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灵魂的力量:余秀华诗歌中的真实,不是假唱对口型,所以震撼人心

2023-01-06 13:57 作者:作家方晓莉  | 我要投稿

昨天,我偶尔看到一位条友提及“@余秀华”的新诗,言语当中透露出来的喜悦,吸引了我去关注,同时也去微博找到了这首诗。

(来源:余秀华的微博,感谢分享。)

与此同时,我也看到其他条友评论余秀华,顺道提及了贾浅浅:实话说,这倒不必。以贾浅浅老师的笔力,可走她自己的人生路,祝福了!


但对于余秀华的评价,还是属于比较优美的。当然,我也看到了其它内容。


(来源:“@叶子的铅笔”,感谢分享。)


坦白讲,其实抒情的优美诗,尤其描写心灵或者灵魂的感动,我看的许多,但是没有一种能够像余秀华一样,给我以生命的震撼。

可能有些人会说:“都是文字,有何差别?也许,我的比她更细腻,更柔情,意象更多……也显得我更加辞藻丰富而吸引人……”,但是其实,很多它并不是真正来自于生命的震撼,它不具备实在的感动,有些是处于利益动机之下的勾引人之类的“绯句”(注明:是绯句,不是日本短诗的“俳句”哦!~),所以它的目的只在于自我营销,洗脑,撒网捞鱼(往往这类人能关注的对象,可能为其所利用,但未关注的更多不浮于表面,这才值得沉思。),海王或绿茶之类的套路,距离真实的诗词,早已远了太多!


至于其中神化自己种种之句,女的标榜自己绝世美人,男的包装自己盖世英雄,你就听听算了,就当看戏一样:如果真那么厉害,何必一个劲吹嘘,但拿不出真正的东西来呢?……有的,也不过是通过一些“流量手段”而投机取巧,而给自己脸上添金,与此同时,伤害他人做法罢了。谎言连篇,说到后来,都是要被自己打脸的。反复无常。


有人评论,余秀华那首《我喜欢这黄昏》,要是没有最后一句比较好,但我认为,这最后一句,其实非要不可:因为这是真正灵魂的力量!为什么这么说呢?……

(讨论与交流余秀华的诗歌。)

(备注:感谢诗友“@摆脱睡鼠的园艺师”之交流分享,您对诗歌是有鉴赏力的,可以看出在这方面下“功夫”了。不过对于最后一句,我与您的看法不同,很是欣赏。这里予以谈我的观点:请勿见笑!同时,我也非常感谢您的观点分享,谢谢。)


你看,在《我喜欢这黄昏》当中,它讲述了自己整个爱着的过程:我喜欢余秀华对待一切命运,坦然接受的过程,但我更爱她坚韧不拔的意志。不屈服命运的精神,很多人可能分不清这两者的关系:因为接受,所以坦然,所以不会自我折磨到一切怨怼他人,往往可以看到她的反击更多是由于他人的不尊重所致,或者生活导致的痛苦而体现出来的敏感而保护自己,采取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去说明自己想要赢得的尊重,所以在面对很多事情面前,她显得伤痕累累。所以这也是她面对生活的一种方式,而她的不屈体现在她对诗歌上面的追求,这最后一句“如同一道命令叫万物生长”,就好像她已经认识到,这天地间一切万物与是非,她已经坦然接受了!可是这是不够的。

她真正应该做的,是听从于自己的内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写诗。她从被动接受命运到主动选择自己要做的事情,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自己的写诗,她在作一种自我灵魂的净化。

所以这很了不起!


我觉得很多人是不愿意坦然接受命运的,为什么?因为一旦命运出现挫折,他们第一时间就是质疑其他人,而反对自己而出现这种命运,所以他们的诗歌不坦然,充满着诱惑,且不肯定自我真正的创造力,最终徘徊于死亡与坟墓之间,很难摆脱这种桎梏,唯有坦然接受命运,你才知道怎么办,不坦然,你永远无法得到解脱。

而坦然之后怎么办?坦然之后要升华。


所以升华后的人格,是真正的动人。

余秀华的美文,其实很多人也能写,我所指的文字优美,不少民间人士,民间诗歌,很多人的词藻也很丰富,甚至情感更加细腻,在感情经历和人生上,显得更加缠绵悱恻,结果写出来的诗词,一个字:媚,两个字就是“媚俗”,甚至低俗也有,而余秀华为何超越这些人?……在于她能够看到假象而超越这些,因此即便写的诗歌有的为人诟病,但可以看到她在超越自己的人格,升华自己的人格,而离开一些自己认为不舒服的境地,这种挣扎,这种尝试,这种漫不经心其实奋力的与命运厮杀之倔强,便显得弥足深刻!

所以很多看起来轻飘飘的且愚弄人的诗歌,那是将别人当成傻子来诱惑,来蛊惑,又哪里有什么灵魂的力量呢?


即便自嗨,自己也肯定不敢多看几遍,生怕对自己更感厌恶了吧!


因此,余秀华在《我喜欢这黄昏》中的最有一句话,“如同一道命令叫万物生长”:她致力于摆脱被动的接受命运,而愿意成为阳光和雨露去滋润他人,通过诗歌的震撼而感动人,并且进一步升华,将诗歌不仅仅成为自己一种本能,并且远离世俗……当然也渴望从此再也没有是非,这种灵魂的感动,来自于升华的浮沉,生命的挣扎而终于脱离出灵魂桎梏之感,解开了后的下一个瓶颈已经不惧怕了,因为她已经得到自己最喜爱的一样物事:珍惜自己的灵魂,并且为此捍卫它一生!

而不愿意再做命运的“囚客”!


其实很多人,喜欢自我包装,当然,有的人在流量面前,也会选择伪装成另外一种模样,甚至,将他人塑造成某种形象,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余秀华的作品影响之大,市面上也出现了不少其他的文字,说成她,以图流量的“狂热”,而以讹传讹,这一点,莫言也曾经说过,很多市面上说是莫言语录的,其实也根本不是他说的。

我倒想起曾经看的书名,说是李嘉诚写的,后面有人说,根本不是李嘉诚写的?……那为什么这么说呢?那肯定是为了赚钱。


(韩寒曾经照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分享。)


当年韩寒很火的时候,我也去找韩寒的书看,然后看到有一本书,名字叫“韩寒新著”,我纳闷,韩寒新写的作品,新著,啥时候出版社这么体贴,还告诉我这是新著?不错,不错!……打开一看,不是韩寒啊!……原来是“韩寒新 著”……于是我想起原来追金庸小说的时候,即便“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每一部当时至少看了三遍,加上一本《越女剑》,但我还是很想找金庸的书看,一看,还真有,原来是“金庸新 著”,当时失笑,一看作品,内容很不一样的嘛!……所以我当时在想,这“金庸新”是不是“韩寒新”的前辈,出版商也真“逗人”,居然想到这法子!



当然,这种还是说出对方不是作者或者名人本人的作品,很多打着名人旗号,直接说是本人作品的,也不胜枚举!这种很难去分辨:当然其实也好分辨,一是问当事人,二是知道对方文风,三是查一下具体出版社信息,以及了解一下当时作者动态,都很容易分辨。尤其文风,这个是很难改变的。

就算可以模仿文风,但人格很难变,因为每个人有这个人自己的精神气魄,境界也不是那么容易模仿得了,格局是不一样的。


所以一般出现这种事情,很多人都是问当事人,也就是直接问作者,而方便得到答案。


(集图来自于“@光明网”,《莫言在线打假!急出表情包!“这些作品真不是我写的……”》,“综合:澎湃新闻记者岳怀让、中国青年报、莫言微信公众号”,“来源: 多彩贵州网”,感谢分享。)



(图片左:人民文学出版社截图来自于“光明网”,《莫言在线打假!急出表情包!“这些作品真不是我写的……”》,“综合:澎湃新闻记者岳怀让、中国青年报、莫言微信公众号”,“来源: 多彩贵州网”;图片右为杨绛先生的照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分享。)


再回过来说余秀华的作品。

余秀华讲话还是比较实在的,放照片都是本人照片,视频也是,对于说话,并没有采取一些网络主播喜欢的方式:搞个配音,对口型,没有这么做。也没有用其他人的一些东西,来包装自己。

尽管她“骂战”多,多半是因为她人不尊重自己,或者某些事情,触动了她的敏感神经而采取了保护自己的方式。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她真不屑于包装自己,也不屑于说谎。

(图1)

(图2)

(备注:图1,图2,皆来源于“@有点公社”条友之分享,谢谢。)


诗歌为何感动人?其实在于真实两字。

不真实的诗歌,哪怕包装得再精美,但是是没有力量的,因为它不过迷惑他人,而蛊惑人心之语,便显得不美了!……当然并不是所有诗歌优美的都这样,而只针对那些表面标榜自己诗歌美学,然而并不是真正优美,而是谎言连篇,将自己塑造成某种形象的这类所谓诗歌,而行一些牟利目的之诗歌,或者海王或者绿茶目的之诗歌,或者包装自己成为某类诗人或者英雄之举,实则就是诗歌界马保国而已,吹的牛的一批,实则没有真正功夫,就是吹牛,就是一些人愿意吹捧和配合,有啥用呢?……业界闻名?不少人捧场?……没用的。

自欺欺人罢了!


有很多人,在落魄的时候,他们会选择,释放自己的大招!

如余秀华,选择了诗歌,因为诗歌是她的生命。

而马保国,选择了太极,但是,他是真的太极宗师吗?显然不是。所以所谓诗人或者自称诗人或者某类有才华的人,而给自己一个劲包装营销者,可能未必是你想象中那样或者对方吹牛的那样!


一个劲吹,但拿出来的东西,总是不切实际,并且没有什么真正的美感,总是充满着的陷阱的谎言,并且两面三刀而坑人,这是诗歌吗?……这是咒语吧!太魔性了。


有水平的人,会选择他们擅长的事物!这种擅长的事物,不需要自我吹嘘,会直接拿出来!

倘若不直接拿出来,而一个劲进行自我包装,甚至贬低他人,而抬高自己的地位,往往都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这个人说话的水平,说明他的真功夫!



以书法为例,真正懂书法、爱书法的人,会是怎么样的?……会不会一个劲吹嘘自己,如何厉害,如何牛,但实际上拿不出真正的作品?如果这个人很喜欢书法,很热爱,假设这个人是你的条友,那么这个人在期间,会不断写一些关于书法的评论,或者晒一些自己的书法,包括绘画也是如此。

因为只有晒与对比,别人才能看得出这个人的真实水平。


如果这个人只是一个劲吹嘘自己的是书法家,如何如何云云,其实哪怕这个人有很多头衔,但写得实在不怎么样,或者说,只是身边有的人觉得相比之下还不错,但离真正的书法,相差甚远:那就是比较得出,并没有那么好!



真正的书法家还有一个特点:或者喜爱书法的人。

他们会用自己的爱好去折服别人,让身边的人都喜爱书法。而不是当他们自我吹嘘自己书法如何厉害,却是排斥他人的做法,但自己实际上不怎么写书法,甚至写得也不怎样,跟真正书法家比起来,那是差远了!……这不过是借虚名而打压他人罢了!还破坏他人真正的兴趣爱好!


真正喜爱书法的人,会不会喜欢踩别人而凸显自己书法写得如何好,如何好?……不会的。

真正喜爱书法的人,会不会自我吹嘘自己如何,如何风格,而折服别人,又如何,如何吹嘘自己,多么牛?也不会。

书法是含藏。也是低调的。

他们本身已经拥有某些风格,或者某些本质。

所以更加懂得低调为人。更加不会进行自我吹嘘,而踩别人的行为,而排斥他人的做法。


真正爱绘画的人也是如此。

真正爱绘画的人,不会以此作为包装自己的一种东西,但是实际上没有真正什么作品,不但没有真正什么作品,却老是利用一些故事,来给别人诱导,从而增加自己的身价。

写写画画,其实国人很多都会的,如果有某些职业特点,都是寻常。但如果一个劲以所谓的才华进行包装,而标榜,或者一个劲吹嘘……但实际上,这个人还是没有什么真正作品出来,所以这个人所作所为,还是需要看一下。


因为你很明白,如果一个人真的有才华,其实不需要这个人自我一直吹嘘!

很简单,我爱书法:晒几个书法就得了,不需要自我标榜,吹嘘,还踩别人,这种表现很没有礼貌;

我爱书法,书法已经凸显我的风格,我要不要将自己吹捧一番?不需要。因为人能看到的都是自己的不足;

我喜欢绘画,要不拿一些事情,来增加自己的分量?那有什么事情可以增加自己的分量?不少人会拿自己得奖或者喜爱的拿出来晒……坦白讲,即便不追求名利之人,或者默默无闻之人,画的也不需要多好,你每天晒一些作品,或偶尔晒一些绘画,都显得备加真实。

因为绘画或者书法,也无非是一些爱好。


除非有人以此作为牟利之道,才会一个劲吹嘘以及踩踏他人。不然都不会那么做。

如果是职业,更加不用说了。直接上真章,不仅仅上作品,也上专业评论。这都是很简单的事情。


因为一个热爱书法或者绘画的人,他们会追求于自己喜爱的事物:一定即便再完美,也追求更高一层的境界。

与其他爱好者的交流,更是一大享受,只有这样,才能进步!


———————但凡没有谦虚谨慎的精神去追求学问和艺术,吹的再大,也不过马保国罢了,身边人轻轻被他手一挥,飞出去几米外,甚至还有外国人打擂台……牛气冲天。

坦白讲,任何一个有真正追求,有才华的人,都不会采取欺骗的方式以牟利!

因为有追求,不需要通过这些手段去牟利,去害人。



有追求,所以更加谦虚谨慎地去为人,只会更低调。


真实这两个字,很多虚伪者,一生也没做到,自欺欺人之下,又能得到什么呢?……真正追求艺术或者学问的人,是不会喜欢弄虚作假的行为。


人品很多时候,也反映出这个人真实的境界,也会予以呈现。

(有的人可能说秦桧字好,但要知道,书法可以长久的功力而练习得到,但一个人善恶本质,其实也会从中体现。

为什么练习书法与绘画,是为了看起来更好看或者去骗人,或者害人?不是。

是一种自我修养的提升。

切勿本末倒置!)


而当秦桧与岳飞的字相比,大家一看也都看出来了。


(截图来源于“@春日之虎”评论区,感谢分享。)


(图3)
(图4)
(图5)


(备注:图3,图4,图5皆来自于条友“@有思想的IT健身男”的微头条及其评论区,同时感谢“@睿智醫道仁心”、“@一花知春晓”还有“@大漠风神1”等条友的观点分享,谢谢。)


所以余秀华的诗歌为什么受欢迎?……在于真实。她的真实摆脱掉了一些世俗之“媚”,之低俗,之虚伪,看似放荡不羁的外表下,其实有她对生命的沉思。她在努力做她自己,并且摆脱一切桎梏,就这点而言,她诗歌体现出来的艺术魅力,是有生命哲学之味道,因此受众颇多!


不少人不喜欢余秀华,不爱她的张扬,也觉得她过于放肆!但你不得不承认,假如一开始处于她的处境:她在人生的答案上,已经尽力去做到最好,并且将生命之花予以绽放,让自己的思想和人格得到不断提升。

她有缺点,不是完人,但也正因为如此,让人看到她的奋斗与真实,这一部灵魂史一般的诗歌,又怎能不叫人感动呢?


(来源:“@养花大全”,《悬崖峭壁上的花,强悍的生命力,令人敬佩》。

于悬崖峭壁而绝处逢生之生命力,终归是令人崇敬的。)


诗歌或者说,文学,或者其他艺术,比如绘画,书法也是人格力量的彰显。避免媚俗,避免俗媚,避免低俗,无一不与自身人格的缺陷或者缺点去挑战:人面对的往往是自己。

而无其他!


所以在面对自身挫折与遭遇,或者是自己缺点的时候,你能够让自己给这个世界带去什么,是善良,是鼓励,还是狡诈,还是虚伪?……也许会因为这样,而影响很多人。

所以能够真正给我们感动的,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永远是谦虚和善良的人,而这种谦虚和善良是在骨子里,不是自我洗脑,和给自己包装与营销这样一个人,真正的谦虚和善良必定含藏,它可能有些时候会表现出真正的人格力量,可是从来不会对世俗进行妥协,尤其对世俗当中的一些丑陋而妥协,这也是她的力量。

但不具备真正人格的作品,或者其它东西,是没有真正的灵魂,或者显得十分卑微而蛊惑人心,便流于下乘了。


在余秀华那首新诗里:

“2022年一身尘垢就要远走

它赐我梦也赐我绝望

无论如何,那些灼骨之痛就是我的

谢谢你,亲爱的2022

2023,我和你前程未卜

你若赐我颠沛流离

我就在这颠沛流离里长住

我要重新升起星空

你来,我就给你星光万斗

你不来,我就每个夜晚都闪烁”,甚至没有一个题目。


但她写的是灵魂的力量。


因为她真实当中,是真的这么做的,且无愧于心。

她接受了命运之后,给别人想要的一切美好,都在努力做:而并不是海王或者绿茶之辈,给你“蛊惑人心”而想要的东西。

那些营销或者包装,往往最后都是撕裂人心,而导致他人付出代价的。


余秀华即便声嘶力竭,呐喊着:“我要自由!我要理想和爱!”,但她真实,并不掩藏自己的丑陋,且奋力让自己在生命当中,挣脱出另外一份美来!所以这很可贵!在不少喜爱她的读者看来,她就是一个很美丽,也很超脱的人。


还有什么,比自强自立更美的呢?……


所以她的真实赢得尊敬。

因为她所描写的不是标榜,也不是营销或者给人洗脑,而是自己真正在追求这一份境界,同时也希望你们越来越美好。

所以这是余秀华这首诗的可贵之处!



无论如何,2023年,祝所有真正真实的人,活得更好!

也希望所有人,远离虚伪,因为无论多少谎言的营销或者洗脑而牟利,或者其他目的,最终都是虚假的。

这种虚假它经不起任何考验,即便一时可以迷惑人心,但总是踩着别人往上爬的行为,则是令人憎恨的。

希望一切文学或者艺术,都凸显应有的真实,无论你我是否具备足够的像余秀华一样的天才,但应不辜负这段岁月。

让自己的语言即便不那么华美,但也做到像一个人一样,坦荡活着,而非欺骗。



特别说明:本文属于个人对余秀华诗歌之理解,至于余秀华之诗歌真谛,我恐怕未领略十之一二。不足之处,还望海涵。

希望每个人成为真实的人,面对自己的灵魂。

不然就如假唱一般,永远上不了真正的台面。

祝福。


灵魂的力量:余秀华诗歌中的真实,不是假唱对口型,所以震撼人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