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园改造攻略:旧园新生之路


幼儿园的空间环境以及幼儿园所提供的活动及学习内容能够影响幼儿的一生,随着幼儿教育模式的不断深化改革,部分老旧幼儿园因建园时间较长,其环境已无法与现代幼儿园的发展目标和教育模式相匹配。

因此,对老旧幼儿园的改造、重构,是园所推陈出新、打造自身特色与品牌的首选途径。
幼儿园改造的首要前提是顺应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与丰富的生活学习环境。空间设计应注重贴近自然,具有趣味性和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性,从幼儿视角出发,创造可以满足幼儿游戏和心理需求的开放式、多组合空间模式。


改造幼儿园老园首要考虑是确保幼儿安全问题。幼儿园是孩子们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呵护孩子们安全成长的第一环节,其空间的安全设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自我国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以来,建筑设计规范经历多次局部修订,对幼儿园建筑的安全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部分幼儿园因建园时间较长,经过时间的洗礼,建筑物老化严重,地面、设备、电气系统等设施长期使用造成的损耗,可能存在潜在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老旧幼儿园现存的安全问题,在进行改造之前,需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包括地面的平整度和稳定性,设备的完整性和稳固性,电器及照明的安全性等。
明确需改造的部分,将幼儿园入口安全、消防安全、建筑结构及细部安全以及室外环境安全纳入改造策略,与专业的幼儿园改造团队合作,清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为幼儿提供一个既符合国家政策要求,也满足他们健康成长需要的优质环境。

改造幼儿园老园最核心的环节是对空间的规划与重组。

幼儿园空间的重构是指将内部空间布局和结构进行调整,打破原有空间构成的同时,对其进行新的划分和利用,从单组合空间设计到多组合空间的组织,使原本处于废弃和浪费的空间得以利用,增加空间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新空间”既要符合幼儿行为和心理发展的新变化,也要满足现代教育模式发展的新要求。
幼儿处于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期,他们的思想活跃,具有创造性和好奇心,对外界感知力强,易受环境影响。现代学者捕捉到幼儿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心理行为特征后,推动幼教发展模式不断向开放性、功能性和多样性方向发展。

“新空间”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幼儿与教育两方面的需求,创设适宜幼儿活动的开放性空间,设置多功能区域,注重各区域间的联系和教育含义,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交流分享、互助合作,引导幼儿的行为向积极主动的方向发展。
开放性的活动区域能够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游戏的空间,在区域中活动的时间、速度和次数都由幼儿自己决定。开放性的教育区域不仅提高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能力,对幼儿的思维走向和智力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公共性较强的活动区域,将其他功能块体连接在一起,形成流畅的教育动线。从开放的交往空间步入围合的教育空间,能够引导幼儿发散性思维的方向,培养专注力,创造能够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功能空间。绘本室、科发室与美劳室等功能区都属于此类区域。
此外,可以在园所内增设多功能空间,主张空间的功能复合及区域的弹性划分。如幼儿园内的走廊、大厅等公共空间,可将其作为交通空间、接待空间、展示空间与储存空间等多种功能使用,提高空间利用率。


许多老旧园所室外活动场地大多存在建筑面积不足和功能不全等问题,在改造时应考虑场地使用的多功能性来弥补用地面积不足等问题。或通过优化屋顶、中庭等活动平台利用率,弥补班级活动场地,丰富幼儿游戏的各种类型。

具有复合功能的户外大型玩具也是丰富空间游戏性的重要改造方式。与专业的设计团队合作,针对幼儿园的地理环境与校园文化,设计独具特色的多功能户外活动区。
通过花鸟树木、微地形等自然生态搭建以及多种类自然材料投放,还原真实的自然场景,并增设大型玩具、沙水游戏、低结构设备等,支持幼儿更深层次的自主学习。

户外场地的规划除活动区外,也需要合理规划幼儿的游戏路径,顺畅且具有导向性的路径可以串联起多个户外游戏空间,让孩子更充分的使用场地,在有限空间里容纳更多孩子一起游戏。


另外,在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改造中,一个自然、真实的室外活动场地更有助于儿童成长为一个完整、独立、健康的人。可以在幼儿园户外设置植物园,并划分独立的植物观察区,组织幼儿进行植物认知、植物种植等活动。空间充裕的园所也可以增加动物养殖区,为幼儿提供更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满足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

也可以将景观设计与活动空间相结合,以自然触发幼儿对空间的想象,用自然式设计的策略将自然教育融入其中,从而激发幼儿对于自然学习的兴趣。


光、影、色是幼儿园室内设计中的重要元素。设计应在遵循功能、情感、美学原则的基础上,从空间功能、幼儿心理、情感表达等方面考虑光、影、色的运用,是光线和色彩更加巧妙合理地融入幼儿园室内空间。

在室内空间中融入光影,塑造空间立体感的同时,引入外界的光影和自然景观,能够加强室内外的联系,使室内空间充满趣味感与氛围感。

幼儿园室内色彩搭配对空间整体风格的塑造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过于鲜艳的色彩,会对幼儿的心理行为发展及审美造成一定影响。幼儿园的室内宜采用柔和的色彩,搭配纯天然材质,创造像家一样安全、温馨的氛围,给孩子愉悦、轻松的感受。


现代科技的运用可以为幼儿园老园改造带来更多可能性。考虑引入交互式教育设备和虚拟现实技术,以提供更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体验。例如,使用智能白板和教育软件,可以帮助幼儿通过互动学习更好地理解知识。此外,引入智能安防系统和监控设备,也可以提高幼儿园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老旧幼儿园改造需要通过改扩建等具体途径实现,在此,我们只对幼儿园改造提出策略性的建议,实际运用中必须结合园所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幼儿园改造的过程绝不是简单的翻新或修复,而是对建筑或园区进行质的提升和改善,以经济效益、适用性和效率导向为基本原则,改造旧空间,目的是满足改扩建后空间更全面的功能需求,为孩子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和生活环境。
别让老旧的幼儿园环境,拖累了孩子成长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