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老师发家长群的14句话|家校沟通话术
1. 必须让你的孩子学会与他人交往并愉快地接受其他小伙伴。如果父母对自己的邻居不满,对孩子的小伙伴也十分挑剔,或者不让自己的孩子和他们交朋友
2.让你的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有教养从守时、排队、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轻易发怒开始。
3. 不要做有知识没文化的家长。有些人有高学历,但不见得有文化。如果家长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孩子,无论他拥有多高的学术水平,他也是没有文化的人。
4.经常和孩子一起做三件事:一是和孩子一起进餐;二是邀请孩子一起整理玩具,家具或衣物,偶尔邀请孩子帮忙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三是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
5. 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往往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6. 父母容易把孩子作为世界的中心,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过独立的生活。
7.不要以为孩子1到6岁只是长身体的年龄。如果父母在这个阶段常常缺席,那么,这个孩子在小学很可能成为默默无语的沉默者,或是成为无法无天的捣乱者。
8.贫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并非越贫穷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做父母的,需要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资料,不让孩子陷入人穷志短的自卑深渊。
9. 如果孩子一哭闹父母就赶紧抱起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利用父母的这个特点经常纠缠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
所以,孩子哭闹,不要着急把孩子抱起来,父母最好让自己有事情做,让孩子看着自己动作麻利地做事。
10.孩子的成长有三个关键期:第一个在3岁前后,第二个在9岁前后,第三个在13岁前后。如果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可能会追悔莫及。
11.身体的活力能够带来精神的活力。身体好的人,生活也更阳光。
12. 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让孩子从听故事开始建立阅读和写作习惯
让孩子尽早学会独立阅读,尽早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从来不给孩子讲故事的父母,或许是不太负责任的。
13. 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岁而立”。孩子三岁前后,就必须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气和习惯。
凡是自己能够做的,必须自己做,凡是自己应该做的,当尽力去做。
14.在孩子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放任型”父母。在孩子9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权威型”父母。
在孩子1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个“民主型”父母。有效的教育是先严后松,无效的教育是先松后严。
爱耕云是一款专门针对教培机构开发的管理系统,拥有12年软件行业开发经验,功能涵盖教培机构“品牌传播、招生营销、排课管理、学员考勤、教务管理、数据分析、家校互动、多校区管理”等核心环节,减轻教培机构教务管理时间,全面提升家校服务效率。是市面上唯一一家专门为机构打造自己品牌的小程序,家长和老师不用下载APP,微信即可操作。专属小程序家长端,自动推送上课提醒、考勤通知、调课、放假等通知,家长在线查询孩子上课视频、图片等动态,一键转发分享,提升转介绍,购买课时剩余、上课记录,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