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美国鸣不平,谁说它在阿富汗一事无成?

文/行走斯图卡
最近网络上流传着一段很励志的话,“朋友,你觉得你一生一事无成吗?那就想想美国吧,花了20年时间和2400名士兵的生命、以及2万亿美元,在阿富汗用塔利班政权替代了塔利班政权”。其实我们要为美国鸣不平,谁说它一事无成了?人家明明替塔利班灭掉了原来的北方联盟。
其实我们也都知道,美国本来可以不必如此狼狈地逃离阿富汗。它在阿富汗维持了一个庞大的战争机器,原本可以按部就班地逐步关闭,但是拜登一脚踹掉了电源线,并且在喀布尔将最混乱的一幕展示给了全世界。
迄今为止至少有20人在喀布尔机场丧生。8月23日这天,美军还开枪打伤了一名比利时人。围绕这场撤离行动的争吵和指责由此进一步升级,让这个超级大国颜面扫地。除了欧洲的盟友外,不少美国人也将怒火倾泻到拜登头上,福克斯节目主持人珍妮在22日的一档节目中,花了足足8分钟时间将拜登骂得狗血淋头,也算是报了当年CNN各种花式嘲讽、怒骂特朗普的仇。
这些人骂拜登,不是因为他们站在正义的一方,也不是因为他们悲天怜人,事实上他们根本不在乎美国对阿富汗人民犯下的战争罪行,只是处于党争的原因、以及美国霸权体系的衰弱,他们不是反战、而是反战败。
不管是共和党议员,还是福克斯的主持人,在怒斥拜登的同时故意忽略了一件事:美国不是输得一干二净,有些人其实在战争中赚的盆满钵满。
从战争的结果来看,美国是最大的输家。布朗大学前些日子发布了一份报告,美国在阿富汗一共花费了2.36万亿美元,其中直接资金投入就有8000亿美元,另外还有830亿美元用于武装阿富汗国民军;在过去20年里,美国平均每天要在阿富汗花费3亿美元。
随着美军在喀布尔的撤离,这笔钱被砸进水里,连个水花都没有,用BBC的话来说就是教科书级“输个精光”;但是这些钱绝大多数都被美军、军事承包商、军工巨头瓜分了。自2001年以来,美国军工巨头们的股票价格,随着美军在全球的战争脚步而不断水涨船高: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股票价格上涨了880%、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股票价格上涨了834%、波音上涨了439%,而通用动力则上涨了422%,战争帮助军火巨头们的股票远远领先于美国经济的大盘。
“今日俄罗斯”在8月18日的一档节目中,主持人里卡多·桑切斯与记者菲林·方扎克揭露了一个更加让美国难堪的事实:这些军工巨头的董事会成员中,包含了前国防部长、前参联会主席/副主席、前海军司令,比如前国防部长、海军陆战队退休上将詹姆斯·马蒂斯就是通用动力公司的董事会成员。
美国前五角大楼官员迈克尔·马卢夫也在节目中披露,五角大楼和政府官员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在全球制造各种灾难和危机,并且将相关的军事合同授予指定的公司,以便于在退休后在这些公司谋得一份体面的工作和收入——这就是经典的美式“旋转门”腐败体系。
当然,盯上“阿富汗战争”这块肥肉的不止军工巨头,《华盛顿邮报》也曾经披露称,美军、美国国务院和各种援助机构都将这里当做了摇钱树,花式腐败的手法让人瞠目结舌。报道称,美军曾经花费600万美元,从意大利向阿富汗运送了9只山羊,理由是改善当地山羊品种质量,至于为什么花这么多却闭口不谈,而且这批山羊抵达阿富汗后很快就“报损”,据说是被做成了美食;对此山羊只想说:你们礼貌吗?
看得出来,在美国这种体制下,战争是不可能停止的,危机是不可能结束的,否则军工巨头们、白宫和五角大楼的官员们都会失去那一份灰色的收入;美国退出阿富汗的时候,并不意味着美国就会退出战争,有无数的理由让华盛顿的精英们精心选择另外一个战场,然后继续一头扎进去,开始他们新一轮的饕餮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