错失
因为在“虚拟世界”里没有“沉没成本”,做啥选择都不会痛苦,而在“现实世界”里,做任何决定都有代价,很多时候正确决定就在眼前,但就是不敢去做。
2、"孤僻"是一种“下行循环”,你把自己封闭起来,别人不了解你,会以为你讨厌他,关系不会太深,慢慢地你周围就没了朋友,变得更封闭了。 ... 孤僻的人承担的压力更大,获得的动力却更少。
3、事情比知识重要,有事就先做事,如果一直不开始,时间久了就忘了自己的初心。
4、学历代表着起点。 ... 学历不如你的人,除非有神奇技能,否则得用一辈子或很多年,才能摸爬滚打奋斗到你的起点。 ... 如果连高考这种相对公平的竞技都拿不下,后续的游戏会越来越难,因为高考之后的比牌,大部分都是在拼道具。
5、"做大事和做小事差不多",反正再大的事,也是分成很多件小事慢慢做。
6、这些年我有个感受,人可以选择自己做的事,做的事也会反过来塑造人,两者之间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事,能够长期输出价值。价值创造网络,价值也会塑造你。
7、同一件作品,在不同的场景下,命运完全不一样。现在我们这些努力成果,换个环境,或者换个评价体系,就能卖出完全不一样的价钱。而大城市,就提供这一种多元的交易环节,换工作,换环境都容易得多。你的价值才能从多个角度被评审,很可能会被评审出一些奇怪的东西。
8、整体而言,一线超大城市提供了一种“场”,在这里,你有更多的可能性,潜能更有机会得到激发,更有可能成为自己可能完全没法想象的人。但同时,在大城市生活的代价也是很大的,比如持续的压力,焦虑等,从而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
9、天资聪颖或者自带光环的人有很多,不过大部分人都跟我一样,要慢慢耗。好在知道了那些特别厉害的人也一样艰苦,一样会没灵感,一样得慢慢耗,多少能让人觉得并不孤独。
10、其实学霸们都是这样,他们能快速跨国前期得焦虑期,迅速进入后期得“15%学习阶段”,越学越快。我这些年招聘到好几个高手,我发现他们学习新技能得过程并不快,但是能一直在那里琢磨,每天集中注意力保证投入时间,很快就进入“15%学习阶段”了。而一些表现比较差得,看着也在学,但是每天实际投入时间太短,一直跨越不了筑基阶段,也就迟迟不能进入“15%学习阶段”。
11、从这个意义上讲,大部分时候并没有“高分低能”这回事,只是有人前期不错,后来不小心进入不是自己得赛道或下行赛道,导致自己“停滞不前”。也可能赛道没问题,但恰好碰上差劲得领导,他提升不了,你也没办法提升,只能一起“停滞不前”。 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一步步走入了自己编织得困局得,想要走出来就需要自己想办法。面对不利处境,我们一反思就能明白,当初其实有过机会,只是当时被恐惧控制,选择了在舒适区待着,后来可选择的路越来越少。想清楚这些虽然不然让我们的现状立刻好起来,不过可以让我们避免今后的路越走越窄。 小镇做题家们脑子基本是没有差的,但是普遍保守,渴望稳定,喜欢确定性,这种想法本身没有错,只是如果你目的是稳定和确定性,那你就要接受稳定而平庸的结果。
12、我觉得大家在工作中提点自己的诉求无可厚非,但如果工作态度是“占老板和公司的便宜”,最后会给自己玩得很惨。这是个“相互成全”的世界,你给领导解决问题,帮他赚了钱,他才会把你提拔到更高的位置上,等到他被提拔了,他也会继续把你带着,好让你去给他帮忙,于是你的位置也就跟着上升了。相互利用的关系也是关系,人很少会背叛利益。
13、这听起来很残酷,你可能得跟拥有好几代人积累的人一起竞争,因而感到特别绝望。但也可能,你哪天突然“开悟”,跳出了这条赛道,就跟从自行车道跳上赛车道一样,冲出去,把拥有好几代人积累的人甩在身后。这个完全有可能,而且每天都在发生。
14、人总是避免让自己痛苦,所以尽量不去尝试那些成功概率低的事。多年以后回过头来看,你会发现自己错过了很多,很多事当初只要积极一些,认真一些,再试一次,结果就可能完全变了。
15、是的,如果你在互联网上只是消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而没从中赚到啥的话,那你就是道具。 总之,多思考,看到平台就想想自己能输出点啥;看到厉害的人就想想我有没有他那两下子;如果没有,是不是可以搞个低配版本的。时间长了,说不定你就成功变道了。
16、事实上大家围观一下,大部分成功的团队都是在搏杀中前进,在残酷的竞争中成长的,经历变成经验,经验再变成策略和心智,反复迭代,普通人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爆炸式地迅速成长,厉害的人会迭代式地成长得更快。
17、这七十多年来,我们就这么艰难地走过来了,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回头再看,所有地困难都是奖赏。也希望在过一些年,我们眼前地困难也都是奖赏。
18、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发展的机会”。 有人认为: 社会财富归根到底都是人创造的; 一个自由的人创造力才能充分发挥;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很多人不是没才能,而是太穷,束缚了自由,没自由就没法发展,只能一辈子当生产线工人,自然就不能去发挥天赋,比如画家,小说家,物理学家; 一个贫穷的社会会束缚所有人的自由,有贫富差距的社会会限制大部分人的自由,也就会限制社会财富,注定是没前途的。贫穷最大的问题不单单是贫穷本身,而在于贫穷会束缚创造力。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的天赋也就发挥不出来,既没法用财富改变自己,也没法影响周围人的生活。
19、我们真正可以依赖的,是国内巨大的市场。拼多多的崛起,也是这个背景,巨大的市场稍微开发下,就是天量的资源。再往前退一步,扶贫也是这个逻辑,“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给每个人发展的机会,才是最大的福利。 当然了,我们既要避免欧洲那种福利太好把社会给养废了,又得防止日韩那样玩得太过,大家连孩子都不敢生了。
20、有些东西在衰落,更多东西在崛起。不过我并不准备说服谁,因为不管你是悲观还是乐观,长期看来,你都是对的。
21、作为老百姓,我们也要对自己负起责来,多锻炼,别生病,工作在勤奋些,多输出,少添乱,而且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要成天唉声叹气,我们说出去的每句话,第一个听到的人是自己,消极的话说多了,自己也信了。 一点都不用怀疑,在每次危机中,超级巨头会变得更大,一部分中小型巨头会被打翻,重新崛起一批新巨头,这本身就是危机的一部分。加把劲,说不定我们的机会来了呢。
22、此外总有人说,只有低端制造业才能吸引人力。 说这话的人,其实还是把人当累赘,准备给一些年轻人找个地方待着,根本不想管这个地方到底怎么样,几年后会不会荒废。只想把事业往后推,哪怕年轻人在里边过得非常苦还没什么收益,哪怕那个地方无益于进步提升。
23、一直在说一件事,我们的目标应该定为努力提高14亿人的生活水平,让大家过上幸福的生活。不少人天天羡慕欧美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却完全没意识到达到那个目标需要做点什么。 那到底该做什么呢? 只能是奋斗,在所有层面上狂点科技点,工程,技术,管理等,不然很快就会陷入“低机会陷阱”,现在没出头的人也就别想再出头了。 而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其实就是技术被封锁后上不去,整个社会沦为打工一族,永远只能吃人家分给我们的那一份,人多肉少,自然就容易陷入激烈的内耗和内部竞争。 接下来这种冲突不知道会持续到什么时候,不过肯定是一场持续好多年的恶战,我倒是不相信全球化会大幅倒退,不过技术封锁这事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事。咋们也只能是放弃幻想,扎实苦干了。毕竟,现在除了向上攀登,已经没有别路可选了。
24、所有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是比较乱的,因为“现代化”要打破以前的秩序,建立新的秩序,这个过程不可能不乱。
25、一个贫穷的社会会束缚所有人的自由,有贫富差距的社会会限制大部分的自由,也就会限制社会财富,注定是没前途的。 贫穷最大的问题不单单是贫穷本身,而在于贫穷会束缚创造力。
26、从理论上讲,纯粹的物竞天择的社会效率最高。如果都不去照顾老人,让每个弱者被自发淘汰,效率会更上一层楼,但那样社会很快就会陷入崩溃,更别谈效率了。
27、市场经济真正的能力在于把这些技术变得既廉价又平民,让大家都能用上,最后国家通过税收回收了投入,企业通过雇佣高收入员工拉高了社会就业率和工人收入,社会效率也得到大幅提高。
28、人可以选择自己做的事,做的事也会反过来塑造人,两者之间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29、进步本身就是对自己下黑手,如果没有压力,没人能下决心伤害自己
30、想靠工作拿高薪,准入门槛非常高。相对而言,靠做买卖获取高额收入门槛要低一些。
31、此类游戏还有“有限挑战”“短期激励”“及时反馈”“随机奖励”等刺激因素。
32、在工作交付时一定要严格检查,不要被下属糊弄,一旦下边的人觉得你好糊弄,迟早要出事。
33、人的努力是逐步贬值的,越往后越不值钱。
34、越往下走,越是自由竞争,讲的是规则;越往上走,越是熟人社会。
35、参加工作以后,游戏规则变得越来越古怪,甚至没有明确的关卡和BOSS,你不可能像高中一样,通过学习这一个工作就取得最后的胜利。
36、如果你没读过书,基本上只能抓住一些低端机会,卖菜、修车、开饭店什么的。如果你读了本科,可能就能发掘出稍微高端点的机会,比如开一家小软件公司或新媒体公司。如果你水平高点,就可以做更高端的事业,比如在巨头科技公司工作过的骨干,离开公司后另立门户,创立科技公司。
37、发达是一系列选择的总集合,得在几个关键节点上都作对选择,而不是做对某一个选择。
38、赚钱的最根本原因是运气好,不小心进入一个正反馈循环,怎么玩怎么有,很快就发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你赚不到超出你认知的钱”说法是错误的,小钱靠认知,大钱靠运气。
39、有价值的东西会自己形成网络,这里的价值包括很多东西,比如知识、方法论、安抚情绪什么的。所以不管做啥, 首先想到的是能不能提供价值,而且是持久的那种。如果可以那就不断输出,慢慢让价值沿着网络扩散。
短评:
1、虽然公众号味道浓了一些,但确实是本讲明白现在经济形势和未来发展的好书,知道了国家和个人接下来做些什么好。 还有美国日本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还是负利率,还要抢中国的国债来买。
2. 世界复杂,大道若简。
微小迭代,方致千里。
专注眼前,不问前程。
世界大同,历史重演。
世界纷扰,但也不糟。
简单生活,别想太多。
3.人类的幸福并不相通,痛苦却是一样的。想法千奇百怪,到了落实阶段,绝大多数人选择了容易的选项。
4.我们一定要有个常识,在自由市场里,需求是第一位的。只要有人肯花钱购买,任何困难都会被解决。这是企业的一个机会。
所有风口都是这样,第一拨吃肉,第二拨喝汤,第三拨还债。那有啥办法没?没啥办法,除了运气,就是要保持一颗宽容和能学习的心,碰上新东西,愿意去学习,愿意去了解,而不是直接将其跟“瞎胡闹”画等号。
5.今后的钱越来越向信息层面转化,所以对认知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脑赚钱的年代越来越远去了。
6.不一定要用最漂亮的方式解决碰到的问题,哪怕用最笨的方式解决了,也比没解决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