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自考本汉语言文学~美学(单选、多选)3/24笔记整理

2021-03-24 23:04 作者:BLEACH-极度分裂  | 我要投稿

【多选、简答】荒诞的含义:  荒诞源于荒诞派戏剧,是指不合情理与不和谐。其形式是怪诞、变形,其内容是荒谬不真,使人产生荒诞感,是对人生的无意义的虚无性的审美感悟。【单选、多选、简答】荒诞理论的历史回顾:(1)古希腊时期,柏拉图的荒诞感来自理性与自由的矛盾,来自现实生活中的爱和诗与他的理想境界中禁绝欲望、纯而不杂的爱和诗的巨大差异。在中世纪的西方社会,荒诞的基本内容是宗教中不恰当的禁欲主义对于人性的扭曲和异化。

(2)文艺复兴之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劳动异化、迷信科学引发对理性地怀疑和普遍的荒诞感,代表人物有尼采和克尔凯郭尔。

(3)在荒诞这种审美形态产生的过程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的异化,是人变成“非人”。人变成“非人”的真实含义包括三个方面:①人不再是全面体现人的本质的人,即人失去了自身的人类的特性。②人失去了在西方世界中所继承下来的本质,失去了终极关怀的基础。③西方在工业社会中构建起来的所谓自由并非现实的人生的自由。

第四章 审美经验论

第一节 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

【单选、多选、简答】审美经验论的发展过程:

(1)古希腊美学的核心是美的本质问题。柏拉图的“迷狂说”和“回忆说”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

(2)中世纪的审美经验理论打着神学的烙印,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

(3)近代西方美学研究重心转向审美经验的探讨,赢过经验主义美学表现得尤为突出:①18世纪中叶以前为第一阶段,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夏夫兹博里、荷加斯、哈奇生等人。②第二阶段开始于18世纪中叶以后,其代表人物是休谟。康德克服了经验主义美学片面性的缺陷,提出了审美经验能够把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统一起来。

自考本汉语言文学~美学(单选、多选)3/24笔记整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