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读研攻略| 一篇文章让你明确日本大学院出愿战略!
随着近期各个院校冬季出愿陆续开始,不少同学纠结于应该选择哪些学校。这里小远放一个传送门,还不了解你想报考的学校,位于日本大学中的哪个ランキング的点这里!
今天,小远收集了关于选择目标校的3个主要疑惑,为大家统一解答~
*出身校和GPA不好怎么办?
*各方面条件都很一般,还有机会挑战心仪的学校吗?
*保底校就算合格也不太想去,是不是就可以不用选保底校了?

1
出身校和GPA不好怎么办?
首先,很多同学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出身校(211或985或一本)和GPA会对进学产生较大甚至决定性的影响。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日本的院校是对考生进行综合评分,出身校和GPA在绝大多数的录取标准里占得比重并不高。真真正正决定能否合格的是:日语能力,专业知识和研究计划书。
这几项扎实了,过关了,日本的学校基本是英雄不问出处的。所以在选择报考院校时,主要需要根据这3项的水平来选择。
——————
2
各方面条件都很一般,还有机会挑战心仪的学校吗?
同学们需要对“达标考生池”有个大概的了解——即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研究科,同一期(I期,II期,或III期)参考考试的,所有达到学校录取标准的考生。学校会根据自己当年的募集人数,从达标考生池里择优录取。


即是说,一个日语英语高分,专业知识扎实的同学能不能合格东大,除了看TA自己是否优秀以外,也要看达标考生池里,跟TA竞争的人的条件。假设学校只收40人的话,如果有40个人比TA更优秀,就无法合格东大。同理,如果本身条件不错却并不是非常出彩,但比达标考生池里39个人更优秀的话,那么也是能够合格东大的。
所以考学也是有一定运气成分在的,运气就是看同一个“达标考生池”里的竞争对手如何,自己是否相对优秀。相对优秀了,也是有机会合格目标学校的。所以如果不真正去试试的话,是无法判断结果的。
但是,别人出愿了哪些学校,或者某一期考试的报考人数和构成如何,这样的外部因素无法控制,唯一能控制的是:自己出愿几所学校,以及出愿什么档次的学校。
一次出愿几个学校的话,就可以去复数个考生池里参加竞争。报考不同档次的学校,也相当于挑选了不一样的竞争对手。所以一般建议各位同学每期出愿3-6所学校,且各个院校拉开档次,从而在各个档次的考生池里,能成为某几个学校考生里边的前XX位。
——————
3
保底校就算合格也不太想去,是不是就可以不用选保底校了?
强烈建议大家学校要拉开档次,而且一定要有保底校。有些同学目标很高是很好的。但保底校在这里主要起到定心剂的作用。虽然不是第一志望,但有一份保底校的合格证书在手的话,接下来冲刺目标学校的时候会更有信心更有底气。如果最后没有合格第一志愿,之后也仍然有机会,可以边就读边备考。

如果全部报考,比如东大京大一桥这种同等级的顶级难关学校,万一都失败了,对自信和备考士气的打击是巨大的。反之,如果目标是比如早大明治专修,那么这里边相对容易的专修合格后,对之后冲刺更高的目标,心态上会很有帮助。(此处只是粗略比喻,实施时需要根据当年最新的募集要项,将各个学校考试时间分好先后)
——————
冬季考出愿进行时,小伙伴们要把握好每一次出愿机会,希望大家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出愿战略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