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市场的悲哀!国外品牌市场份额超90%,国产品牌汤都喝不上
眼瞅着国内的消费者都越来越青睐国产车了,国产车的市场份额超过50%了,但是有一个市场,国外品牌依然占据着绝对优势,那就是机油。
买国产车,用国外机油保养,不是什么新鲜事。事实上,国外品牌的机油,市场占有率超过了90%。根据《2021中国汽车后市场维保行业润滑油品类专题报告》显示,国外润滑油品牌在国内的占有率达到了93.9%,而国产品牌的机油占比仅为6.1%。
而国产机油品牌,何止数百家,这数百家机油品牌,来抢这可怜的6%的市场份额,何尝不是一种悲哀?2021年乘用车润滑油市场规模接近1100亿,在这个超千亿的市场中,国产品牌几乎难以生存。
首先很多人都问的一个问题:国产机油和国外机油,到底有没有差距?毫无疑问有差距。
无论是基础油、还是添加剂的配方还是加工工艺,国外机油品牌的技术实力,都要明显强于国产品牌。特别是在高端机油领域,差距更是全方位的。很多国产机油使用的还是国外进口的基础油,而添加剂更是各大机油品牌的核心技术,所以,很多人口中所谓的机油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无非就是石油提炼加工的说法,显得有些反智。
但是,这样的技术差距,有市场占有率反应的这么大吗?很显然是没有的。在中低端机油方面,你用国产品牌和国外大牌,日常使用几乎感觉不到什么差距,真的感觉不到,很多人口中的油耗高一点,声音大一点,全是心理暗示。但是,即使是中低端机油,国内的老司机们也倾向于选择壳牌的黄壳、蓝壳系列,而不愿意选择国产品牌,壳牌几乎成为了出租车、网约车的首选机油。
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现象发生呢?除了技术的差距之外,国产机油品牌的问题,到底出在哪?
第一个问题是品牌口碑和群众基础,有美孚、壳牌、嘉实多,这三个品牌几乎是开车的人都知道的机油品牌,有着深厚的品牌基础和良好的市场口碑,并且覆盖了各个价位段,让国产品牌机油几乎没有插足的余地。在差价没有那么大,4升机油差个几十块钱,一百块钱的情况下,反正一年换不了几次,大多数车主当然更愿意选择知名度更高的国外机油。
第二个问题是渠道,你看看4S店,看看主机厂,有多少汽车品牌,出厂的推荐机油型号是国产品牌,有多少车型,官方保养使用的机油是国产机油?除了4S店,再去修理厂、路边的修理店看看,国产机油和国外机油,谁的占比高,被推荐的比例更大?
第三个问题是价格,国产机油技术实力不如国外品牌,那就应该踏踏实实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先把低端市场打通,再去考虑高端市场,但是有些国产品牌偏偏不信邪,非要冲击高端市场,但是你好歹花大力气研发啊,数据显示66%的国产机油价格在80元每升以下,但是,国产机油的毛利率却并不低,甚至要高于国外机油,达到了53%,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国产机油靠着买来的配方,不思进取,没有把心思花在研发上,而是想着自己包装营销上。
一个超过千亿的市场,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却不到10%,很难说这是因为国外品牌做的太好了,还是国产品牌太不争气。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国产机油品牌,必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改变迫在眉睫,如果不加大自主研发的投入,那就必须面对市场残酷的淘汰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