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黄油就是变态?真能从玩的游戏看出性格么?

我觉得我可能还是偏向社交,但是慢慢的转到其他方面了。
小学:魔兽世界、魔兽争霸、东方STG、CS、求生之路、GTAVC、红警、COD、DNF、最终幻想、仙剑还有街机模拟器
中学:最终幻想14、逆战、坦克世界、刺客信条2,GTASA;手游玩的百万亚瑟王还有台服的舰N。
高中:没怎么玩,在学校就够累的了。
高考完--大学毕业:手游按时间先后大概是明日方舟--崩坏三--碧蓝档案(日服),除了崩3以外其他游戏都还活在手机里。
端游玩的特别杂,刺客信条、远哭,、古墓丽影、神秘海域(这个B索尼还上架了STEAM版)GTA、荒野大镖客、B社全家桶还有最终幻想14等,也是在大学时期接触到了GAL吧的十二神器,呃,我感觉说到这里成分就够复杂了,跟报菜名似的。
我个人感觉我算比较渴望社交的,但是失败了,嗯,可能还是感觉社交比较麻烦吧;我这人玩游戏技术也不怎么样,讨厌竞技,CS从1.5玩到现在CSS2都出了,就算是这么长的时间跨度里也没能让我成为个高手,整天在完美B+玩,这也能说明我不适合玩技术性强的游戏,我从小到大比较喜欢看书,对于剧情向的游戏算是很合的来的,带给我最震撼的游戏作品莫过于荒野大镖客2了,剧情叙事不突兀,闲着没事了还能调戏npc。能和上古卷轴一样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偶尔帮一帮路人。
但人终究会长大,自从上大学后越来越感慨自己一天除了吃饭睡觉看书,剩下的时间玩游戏总是感觉很累很仓促。
就拿方舟举例,明日方舟这游戏我中途有一年半的时间没去玩过了,出的人权卡3个都错过了,手游在这一点我很不喜欢,漏了人权卡想去用老六星小羊银灰这种去打最新的EX-8,是需要花点时间精力的去查攻略摆干员的,我这人算的上是有时间才玩,没时间爱咋地咋地,EX8突袭我就懒得打了。
所以我大学很大部分的时间都去玩端游了,因为只有自己是主角,能够决定接下来要做什么,选择帮忙还是不帮忙,不用担心任务过期了这种有期限的限制,有的时候在游戏里也会漏了一些很珍贵的道具没有去收集,也许这算的上是游戏里主角的缺憾吧,就像是亚瑟摩根我没能给他一个东部传说红大衣只给了个背包,但转念细想,也许人就是有了缺憾才会让自己的记忆“烙印”在脑海中吧,游戏里的主角可以重开可以复活,但是人不能,人也同样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和缺憾,但也正因为这种缺憾和经历,才会让我真切实意的感受到,我操控的不是一串代码数字,更像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