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hton少儿编程(7)不可变序列——元组

一、元组与列表的区别
1、元组是只读的,列表可读可写。
2、元组使用小括号,列表使用中括号。
二、元组的创建(声明)
1、直接创建。将元素用逗号分隔,并且用小括号()括起来就可以了。

2、用tuple命令创建。tuple()可以将列表或者字符串转换成元组类型。

3、当声明的元组只有一个元素时,需要在元素后面加一个逗号,否则,声明的就不是元组。

三、不可变序列的通用操作
1、元素访问:
与列表一样,支持正向索引和反向索引。在元组变量名后面加上索引号就可以访问元组中的元素。
注意:索引(角标)不要越界。
2、元组的嵌套:
与列表类似,除了可以存放数字和字符串类型的元素,还可以嵌套存放其它复合类型的元素,比如:列表、字典和元组,可以使用多级索引访问元素。
注意:嵌套的元素,将被当作一个整体看待。
3、元组的截取(切片操作):
元组的截取操作跟列表相同,需要确定起始位置、结束位置以及步长,步长默认为1。切片的时候,同样也是“前包后不包”。
4、其他通用操作:
与列表相同的操作和命令如下:
(1)len():获取元组的长度;
(2)in:检测元素是否包含在元组内;
(3)max():求最大值;
(4)min():求最小值;
(5)sum():求和运算;
(6)+ :元组的加法运算,该运算是将两个元组合并起来,形成一个新元组,并不改变原来的元组;
(7)* :元组的乘法运算,与加法运算类似,也会形成新的元组。
四、元组的专有操作
1、index():
操作方法:元组变量.index(value, start, stop),在元组中查找value,如果存在,返回首次出现的位置索引;否则,报错。
注意:start默认为0,表示从头开始,stop默认为元组最后。

2、count():
操作方法:元组变量.count(value),统计value在元组中出现的次数。
3、sorted():
因为元组是不可变的,所以无法使用sort()排序,但是可以使用sorted()方法进行排序,因为sorted()方法会返回一个新的排好序的元素,并不会修改原来的元组。
操作方法:sorted(元组变量, cmp=None, key=None, reverse=False),参数cmp和key不做要求,reverse表示是否对排序结果进行翻转,默认不翻转。
注意:使用sorted()方法对元组排序之后,生成的是列表,而不是元组。
五、模拟考题






-->参考答案往下翻<--
<完>

-->参考答案<--
1~3:CCD
4~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