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義主義】前本體論(3-3-1-4)——《從本有而來》的海德格爾《對於哲...

3-3-1-4 前本体论(Pre-ontology)
代表人物:海德格尔,晚期谢林
书籍:《从本有而来》海德格尔,海德格尔揣摩到了存在之前的本有的概念。
齐泽克《自由的深渊》借鉴了《从本有而来》。
核心概念:本有,存在论发生的原初事件,据词本意可理解为可使“有”变为可能。本有是一个作为主词的自由。(做主词谓词的说法不明确的话可以看往期视频讲自由的深渊)一个存在论架构被铺设的原初世界就是一次本有。
e.g.本有不相当于宇宙大爆炸(物理宇宙大爆炸,定律宇宙安然无恙),而相当于本有变为存有的一个开显。开显的环节:回响,传送,跳跃,建基,将来者,最后之神。本视频以最后两个的概况为主讲述。
海德格尔的哲学认识整个秩序,规定何为秩序,秩序和一切中间有何纠葛,何为非存在。而非物理的定律的某一秩序或物理与现实世界的二分的秩序。
海德格尔等待的本有的“大事件”意味着一切游戏规则的重置。原初的绝对意志要开显一个存在、存在论、存在者系统,包括符合系统和非符号系统。
回响:古希腊哲学家第一次领会到本有。但是它失败了,导致了实证主义化、虚无主义化(得到定律,遗失真理:用wesen描述通过运动甩出残影。这种真理不是符号网络中的,而是符号裂缝和存有之间的共鸣。真理被科学理性遗忘。)
传送:德国观念论运动。人类第一次对真理的彻底领会。然而观念论也抵达彻底的失败,在黑格尔身上,此在反客为主,却给不出存在。因为此在是存在的本质现身,即存在甩出的残影。克尔凯郭尔、尼采等人走向虚无主义亦即因此。
跳跃:(跳过深渊。原初力量开显后封闭于本体论的闭合之下,即是离开本体论框架的根据。不在场的根据的深渊。)通过生存论。这一环节最重要的机制是向死而生。这一机制使得此在获得了纵深的空间,此在的向死而生能够突破其庸俗的生存。也就是说,此在可以通过向死而生,在此在之间拉出一个裂缝,在此在的符号系统中开辟缝隙,留以本有也即原处力量的现身。此在发现自己的匮乏,然后拉开空隙,等待本有以真理的方式来填充。
建基:现象学构造。大量讲了此在的构造。
跳跃、建基是前本体论的成果。
海德格尔的方法论尝试:将来者与最后之神。本有的世界会有下一次发生。
将来者:与最后之神的相掠而过的运动。
最后之神:突破谢林体系的创造。在转向中,本有必定需要此在,在需要之际,本有把此在置入呼唤中,能够使此在直面最后之神的掠过。
诸神的前本体论循环的运动,需要通过本有存在论化(开显出一个理念等级制,代表光明之理性)。诸神中有一个最后之神,使得诸神遁入虚无,闭合干涉性的原初意志收缩于时间空间之下,使得其成为不在场的根据,成为一个深渊,此在让世界本体论化,本体世界化。一次本有事件后诸神和最后之神的撤场,此时此在登场,二者是同一个交错的相向而行过程。
相向而行的过程的理解:本体论下的最后之神向前本体论隐匿的同时此在登场,就如揉橡皮泥,揉完手离开的瞬间留下指纹。此在就像相当于最后之神留下痕迹。(ps.个人认为还可以粗浅的用英文coinside表达)
这个交错的运动中,本体论缝合的剩余,即自我隐匿的主体性,海德格尔称之为伟大的寂静,此在在这种状态下投入到本有,成为精神。此在不会直接领会到这一切,而要通过语言作为中介。语言敞开裂缝,使得此在意识到其存在的根据。那么,此在就是最后之神,主体即是本体论的最后缝合者。
这样,一个猜测就出现了:在我们的体验里,此在的主体化是最后之神的本体论闭合,反之对于最后之神而言,最后之神的主体化是我们的本体论闭合。我与绝对者的关系,并非只是我是主体,他是绝对者;而同时是他是主体,我是绝对者。尼采的话来讲,我们体验过的已经被相对于我们的绝对者体验过了。
我的自我意识不可避免的过去化,未来的我会降临。在的涌现表现本体论的束缚,是定格的历史。最后之神的本体论不停的闭合,故永远不会完全闭合,未来的我降临(自由的降临)。未来的我不断击穿符号网络,挣脱本体论的束缚。下一瞬间的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我不断降临。第二次本有正在发生。最后之神的第二次打包、第二次本有的发生机制,即是主体来自于未来的自由。这种呼唤是寂静的呼唤,这一瞬间不需要符号化,因为未来的降临才是塑造者。
诗人说话,并非由于他们听到了什么,而正是由于他们听到了沉默、寂静。每个下一刻,最后之神都穿身而过。我即是最后之神(主体的历史的轨迹与最后之神是重合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不能忽视我的非我化),未来的我决定着现在、过去。目的论上考虑的是天地神人之间的运动,故为4。
形而上学中神学考察超验与实存的关系,存在论考察先验与本质的关系。第一次本有事件出现形而上学。齐泽克所说唯物主义者假定绝对者存在指的是在晚期谢林的基础上的海德格尔的神思学的神学,一种思之神学。神思学之思相当于谢林的自由,其与深渊达成短路。
四格:
(即前本体论)场域论-3:最后之神(主体性)、诸神(异质性他者)由本有调和
本体论-3:存在、存在者由存在论调和
认识论-1:晚期谢林的存在论+生存论化的现象学
目的论-4:呼唤(最隐蔽的伟大自识;呼唤去跳跃)——在成为自己
此在和本有是同质的,和最后之神是同一关系。
生存论并非一个有序的存在论。海德格尔是最后的理智的调和者,已出现疯狂的苗头。海德格尔建议通过跳跃的方式,遭遇真的本体论、获得真正的真理。人在深渊,人即是深渊。并非再走一步才是深渊。
这是一个后现代的神学。
tips:阅读哲学论稿中文译本可先看孙周兴翻译的词汇解释文章
——————
ps.与自由的深渊相比而言简明易懂的讲解。但笔记仍有吃力的地方,建议去看相关书籍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