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什么都不往心里去?人到中年:宁可深情,不可薄情,更不能无情!

2023-05-18 16:23 作者:老方说  | 我要投稿

什么都不往心里去,据说这样的人容易长寿。

实话实说,我还是挺羡慕这种人的,他们没有什么思想负担,不会焦虑,不会有压抑感,活得很潇洒。

既然什么都不往心里去,长空鸟迹,来者自来,去者自去,你来我欢迎,你走我不惦记,那确实是心无牵挂,了无痕迹。

但我确实做不到,我试过好多次了,根本行不通。

当然这也许是我个人的原因,不过根据我对周围人的观察来看,基本没有人可以一直如此。

要明白,什么叫“不往心里去”?

它的意思是“用心如镜”,物来则应,但人的心毕竟不是镜子,这只是一种譬喻而已。

我们人在红尘,难免会杂念纷飞,脑子里一天到晚不知会有多少念头,想一想过去的人和事,想一想将来的期望,想一想现在的鸡毛蒜皮和是是非非,心神从来是不得闲的状态。

说“什么都不往心里去”容易,可谁能做到?

在别人遇到难过事情的时候,大家会用这句话来劝慰,实际上不管是对方还是自己,都很难接受——当你处于水深火热的时候,别人告诉你“心静自然凉”,其实毫无意义。

心是不由自主的,如果我们真能降服自己的心,那简直就是立地成仙了。

人到中年:宁可深情,不可薄情,更不能无情!

我认为,就是要“往心里去”,就是要深情的活着。

在现实中,薄情的人不容易吃亏,冷酷无情的人更是可以占尽便宜,因为他们不动情,所以就很冷静,干扰也少,于是就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优势。

比如说在男女关系中,谁理性更多谁就更有主动权,谁投入更多谁被动,但如果谈恋爱都要权衡利弊,那还算什么爱情?

世界上薄情的人太多了,无情无义的人也太多了,他们的人生就像是不断地做生意,他们的原则永远是“占便宜和不吃亏”。

等到这些人到了中年阶段,就会面临一种局面:他心里没有别人,别人心里也没有他。家人关系疏远,亲情淡薄;朋友关系寡淡,其他社会关系也基本是互相利用罢了。

无情何必生斯世,有好终须累此身

人生是一个过程,每个人都会有死去的那一天,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生,那有些事就明白了许多。

既然早晚都是一死,那不管薄情还是无情,都不如多情和深情。

想一想,我们为什么喜欢苏东坡?“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就是因为苏东坡多情多爱啊,他对人对事都容易一往情深。

在苏东坡那个时代,他身边也有很多无情的人,很多薄情之辈,他们以为自己是聪明能干,活得明白,一辈子从来都是不吃亏,什么人都占不到他们便宜。可从历史而言,他们这一生又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一群蝼蚁,庸碌之辈而已!

中年之后,不负此生

只有一往情深,一辈子尽情尽性,才是不负此生。

我看到很多中年人都是活得狭隘而苍白,平常除了算计钱和比较高低之外,生活毫无乐趣,人生了无生趣。

等到欲望消沉,精力不济,赚钱的能力持续降低、最终消失后,他们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了。

然后是被抛弃和死亡的恐惧所支配,他们开始留恋家人,渴望真情的滋润,在幻想中一天天变老,迎接最后那一天的到来。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既然来到这个世上走一遭,何不尽情尽性而活,哪怕遍体鳞伤,也是不枉此生。何必怕深情被辜负?真情从来都要遭遇雨打风吹,只要淋漓尽致,那自己就没有白白浪费。

要知道,只有至情至性的人,才可以看破红尘,大彻大悟。



什么都不往心里去?人到中年:宁可深情,不可薄情,更不能无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