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废液处理原则及方法
实验室废水是一种典型的严重污染源,量少,间断性强、高危害,其成分复杂多变,各种化学试剂,化学药品居多,然而经调研,发现许多科研实验室对产生的废水不仅仅是简单的处理,甚至不作任何处理就排放,这样对环境的污染是不可估量的。所以,解决实验室废水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01 实验室废液处理原则

* 对高浓度废酸、废碱液要经中和至中性时排放;
* 对于含少量被测物和其他试剂的高浓度有机溶剂应回收再用;
* 用于回收的高浓度废液应集中储存,以便回收;
* 废液储存容器必须贴上标签、写明种类、储存时间等;
* 低浓度的经处理后排放,应根据废液性质确定储存容器和储存条件,不同废液一般不允许混合,远离热源、避光、以免发生不良化学反应。
02 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

1.实验室综合废液处理:用酸、碱调节废液pH为3-4、加入铁粉,搅拌30min,然后用碱调节pH为9左右,继续搅拌10min,加入硫酸铝或碱式氯化铝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上清液可直接排放,沉淀于废渣方式处理。
2.实验室含砷废液的处理:在含砷废液中加入FeCl3,使Fe/As达到50,然后用消石灰将废液的pH值控制在8-10。利用新生氢氧化物和砷的化合物共沉淀的吸附作用,除去废液中的砷。放置一夜,分离沉淀,达标后,排放废液。
3.实验室含汞废液的处理
排放标准:废液中汞的最高容许排放浓度为0.05mg/L(以Hg计)。
处理方法:
①还原法:用铜屑、铁屑、锌粒、硼氢化钠等作还原剂,可以直接回收金属汞。
②硫化物共沉淀法:先将含汞盐的废液的pH值调至8-10,然后加入过量的Na2S,使其生成HgS沉淀。再加入FeSO4(共沉淀剂),与过量的S2-生成FeS沉淀,将悬浮在水中难以沉淀的HgS微粒吸附共沉淀。然后静置、分离,再经离心、过滤,滤液的含汞量可降至0.05mg/L以下。
4.实验室含铅废液的处理:在废液中加入消石灰,调节至pH值大于11,使废液中的铅生成Pb(OH)2沉淀。然后加入Al2(SO4)3(凝聚剂),将pH值降至7-8,则Pb(OH)2与Al(OH)3共沉淀,分离沉淀,达标后,排放废液。
5.实验室含铬废液的处理:含铬废液中加入还原剂,如硫酸亚铁、亚硫酸钠、铁屑,在酸性条件下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然后加入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等,使三价铬形成Cr(OH)3沉淀,清液可排放。沉淀干燥后可用焙烧法处理,使其与煤渣一起焙烧,处理后可填埋。
6.实验室含酚废液的处理:酚属剧毒类细胞原浆毒物,处理方法:低浓度的含酚废液可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煮一下,使酚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如果是高浓度的含酚废液,可通过醋酸丁酯萃取,再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萃取,经调节pH值后进行蒸馏回收,处理后的废液排放。
7.实验室含镉废液的处理
①氢氧化物沉淀法:在含镉的废液中投加石灰,调节pH值至10.5以上,充分搅拌后放置,使镉离子变为难溶的Cd(OH)2沉淀。分离沉淀,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检测滤液中的Cd离子后(降至0.1mg/L以下),将滤液中和至pH值约为7,然后排放。
②离子交换法:利用Cd2+离子比水中其它离子与阳离子交换树脂有更强的结合力,优先交换。
8.实验室含氰废液的处理:低浓度废液可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为10以上,再加入高锰酸钾粉末(3%),使氰化物分解。若是高浓度的,可使用碱性氯化法处理,先用碱调至pH为10以上,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经充分搅拌,氢化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氮气,放置24小时排放。含氰化物废液也不得乱倒或与酸混合,生成挥发性氰化氢气体有剧毒。
9.实验室含铜废液的处理:实验用过的硫酸铜废液通过加适量铁粉回收金属铜,母液再经沉淀、过滤、稀释排放。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只为分享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