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国斗对局与战术、心理活动的关联
各位三国演弈爱好者,大家好,这里是某科学的邻家索菲。即某位闲云野鹤一般的三国演弈元老玩家邻家默小七。
7月15日晚上至16日中午,本人应邀参与了棋友赤壁周郎(UP主轩辕逸仙)的三国斗对局,一起参与对局的还有棋友兼新人UP主过路客v。
这一局本来是赤壁周郎自己一控三对弈出来的测试局,他推演到第25回合后,形成如下局面。

此时的局面是蜀吴盟,魏拥汉。
以这个局面为基准,赤壁周郎邀请棋友对局。
乍一看,曹魏已经是穷途末路了,纵然魏还有車馬炮,但是此时面临蜀的叫杀,一旦魏灭,东吴也就不用下了,直接认输吧。因此,本人主动请缨,要求执魏!
另两方是,过路客v执吴,赤壁周郎执蜀。
首先,当时我想的是,当务之急是想办法解杀,然后谋和,虽然子力比较强,但是老将的位置实在是尴尬了点……三楼……还被蜀馬困死了……而且車馬炮面对联盟的双馬一炮三兵,也是无法抗衡的。
那么这个时候我就在想,解杀以后,按着联盟方其中一方进行猛攻,拿不下来也要重创他。
就像二战末期,穷途末路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喊出了“一亿玉碎”的口号。甚至疯狂的日本军国主义者想出了“一人一机换敌人一舰”的“神风特攻战术”。那么本人就在对局中准备采用这个战术,哪怕一車换一兵、一馬换一士,我也换!就是不能被俘虏(收编)!
那么在这个局面下,其实是由本人执魏先行。
此时本人有两个选择,魏車退1和魏車退2,借将吴制造走棋机会来防御解杀。
首先来看如果魏車退1的话,会是怎么个结局。

魏車退1,将吴,守住蜀后馬进6的杀棋。
吴此时不能平将和平炮,否则丢兵。于是吴走兵平6解将。

魏車平4,准备捉双,蜀后馬进6,强制换車。

魏别无选择,只能魏車平6吃馬,然后蜀馬退6。
以上就是魏車退1的变例,属于是消极防御。但也没摆脱車被蜀强制交换的命运。
接下来再看第二种,魏車退2,这也是我实战走出来的。

魏車退2!借将吴抽吃蜀前馬!(加粗字体为实战招法)

吴平7,魏車平4吃馬,解除了蜀对自己老将的限制,但是,这匹馬可不是白吃的,蜀还可以通过叫将把这个車抽回来。蜀馬进6!将魏!

魏退1,蜀馬进8!继续将军!

魏退1,蜀馬进6!继续将!
而魏面对蜀的连将,则是连退,因为毕竟老将在高处实在是太危险了。本人当时想的就是,赶紧把老将拉下来,退到底线。蜀的连续将军正好帮了我这个忙

魏平6,蜀馬进4……继续将……可见蜀馬这是要效仿潼关大战,马超杀得曹操割须弃袍……而这匹蜀馬其实是张飞,之前被抽吃的馬是关羽……这4步连将,可以说是张飞怒而给关羽报仇了。

魏平5,蜀馬退5,吴兵进1。蜀终于没有继续将军,但是却捉双魏炮和魏士……

那么此时,我又要做选择了,在许褚(士)和徐晃(炮)之间做个选择了。权衡利弊之后,决定弃士,许褚将军,对不住了……毕竟魏馬炮的存在,让吴蜀不敢轻视魏。(后来蜀也没吃魏士)
魏炮平4!暗伏馬进5然后闷杀蜀国的棋。
蜀士进7,吴兵进1。

魏馬进6,蜀兵6进1,吴兵进1,魏炮进5!
如下图,魏开始针对蜀国发动进攻,但是我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由于三国斗棋盘的拘束,使得侧翼攻击空间过于狭窄,蜀双士的存在对于馬炮腾挪进攻是个很大的阻碍。

蜀6进1,吴炮平6,魏馬退4,蜀兵5进1,吴平6,魏馬退3,蜀兵6进1。
如下图,魏退馬腾挪,结果不料被蜀使了借刀杀人的计谋,欲借吴炮消灭魏馬。如果吴接受了蜀的这个计谋,打掉魏馬,魏单炮肯定也会看准时机送掉。然后魏准备采用“弱拥汉方巧和联盟方”,但是蜀由于有馬双兵,兵力足够他在对东吴设暗桩的同时灭掉曹魏。所以魏一旦被灭,东吴无论是血战到底还是速战速决都将处于劣势,即便是趣味单挑,蜀张飞、赵云战力都比吴将高,胜率也是吴国的2倍。

因此,东吴没有接受蜀的计谋,放过了魏馬。
吴兵平4,魏馬进5,蜀平5,吴炮进2。
如下图,吴炮对准蜀帅,执蜀的玩家随即问道“暗桩?”
那么此时问题来了,如果吴蜀齐心协力,曹魏必灭,但是这个时候就设暗桩似乎还不是时候。

魏馬进4……如下图,魏继续进馬准备新一轮进攻,但是魏此时最佳招法是魏馬进6。

如果魏馬进6的话,如下图,大家会发现,魏馬捉双蜀兵和蜀士,蜀二者必丢其一。岂不妙哉?但是魏疏忽了,急于去进攻……(作者事后诸葛亮)

蜀士7进6,吴炮平5,魏炮退1,蜀退1,吴炮进2。
魏在蜀地打了一通王八拳,非但没有伤到蜀分毫,还加快了盟军对魏的进攻步伐……

魏平6,蜀兵5平4,吴士6进7。
蜀兵平开,亮出老帅,暗伏进馬卧槽灭魏的棋。
吴则认为蜀兵来对自己设暗桩了,于是撑士顶住。

魏想解杀,只得支起羊角士,防御蜀国的杀棋。
魏士进7。

如果魏不走士改走其他棋子,比如炮进1准备叫杀蜀,蜀可以提前一步灭魏!如下图,

蜀兵6进1,吴兵平3,魏馬退5,蜀兵6进1,吴兵平2。
吴蜀兵临城下,曹魏必须果断做出选择,是全员玉碎还是拼死一搏?

然而,执魏的我此时想的是,既然攻蜀攻不下来,是不是可以调转矛头,转而攻吴?并且对于吴国,本人采取的策略是只将吴,不吃吴子。利用将吴制造走棋、抽将蜀子。于是,
魏馬退7!如下图,魏馬从蜀前线撤回,欲借进攻东吴绞杀蜀馬。同时东吴的炮也被捉着,吴只能是躲炮。然后就是眼睁睁的看着虎将曹仁来将军自己……【殊不知,魏根本不会吃吴子,毕竟吴炮兵对魏没啥威胁,蜀馬双兵才是最要命的!魏要谋和或者翻身,必须消灭蜀的这些子力。】

蜀馬进4!面对曹魏调回来的骑兵,蜀国不甘示弱,率先攻魏……
魏平7,蜀兵6平5。蜀兵临城下,决战的时刻到了!

吴炮退2。如之前所说,吴只有躲炮。

魏馬退9!将吴!(曹仁:拿下孙权!)同时捉吃蜀双兵!这才叫“醉翁之意不在酒”“柳暗花明又一村”!妙啊!
这其实就是曹魏的如意算盘,江东孙权,只可利用而不能削弱,蜀汉才是曹魏真正的大敌!

吴平7。
此时问题来了,面对嘴边的两个蜀兵,该吃哪一个?蜀4路兵,虽然没根,吃了可以白赚,但是毕竟距离曹魏比较远。然而蜀5路兵呢?已经纵然他有蜀馬保护着,但是他已经是兵临城下了,是曹魏的大患!于是本人决定,吃蜀5路兵!
魏馬退7!
同时将球踢给蜀汉,如果接受魏的弃馬,那么魏国的单炮肯定也会想办法换掉蜀兵,士也会送掉,蜀即便灭魏(困毙),也没啥可捞的。或者魏直接认输的话,吴蜀子力价值相等,速战速决是和棋。若是血战到底的话,吴炮兵也能守和蜀馬兵。
如果不接受,那么蜀兵就白牺牲了。
正如我在对局时所说:“蜀不吃馬,白丢兵,吃了,即便蜀立即灭魏,也只拿一个炮,馬炮兵双士对吴炮兵双士,很难赢。蜀现在想灭魏,得需要吴配合,因为他那个兵距离比较远,这也是我为啥弃馬吃最近的蜀兵的原因,毕竟吃掉的这个蜀兵威胁最大。同时把这个选择题交给蜀。如果接受我的弃馬,我的炮也会伺机送掉,这样可以让吴蜀导成和棋。”
同时,随着魏消灭蜀第一个兵,魏谋和的目的也前进了一大步。

蜀馬退6。蜀咬了咬牙,还是放过了魏馬,毕竟魏的馬炮是一块肥肉,吃也不能现在吃,毕竟还是要争取灭魏然后争取胜利的,收编魏馬炮比什么都强。

魏进1,蜀平6,吴平6,魏炮退4。
魏将炮拉回中原,其实是继续之前的计划,利用将军东吴搞事情。毕竟子力在中心更好发挥威力。

蜀馬退8,吴平7,魏炮平6。
魏国开始在中心地带对蜀发动攻势……

蜀士6退5,吴士5进6,魏退1。
曹魏企图退将再平中,解除牵制。

蜀馬进6!
蜀看出了魏的意图,将魏!(张飞:曹贼拿命来!想跑?没门!这里不是华容道!)

魏进1。无奈,只得还回来……

蜀兵平5,吴兵平3,魏平6!
随着吴国的退兵,曹魏终于得到了一丝机会,赶紧将老将平中,此时曹魏的反击也即将拉开序幕。

蜀馬退4,吴兵退1,魏平5,蜀兵进1,吴炮退1,魏炮进1!
蜀紧急进兵增援前线,吴彻底解除了对魏的牵制。同时由于蜀兵前进,让魏抓住机会,将吴!

吴平6,魏馬进5!
魏国馬炮皆活,且都在中心地带。

蜀兵进1,吴兵退1?
吴这步兵吃士不太好,继续给魏提供机会,从而帮助魏成功消灭蜀第二个兵。

魏炮退1!将吴,同时暗藏进馬将蜀抽兵的棋,正好是三十六计当中的声东击西策略。
由于魏将吴,蜀没机会走棋,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兵被消灭掉。

吴平5,魏馬进6!继续执行之前的计划!此时和棋的希望已经很大了。

蜀平7。
那么这个时候,吴其实可以帮蜀一把的,那就是替蜀保一步兵。说是保兵,其实也是借保兵之名,消灭魏馬,从而达成和棋。因为毕竟魏馬的任务已经完成,蜀双兵俱灭,蜀馬独木难支,吴蜀任何一方单凭自己的力量谁也没办法灭魏。已经是典型的官和局面。

比如,吴兵平4。待魏馬吃蜀兵后,消灭魏馬。

若魏馬吃蜀兵,馬退7。

蜀随便走一个闲招,比如蜀馬进6,吴兵平5吃掉魏馬。形成如下局面,三方和棋。

然而,东吴就连这点忙也没帮……
径直走了一步吴炮平10?坐视魏馬去吃蜀兵。

魏馬退7,消灭最后一个蜀兵,谋和目标已然达成。现在魏反而还有点强,已经是咸鱼翻身了,由俎上鱼肉变成了操刀手。这个局面,我与执吴的棋友也进行了一番讨论。
夏侯元让:吴可以保蜀的兵,我吃了蜀的兵,吴吃我的馬,官和。并且我觉得当下这个局面,和棋的希望大。蜀剩单馬,吴剩炮兵,不配合攻魏的话,单靠个人力量无法灭魏。吴蜀都是双士,魏馬炮吃不上劲。
过路客v:对,因为大家都想赢,一直慢慢磨等机会。一开始我最大的威胁也不是魏国,蜀的双兵一马很恐怖,后来没了我才安心。
夏侯元让:你可以制造让魏蜀见面的机会,制造魏蜀之间只有你的人,你就能出奇制胜。
过路客v:对,这是我一直在想办法的事情。
夏侯元让:其实这一局刚开始魏很弱,我一直想的就是谋和,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搞掉蜀双兵,现在我的目的达到了。
过路客v:只是将下家很麻烦。
夏侯元让:你来攻我,很容易让蜀捡漏,你在攻魏的时候,要算计好。你可以让蜀馬当先锋。你的兵在魏九宫看机会,你的炮在远处找时机。如果蜀馬把魏将困住,你的机会就来了。

蜀馬退6,应该是准备回防,谋求和棋。赤壁周郎说:“如果我想和棋应该还容易,但要争胜就麻烦了。”
然而这个时候,东吴走出一步很莫名其妙的棋,吴炮进2?
之后执蜀的玩家说,幸亏魏没有控制着蜀进将的位置,要不然蜀馬被消灭后,蜀直接被困毙,由于是吴蜀联盟,蜀的困毙也是算在魏头上的,白白便宜魏。差点被吴玩死的蜀……

其实这个时候,吴应该最后再帮蜀一次的,毕竟魏国接下来有借将吴抽蜀馬的机会,比如吴可以走炮平6。借蜀馬给自己的炮生根,即便为进攻东吴,自己也没啥损失,还能保住蜀馬。
然而,吴还是坚持走那步炮10进2……

魏馬退9!将吴,吴不能平中,只能进1。

吴进1,魏馬进8!将吴,抽蜀馬。但是这似乎也是东吴提前布下的局,毕竟魏馬吃蜀馬以后,吴炮可以消灭魏馬。

吴退1,魏馬退6。

蜀进1,吴炮平5。【和】
至此,形成吴炮兵双士vs魏炮vs蜀双士的和棋局面。

对于这一局,本人和赤壁周郎也进行了一番分析。
赤壁周郎:回味了一下,61回合蜀吴盟和棋的三国斗 对局成功展示了吴蜀实际联盟状态下建立吴魏战略联盟的棋局。
夏侯元让:其实我一直想暗中联合东吴搞掉你的兵,但似乎他没这个意思。最后我只能借助将吴制造机会。
赤壁周郎:但还是帮你消灭了一兵一马。如果主动的话估计蜀国没得更快。
夏侯元让:他其实可以正确应对和防范的,比如看到魏馬靠近了,躲一步老将。但是那样的话,魏只能“神风特攻”了。
赤壁周郎:襄樊之战(219年12月)后三家已经各自为战了,吴蜀维持表面联盟。但太史慈和马超是解不开的疙瘩……
夏侯元让:就像历史上刘备因为关羽的事怒怼东吴。
赤壁周郎:太史慈不得不灭,否则吴灭魏,马超也不得不灭,否则难解东吴心头之恨。只有魏国渔翁得利白赚两匹马。
夏侯元让:马超如果不被吃,很有可能蜀三匹馬就入局了。三人对局刚开始时,我就是想着能浑水摸鱼就摸鱼,反正是必败。过路客后来也说,炮兵都不知道怎么下。
赤壁周郎:其实我下的时候啥都没有想,就是觉得吴国被牵制的太狠没棋可走,去将军一下魏国摸摸鱼,划划水……结果将完才发现置马超于死地了……蜀汉大部分时间是打掩护和辅助,东吴是进攻主力。蜀汉成功实现联下攻上并让盟友打头阵,自己在旁边偷笑。
夏侯元让:三人对弈的时候,我最开始就是,
“实在不行就把子送掉,肯定输”
然后就是,
“马炮都针对谁是个问题,要不然先看看,实在不行就都送掉”。但是我啃蜀汉啃不下来,于是调转攻吴,然而也是三国斗棋盘狭窄导致的……我这一局充分体会到了,侧翼攻击太吃力。
接着随着我攻吴,“蜀兵是个威胁,搞掉蜀兵就能和了,本来想的是光杆司令和吴蜀联盟的”。
最后,“吴剩炮兵,蜀剩馬,不配合谁也灭不了我”
谁曾想,吴连蜀馬也没放过……
赤壁周郎:光杆司令和吴蜀联盟不一定现实,必须消灭蜀国全部进攻力量,否则蜀国可以利用困毙赢棋。因为灭魏或困毙魏以后,蜀国获得貂蝉,提出单挑决战,蜀可派张飞,必胜!蜀国武将武力值相对最高。我记得争霸主模式可以用貂蝉发起趣味单挑。
夏侯元让:你知道我为啥只针对蜀的双兵么?给蜀留一匹馬,蜀在困毙魏的时候,缺乏对吴的暗桩,也不行。蜀馬最后被消灭,是吴给了魏机会……其实你别看我经常把速战速决和趣味单挑挂嘴边,但是思考棋局时,总是以血战到底为基础的,这也就是某位棋友说我的“二重性”。
赤壁周郎:所以我对局时也曾想,就算魏国全员玉碎也无所谓,只要被我灭掉,哪怕一个子也收不到也不怕,可以利用趣味单挑取胜。看当时的局势,吴国武将武力值普遍低,而我这边赵云张飞都是5战力。
夏侯元让:嗯,但是速战速决的话,蜀馬双士3+1+1=5,吴炮兵双士3+1+1+1=6,比蜀高1点。所以如果真的魏被困毙死,蜀想获胜,只有趣味单挑这一条路。但这个也是充满随机性的,万一蜀掷骰子来个1,吴随便来个5或6……
赤壁周郎:也对。掷骰子环节增加了变数。
夏侯元让:这个的前提是魏只给蜀留了一匹馬,魏马炮都换了蜀兵,被蜀馬困毙死,当然这也是一种结局。其实在对局时,我是想导成这个局面的。东吴的子我一个不动,因为他炮兵没啥威力。蜀没了双兵,子力价值就比吴低1点了。实际上我真的用曹仁诱导张飞来吃。你吃,我就用徐晃针对关平,不吃,廖化就白牺牲了。
赤壁周郎:可惜我只是想了想,没有主动付诸实施,我想魏国来换就换,他不换我也不主动换,敌不动我不动。但这样来想,当时接受你的弃马更好些。
夏侯元让:对,然后我会借吴子当炮架干掉关平,前提是吴看出我的意图。
赤壁周郎:你弃马时我已经把趣味单挑这回事忘了,所以,就给你保存实力了。
夏侯元让:就算魏炮徐晃白丢,吴蜀子力价值也是等同的,但是这样一来,你在血战到底时,就可以用困毙上家、暗桩下家,利用困毙制造优先走棋机会灭吴。因为你多个蜀兵关平……但是如果吴用炮双士围住自己的君主,让关平无法接近孙权,也是和棋。
赤壁周郎:然而吴士阵型不好。
【接下来赤壁周郎又分享了一个他自己推演的局面,也是这一局的,如下图,并提出问题:此时魏若闪开馬叫杀蜀,该蜀走,蜀如何走?】

其实对于这一局,我还是那个观点,魏要针对蜀双兵谋和。只要蜀双兵没了,蜀自己想灭魏根本不可能。如果魏认输或者蜀困毙死魏,血战到底和棋、速战速决蜀少一分、蜀想赢只能走趣味单挑,靠运气。
魏在这个残局,计谋全在蜀双兵上,蜀要保证这双兵不失还能灭掉魏或者让魏白扔马炮,才能多几种胜利机会。
或者就是引诱吴魏兑子,但是魏吴不可能火拼兑子。蜀如果在这个局面下进兵将吴,吴平炮垫将,就有可能使魏炮和吴炮互兑。这样的话,蜀就做大了,魏肯定不会这样做,吴如果硬要吃魏炮,魏也没办法。
魏吴要考虑的,不是兑子,而是保持现有的子力,削弱蜀,谋和。
就像我执魏的时候,眼里只有蜀兵,吴子我根本不动,吴只是被魏利用的对象。蜀如果没兵,那基本就和了,只要蜀丧失了单独进攻的能力、对吴暗桩的同时困毙魏的能力,魏的目标就算达成了!
如果给蜀哪怕留一个兵,
血战到底:蜀可采用困毙魏+暗桩,取胜。
速战速决:吴蜀子力价值等同,和棋。
趣味单挑:蜀猛将多,张飞赵云战力5,吴只有黄盖凌统都是4,那么蜀胜率为58.33%,和棋率13.89%,吴胜率27.78%这样算下来,蜀胜几率很大。
如果把蜀兵都消灭呢?
血战到底:蜀吴只有和棋。
速战速决:蜀综合子力价值低于吴,蜀败,蜀不会选择这个模式。
趣味单挑:同上。
但这些的基础是,吴蜀将魏子都消灭光,或魏自己主动认输。
当下这个局面,吴要做的就是无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毕竟能避免和魏冲突就避免,看着魏去消耗蜀。
如果吴的针对目标是蜀馬,那吴会很乐意去作壁上观。这当然也是有可能的,毕竟限制兵比限制馬容易。而且蜀馬被消灭,子力价值直接比吴弱了,吴就多了筹码。甚至变被动为主动,并且联盟一炮三兵依旧对魏有威胁,吴反而胜率高了。
最后总结就是,一局对局,本来就是七分心理博弈,三分战术较量。