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一种哲学思想!
如果大家还认为中医和西医一样,只是一种治病的工具,那就太狭隘了。
庄子说“万物与我并生,而天地与我为一”,这句话就是中医视角下的人生态度——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 也就是《黄帝内经》中阐述的道理:人生要在与天地自然、与周围其他人的同处共生中,在共同品味生命的活泼生机中度过。
《管子》对于人生的描述是——内静外敬。 内静,是说在天人一体的背景下,人生要活得健康,就必须着眼于整个天地人整体健康才能最终实现,这个整体健康的实践历程,起点是从我做起,内静,就是放弃了自己主动,而顺从天地人整体的调整之动。
外敬,则是要在天地人整体内在自组织机制发挥作用自我调整的过程中,要善于体会其所提示我们如何顺应以达到天人相应的示意现象。中医的人生态度,是要恭敬地对待一切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人和事,要像对人一样对待那些看似无生命的事,要像对待事务规律那样对待看似有感情有思想意识能自主的人,因为任何的人和事,只要发生在我们身边,只要与我们相关,都是我们整体生命的一部分,都必须从生命的内在整体调整机制和我们如何与之呼应的角度上来确定对待态度。
《黄帝内经》讲“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这就是中医对生活的最高看法。 中医的目标是要实现健康地走完人生,《黄帝内经》描述为“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但是这个目标,在日益发达的科技社会变得越来越难。 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