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4年MBA | 长江商学院MBA联考状元分享备考经验

作为90后,他亲历了改革开放给上海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陆家嘴的拔地而起、世博会的包罗万象、层出不穷的新品牌、新店铺、新玩意儿……这一切,让他从小就习惯、甚至爱上了变化, “我见识到社会在不停地变革,而且发生在自己的身边,所以对新鲜事物保持着一种好奇和渴望,当没有变化的时候,自己也会去寻找。”
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让天生对数字敏感的他对金融产生浓厚兴趣,并考入复旦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大学时代,他的学业也很出色,不单获得人民奖学金,还拿到利丰奖学金,赴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光前商学院学习近半年,极大开拓了自己的眼界。
从2014年起,中国移动互联网进入迅猛发展期,一大批新兴科技企业群星闪耀;近两年,随着人工智能的加入,高新科技更将左右着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这一切自然体现在了经济的晴雨表——股市上。彼时身为交易员的他时刻关注着最新的科技动态,每当一个新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改变时,他总有一种“临渊羡鱼”的遗憾,并渐渐不满足于这份“仅仅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工作。
因此,他决定 “退而结网”,通过MBA的学习为一个充满创新与挑战的新征程,储备足够的资粮, “职业生涯的周期很长,先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才,等风口来的时候,才有机会使自己的价值最大化。”
“长江商学院拥有世界级的教授团队,最前沿的商业理论和最深刻的中国洞察,同时创新、创业的氛围,以及令人倍感亲切的大家庭文化都是我喜欢和期待的。我相信,在长江,我不仅能够获得专业知识和领导力方面的提升,更能结识许多有情怀的卓越同学和校友,与他们共同成长。”
因此,在获得了多家商学院的预录取资格后,他坚定地选择了长江商学院英文MBA项目。
高分备考经验分享:
1、管理类联考成绩高达250分,你是如何做到的?
目标清晰、专注、效率足够高是非常重要的。把一个大目标拆成若干小目标,确定每天要学习多少时间,完成多少学习任务,非常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长江MBA今年新增加了一个联考最高分的全额奖学金,我想试一下,所以准备的比较充分。我感觉运气还是挺好的。
2、英语、数学和作文,要如何提高?
跟常规考试差不多,英语难度介于大学四六级水平之间。
关于数学部分,大家可能要重新复习一下高中知识。主要还是多刷题,在做题目中去寻找自己以前的感觉。
作文是比较独特的形式——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跟我们以前所写过的议论文也不太一样。论说文并不是简单的“摆事实,讲道理”,更关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关系,这跟前面提到的逻辑题也有一个对应。审题构思的时候,需要辩证思维。准备联考作文的过程不仅对于考试有帮助,其实对于整个人的思维模式也有很大的提升。
3、除了联考,您也参加了GMAT考试,并且也获得了740分的高分,您为何选择考GMAT?
国际上的优秀商学院都是以GMAT作为申请条件之一。我觉得一个学生去考GMAT,一个是证明他的态度,另一个是证明他的实力。
长江MBA进入到了联考体系,GMAT分数不是申请的必要条件了,但学校对GMAT高分给予了一定的奖学金激励。在准备其他商学院的申请时,GMAT成绩是必要条件。
4、对考生有什么其他建议?
不管是联考,还是GMAT,我觉得考试的意义不只是要去考商学院,拿一个高分展现给学校看,最重要的是通过整个复习准备的过程,对自己逻辑思维能力做一个审视和提升,然后通过考试,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达到商学院学生的标准。
为了获得好成绩,平时可以多阅读一些英语原文的文章,因为我本身是做金融的,所以平时比较多关注《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经济学人》等报刊和网站,在提高专业知识的同时,对英语的学习和训练有很大帮助。
院校推荐:
长江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项目(MBA)作为长江商学院的旗舰项目之一,整合了综合管理MBA、金融MBA、新商业科技MBA三个各具优势、 无界融通的在职项目,同时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凯瑞商学院携手推出创新型国际合作项目,致力于打造面向未来、立体整合的全球跨界学习生态, 通过开天窗式的原创管理思想,创新、系统、前沿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和卓越、多元、极具影响力的校友网络,助力青年领袖全面、快速成长, 步入中国商业殿堂,并为中国乃至全球重大问题的解决贡献力量(随时关注长江商学院MBA项目官网,了解最新宣讲会动态)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