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萨老师作品】我在歌声和音乐中表达 Esprimo in canto e in musica

2022-04-23 11:06 作者:无站之车  | 我要投稿

上图是萨老师和丈夫 Siro 合著书籍的封面和封底,这是一本面向 6 - 10 岁儿童的音乐教育手册,发布于 2018 年。我在两人共同创建的音乐教育推广协会的官网上找到了一部分章节试读(www.formesonore.com),得以窥见这位长期活跃在儿童音乐教育一线的合唱团指挥所倡导的教育理念。

**基于机器翻译的中文文本理解意语原文,必然会有信息上的缺失或者误读,请谨慎阅读**

书名《Esprimo in canto e in musica 我在歌声和音乐中表达》,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音乐教育指导手册,这本书并没有从教导方法出发去分享如何帮助孩子习得音乐技能。

而这本书的主要目标其实是:在节奏和旋律的指导下,通过包括手势和对自己身体的关注过程,学习并实现对自己的情绪反应的认识。(本句话摘自序言倒数第三段,以下五段摘自课程介绍)

在这个课程里,富有表现力的歌唱和合奏音乐成为交流和解释主要和复杂情感的工具。

通过音乐,通过适当的练习,我们发展了一种锻炼,从感官运动刺激开始,发展了一种倾听、联系和表达的途径。

我们从「仿佛我是」到「我是」或「我们是」来交流概念或信息,促进学习和意识路径的巩固。

音乐语言成为一种手段,通过发展典型的音乐技能(协调、节奏感、语调和表现力),在个人和团体之间建立相互联系和意识。

面部表情、身体模仿和声音作为技术工具中的构成元素,从情感中制造音乐。

书中涉及到六种主要情感:欢乐、悲伤、惊奇、厌恶、恐惧和愤怒

在我们的书中,我们决定从研究一种情绪开始,并把它们变成音乐活动,其中声音、身体、节奏和表现力一结构化和体验式的方式交织在一起,以接近我们的情感存在和音乐材料。

我的读后感

我第一次看到从情绪出发开展音乐教育时,其实有一点感到震撼。因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教育实践,都是落实到具体的知识和技能上。情绪是一种个人化的体验,难以量化。因此,这成为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从结果来看:曲径通幽处,风光别样美!

金币让我们看到以小见大、贴近儿童生活的创作思路能够让孩子们理解并享受音乐之美,去热情地展示自己的声音。而说到底,是因为这些歌曲提供了一种认知情绪的方式或是疏导情绪的出口,回应了孩子们在成长中的需求。并且借助于音乐的规则,使得孩子们能够将种种情绪以美丽动听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赢得关注、收获自信。


【萨老师作品】我在歌声和音乐中表达 Esprimo in canto e in musica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