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5.20 生产

2023-05-31 10:09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20、生产


  以一定的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利用生产工具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资料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通过生产解决人们的衣、食、住、行,人类本身才能生存,社会才能存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它活动也才能进行。所以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东西。

  生产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生产资料即生产的物质要素是生产的物质基础;劳动者即生产的人的要素,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因为人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其本身就是物质生产力的最重要部分;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也是劳动者创造出来的,没有劳动者去使用就会变成死的,无用的东西。

  要使生产得以进行,不仅要有生产资料和劳动者,还必须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只有具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个方面,才能有社会生产。所以任何条件下的生产,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都是社会的生产。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越来越具有社会性。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改变自然界,同时也在不断改造人类本身,并创造着人类社会的历史。

  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的联系和它不断更新来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生产[i],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它们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其中生产处于首要地位,一定的生产决定着一定的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数量和方式。在一定条件下,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也起着重大的反作用,促进或阻碍生产的进行和发展。

  不同社会状态的生产性质是不同的,它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资本主义生产是建筑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榨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生产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为了满足人民和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生产。


注:

[i] 直接生产过程。

《哲学小辞典》5.20 生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